青少年移動社交網絡使用動機調查
本文關鍵詞:青少年移動社交網絡使用動機調查 出處:《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通過對全國5省區(qū)11所學校部分中學生、大學生的調查顯示,青少年移動社交網絡使用動機包括信息獲取、關系維持、避免焦慮、娛樂消遣、情感支持和自我展示6個方面。而青少年使用移動社交網絡的最主要動機是獲取信息和關系維持。鑒于此,社會、學校和家庭應該對青少年使用移動社交網絡這一事實持有辯證的態(tài)度,并開展相應的第二課堂來平衡青少年現(xiàn)實與網絡的關系。
[Abstract]:Through a survey of som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college students in 11 schools in 5 provinces and regions of the coun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tivation of mobile social network use includes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avoidance of anxiety and entertainment. There are six aspects of emotional support and self-presentation, and the main motivation for teenagers to use mobile social networks is to obtain information and maintain relationships. In view of this, society. School and family should hold a dialectical attitude towards the fact that teenagers use mobile social networks and carry out the corresponding second classroom to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enagers' reality and the network.
【作者單位】: 內蒙古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內蒙古民族大學教育科學學院;佳木斯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手機移動互聯(lián)網社交媒體使用行為對青少年社會化的影響及應對研究”(課題編號:15XJC840003) 內蒙古師范大學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基金資助項目“移動社交媒體使用促進青少年社交能力發(fā)展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CXJJB16002)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B844.2
【正文快照】: 中國互聯(lián)網信息中心《2014年中國社交類應用用戶行為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7月,社交網站(包含QQ空間、微信)覆蓋率為61.7%,其中社交類用戶中10-19歲年齡的占33.8%,20-29歲年齡的占33.4%[1]。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這種基于傳統(tǒng)PC互聯(lián)網的社交網絡服務,正逐漸向智能手機、平板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雨童;;社交網絡[J];中國攝影家;2014年06期
2 張磊;陳貞翔;楊波;;社交網絡用戶的人格分析與預測[J];計算機學報;2014年08期
3 范昕;包慧燁;;社交網絡潛藏安全隱憂 曬幸福,當心引狼入室[J];報刊薈萃;2012年09期
4 代安楠;;大學生校園社交網絡的使用與建設[J];青年文學家;2013年24期
5 詹馥榕;;淺議俄羅斯網絡發(fā)展現(xiàn)狀及其社交網絡語匯特征[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6 黃媛媛;;即拍即分享[J];影像視覺;2014年01期
7 克里夫·湯普森;;社交網絡在改變什么?[J];現(xiàn)代班組;2014年06期
8 顏曉敏;吉陽;熊朋迪;祝卓宏;;中學生的同伴依戀類型與社交網絡行為[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4年06期
9 Ben Mezrich;;社交網絡[J];電影畫刊(上半月刊);2010年11期
10 丁慶龍;;新“開放”時代的社交網絡[J];華人世界;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云龍;李艷兵;;社交網絡用戶的人格預測與關系強度研究[A];第七屆(2012)中國管理學年會商務智能分會場論文集(選編)[C];2012年
2 宮廣宇;李開軍;;對社交網絡中信息傳播的分析和思考——以人人網為例[A];首屆華中地區(qū)新聞與傳播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獲獎論文[C];2010年
3 楊子鵬;喬麗娟;王夢思;楊雪迎;孟子冰;張禹;;社交網絡與大學生焦慮緩解[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4 畢雪梅;;體育虛擬社區(qū)中的體育社交網絡解析[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4)[C];2011年
5 杜p,
本文編號:14067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406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