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愛的理論建構及其與積極心理品質、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18 01:07
本文關鍵詞:自愛的理論建構及其與積極心理品質、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深入分析自尊、自我接納、自我肯定相互關系的基礎上,探究自愛概念的內涵并了解自愛對于積極心理品質和心理健康的意義。研究方法:通過綜述分析理清自尊、自我接納、自我肯定在自我意識體系中的定位和關系;整理各類相關概念,構建自愛理論;選取洛陽一所高校566名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量化研究自愛的因子結構、整合自愛問卷,并進一步了解大學生自愛狀況、論證自愛品質與積極心理品質、心理健康、負面事件的關系。綜合分析結果表明:(1)無條件自我接納是穩(wěn)定高自尊的充分而非必要條件,自我肯定是影響自我接納、自尊的心理作用機制:(2)自愛品質包含自尊、無條件自我接納和自我實現3個內容。自愛的因子結構由接納-肯定自我和自我實現2個維度構成,其中接納-肯定自我維度又包含自尊和無條件自我接納2個子維度。(3)大學生自愛品質存在性別、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顯著差異,女生的自愛品質得分高于男生,民主性教養(yǎng)方式大學生的自愛品質得分顯著高于放任型教養(yǎng)方式大學生。(4)大學生自愛品質與積極心理品質、心理健康、負面事件顯著相關。自愛品質對心理健康有預測作用。(5)大學生自愛品質在積極心理品質與心理健康之間、負面事件與心理健康之間均起完全中介效應。結論:自愛包含接納-肯定自我和自我實現2個不可或缺的部分,自愛品質的培養(yǎng)對于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心理健康發(fā)展有很大意義。
【關鍵詞】:自愛 自尊 自我接納 自我實現 積極心理品質 心理健康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林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B844.2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引言8-9
- 2. 自尊、自我接納、自我肯定的綜述分析與問題提出9-24
- 2.1 自我意識的概念:一個系統的視角9-10
- 2.2 基于自我系統的對自尊的概念分析10-14
- 2.2.1 對自尊概念的系統理解10-11
- 2.2.2 自尊的結構分析11-13
- 2.2.3 自尊的作用與影響13-14
- 2.3 基于自我系統的對自我接納的概念分析14-17
- 2.3.1 對自我接納概念的系統理解14-16
- 2.3.2 自我接納的結構分析16
- 2.3.3 自我接納的影響16-17
- 2.4 自我系統視角下的自我肯定分析17-18
- 2.4.1 自我肯定的概念分析17
- 2.4.2 自我肯定的作用機制17-18
- 2.4.3 自我肯定的效應18
- 2.5 自尊、自我接納、自我肯定的關系18-22
- 2.6 問題提出22-24
- 3. 研究一 自愛理論構建及自愛的測量24-36
- 3.1 自愛理論構建24-27
- 3.2 自愛的測量27-36
- 3.2.1 研究目的27
- 3.2.2 研究方法27-28
- 3.2.3 結果28-34
- 3.2.4 討論34-36
- 4. 研究二 自愛與積極心理品質、心理健康和負面事件的關系研究36-55
- 4.1 研究目的36
- 4.2 研究方法36-37
- 4.2.1 研究對象36
- 4.2.2 測量工具36-37
- 4.2.3 研究程序37
- 4.3 結果與分析37-48
- 4.3.1 積極心理品質問卷分析37
- 4.3.2 大學生自愛、積極心理品質、心理健康、負面事件總體情況37-38
- 4.3.3 人口統計變量差異分析38-42
- 4.3.4 各變量人口統計變量差異的匯總分析42-44
- 4.3.5 相關分析44-45
- 4.3.6 結構方程模型的建立45-48
- 4.4 討論48-55
- 4.4.1 基本情況分析48-51
- 4.4.2 大學生自愛品質、積極心理品質和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51-52
- 4.4.3 大學生自愛品質與負面事件、心理健康的關系52-55
- 5. 結論與展望55-56
- 5.1 結論55
- 5.2 展望55-56
- 參考文獻56-60
- 附錄60-66
- 個人簡介66-67
- 導師簡介67-68
- 獲得成果目錄68-69
- 致謝6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志國;;自我接納的理由[J];中國青年研究;2008年12期
2 傅成仕;唐W氀,
本文編號:2537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253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