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體制論文 >

高等教育對青年初婚的影響及性別差異

發(fā)布時間:2018-01-04 16:38

  本文關鍵詞:高等教育對青年初婚的影響及性別差異 出處:《青年研究》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高等教育 初婚 性別差異 大齡女性婚姻擠壓


【摘要】:論文基于2010年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數(shù)據(jù),研究高等教育對中國青年初婚的影響及性別差異。結果發(fā)現(xiàn)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更可能處于未婚狀態(tài);初婚年齡更晚。高等教育對青年結婚可能性的影響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但其對青年初婚年齡的影響性別間并無顯著不同。接受過高等教育不利于30歲以上青年女性進入婚姻,驗證了本文提出的"混合婚配模式下的大齡女性婚姻擠壓"假說,認為高等教育對中國青年女性結婚的可能性不僅產(chǎn)生直接影響,還通過婚姻市場和社會性別觀念發(fā)揮間接作用。
[Abstract]: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third issue of Chinese Women's Social status Survey in 2010. The effects of higher education on Chinese youth's first marriage and their gender differences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young people who have received higher education are more likely to be unmarried. The influence of higher education on the possibility of marriage of young people has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exes in their influence on the age of first marriage of young people, and higher education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entry of young women over 30 years of age into marriage. This paper verifies the hypothesis of "marriage squeeze of older women under the mixed marriage mode", and holds that higher education not only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possibility of Chinese young women's marriage. It also plays an indirect role through the marriage market and gender perspective.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fā)展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出生性別比失衡的生育選擇機制研究”(15BRK010)資助
【分類號】:C913.13;G40-05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隨著1995年“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提出,尤其自1999年高校擴招的教育改革實施以來,中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數(shù)量和比例大幅增加,教育的性別差異也逐漸縮小。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具有大專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數(shù)從2000年的4402萬猛增到2010年的1.18億;占6歲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磊;;淺談大學生手機短信文化的性別差異[J];重慶城市管理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2 王曉虎;;男女就業(yè)性別差異分析及其解決途徑[J];中國外資;2011年04期

3 楊光銳;死亡率和預期壽命的性別差異的生物學分析[J];人口研究;1987年05期

4 卡羅爾·R·恩伯;梅爾文·恩伯;彭景元;;性別與文化[J];民族譯叢;1989年04期

5 基夫斯;李雪松;鄭金州;;能力與成績的性別差異[J];現(xiàn)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1991年07期

6 馬丁內斯;杜克斯;何百華;;自尊的種族差異和性別差異[J];現(xiàn)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1992年05期

7 B.比姆貝爾,黃育馥;對因特網(wǎng)上性別差異的測量[J];國外社會科學;2001年02期

8 慈勤英,田雨杰,許鬧;收入性別差異的表現(xiàn)形式與特點[J];人口學刊;2003年03期

9 楊菊華;;時間利用的性別差異——1990~2010年的變動趨勢與特點分析[J];人口與經(jīng)濟;2014年05期

10 李濤;王庭照;徐光興;;婚姻關系中的自尊、信任與婚姻承諾[J];心理科學;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周玉;;性別差異:地位獲得中的非制度機制[A];中國社會學會2007年會“社會建設與女性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梁詩;付迪;張婷;黃蓉;吳文霸秀;何志紅;王莉;;互惠式好感中的性別差異探究[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3 陳婷;;社會網(wǎng)絡資源的性別差異[A];福建省社會學2008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帥慶;;以平等形式掩蓋不平等實質:賣淫契約[A];第18屆中國社會學年會“改革開放30年與女性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觀熙;用影像呈現(xiàn)貧困枷鎖下婚姻交易的性別差異[N];中國婦女報;2014年

2 全國婦聯(lián)婦女研究所政策法規(guī)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楊慧;女性就業(yè)現(xiàn)狀及行業(yè)與職業(yè)分布性別差異[N];中國婦女報;2013年

3 嘯天 編譯;調查發(fā)現(xiàn):男生學習更依賴于教師[N];中國教師報;2003年

4 賴顥寧;近半女性不愿為家庭犧牲事業(yè)[N];中國婦女報;2004年

5 本報記者 姜木金;男孩危機:一個亟待關注的話題[N];鎮(zhèn)江日報;2010年

6 強洪;男女生綜合素質差異縮小[N];中國婦女報;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琳;創(chuàng)業(yè)機會評價中的性別差異[D];南京大學;2016年

2 張馳;總工作時間的性別差異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暨南大學;2016年

3 符佳;城鄉(xiāng)老年人群依賴狀況性別差異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6年

4 王晶;性別差異在組織文化中消極影響的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5 邱sサ,

本文編號:137923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37923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72c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