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導下經皮纖維環(huán)穿刺建立兔腰椎間盤退變模型
本文關鍵詞:CT引導下經皮纖維環(huán)穿刺建立兔腰椎間盤退變模型
更多相關文章: 椎間盤退變 纖維環(huán)穿刺 螺旋CT MRI 兔
【摘要】:目的:在CT引導下經皮纖維環(huán)穿刺建立兔腰椎間盤退變模型,并通過影像學和病理學驗證其退變過程及效果。方法:3月齡新西蘭大白兔18只,體重2.7~3.3kg,雌雄不限,術前均行X線及MRI檢查。每只兔在螺旋CT引導下,用18G穿刺針經側方皮下穿刺兔L5/6椎間盤(穿刺組),確認刺入椎間盤纖維環(huán)深度約為5mm,并對L4/5椎間盤進行假性穿刺(穿刺達椎間盤邊緣,但不刺入纖維環(huán)內;假穿刺組),L3/4椎間盤作為對照椎間盤(對照組)。術后4周、8周、12周隨機選取6只兔行X線片及MRI檢查,觀察各組椎間隙高度、鄰近骨質改變及椎間盤信號改變,以"術后椎間隙高度/術前椎間隙高度×100"計算椎間盤高度相對值(DHRV),并進行椎間盤改良Thompson分級法分級;X線片及MRI檢查結束24h內處死動物,選取對照、假穿刺和穿刺組椎間盤進行組織形態(tài)學及免疫組織化學分析。結果:對照組及假穿刺組術后4、8、12周,X線片示椎間隙高度無降低,無終板骨質硬化與骨贅形成;MRI T2加權成像圖像示各椎間盤均呈高信號;組織學檢查見髓核細胞數(shù)量較多,分布均勻,纖維環(huán)排列呈同心圓層狀;免疫組化分析髓核呈Ⅰ型膠原染色強陽性,Ⅱ型膠原染色陰性,在各時間點表現(xiàn)無明顯差別。穿刺組椎間盤在術后4周X線片即可見椎間隙高度輕度降低(DHRV=70.78±4.55),MRI示椎間盤信號強度輕度下降,組織學上見纖維環(huán)結構紊亂、髓核細胞輕度減少;術后8周椎間隙高度明顯降低(DHRV=50.63±4.04),開始出現(xiàn)終板骨質硬化,MRI示椎間盤信號強度明顯下降,組織學上髓核被膠原組織分裂為含較多橢圓形細胞的細胞島,出現(xiàn)纖維軟骨細胞,纖維環(huán)層狀結構變形、部分斷裂;術后12周椎間隙高度繼續(xù)下降(DHRV=44.78±2.61),骨贅形成、終板骨質硬化明顯,MRI示椎間盤信號強度繼續(xù)減弱,組織學上見髓核被纖維軟骨組織所代替,纖維環(huán)層狀組織碎裂、解體;免疫組織化學分析示術后4、8、12周髓核Ⅰ型膠原染色逐漸增強,Ⅱ型膠原染色逐漸減弱。各時間點對照組椎間盤的DHRV及改良Thompson分級與假穿刺組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穿刺組在術后不同時間點的DHRV降低、改良Thompson分級增高與對照組及假穿刺組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隨著穿刺時間的延長,穿刺組DHRV呈進行性降低趨勢,改良Thompson分級進行性升高,兩者在術后4、8、12周間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CT引導下經皮纖維環(huán)穿刺法誘導兔椎間盤退變模型構建成功,操作方法簡單、創(chuàng)傷小,經影像學及病理學證實其退變過程為漸進性。
【作者單位】: 南方醫(y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影像中心;廣東省骨科研究院;南方醫(y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骨科;
【關鍵詞】: 椎間盤退變 纖維環(huán)穿刺 螺旋CT MRI 兔
【分類號】:R681.5
【正文快照】: 椎間盤退變是導致人類喪失勞動能力的重要疾病[1],確切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機制仍未完全闡明[2]。為研究椎間盤退變的原理,許多學者構建了多種動物模型,目前常用的動物模型是直視下手術切開椎旁肌暴露并破壞椎間盤,此法的優(yōu)點為方法直觀、效果確切,但對實驗動物創(chuàng)傷大、手術操作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蔣新華;張伶;陳建宇;蔡兆熙;張婭;劉珍珍;謝傳淼;伍堯泮;吳沛宏;;透視引導下穿刺構建兔椎間盤退變模型的影像和病理變化[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年48期
2 王娜;吳成愛;趙丹慧;田偉;肖斌;黎廣平;江曉舟;陶劍鋒;;應用纖連蛋白片段建立椎間盤退變動物模型[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3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國永;周躍;張傳志;李華壯;郭志良;;大鼠腰椎終板軟骨細胞的培養(yǎng)及其生物學性狀的研究[J];重慶醫(yī)學;2006年03期
2 陳虹;蔣電明;;65位成人胸腰段椎體終板的凹陷參數(shù)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1年13期
3 朱大偉;蘇佳燦;;軟組織損傷的評分進展[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10年05期
4 路靜;白睿華;楊洪艷;黃幼田;鄭智敏;趙繼敏;趙明耀;董子明;;原代臍靜脈內皮細胞與臍靜脈內皮細胞株的生物學特性比較[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8年20期
5 王玨;張雷;劉楊青;卓瑞立;孟飛;;經皮微創(chuàng)纖維環(huán)穿刺法制作兔椎間盤退變模型[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3年15期
6 高希武;王真;孫克寧;金群華;;MMP-13在大鼠退行性變腰椎間盤中的表達及意義[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0年06期
7 夏子寰;鄭超;崔玉明;黃蓉蓉;伍驥;;高載荷(+Gz)作用及失重環(huán)境對飛行員腰椎退變的影響[J];解放軍醫(yī)學院學報;2013年09期
8 馮曉東;霍洪軍;;腰椎間盤退變動物模型建立的進展[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09年S6期
9 杜炎鑫;佟德民;鄧晉豐;郭玉海;陳博來;yご淞,
本文編號:9334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933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