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標記SD大鼠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07 05:34
本文關鍵詞:Edu標記SD大鼠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的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5-乙炔基-2
【摘要】:目的:使用不同濃度的Edu標記SD大鼠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探討Edu標記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的最佳濃度及時間組合。方法:(1)采用全骨髓貼壁法分離純化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觀察細胞形態(tài),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周期和表面標記物,成骨成脂分化誘導鑒定。(2)分別采用0,10,20,50umol/L濃度的Edu及12,24,48,72h等不同時間標記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流式細胞儀測定標記率。檢測各濃度、各時間點Edu標記細胞的陽性率,觀察標記后細胞形態(tài),并繪制標記細胞的生長曲線以及進行細胞標記后細胞活性檢測,增殖及誘導分化實驗,并篩選最優(yōu)的標記濃度組合。結果:(1)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的鑒定:形態(tài)學特征:接種24-48h后,出現(xiàn)貼壁細胞,多為圓形、短梭型、多角形,傳至第三代時細胞形態(tài)均一,呈單層貼壁生長,細胞多為長梭形,呈旋渦狀排列;流式細胞檢測其表面標記物CD90、CD29、CD45和CD11b表達分別為94.3%、99.4%、3.2%、5.7%;經(jīng)成脂誘導劑誘導14天后油紅O染色,倒置顯微鏡下觀察可見橘紅色脂滴,經(jīng)成骨誘導劑誘導21天后茜素紅染色,鏡下可見橘紅色鈣結節(jié),堿性磷酸酶染色,鏡下可見藍紫色鈣結節(jié)形成。(2)各濃度組標記率隨標記時間延長而升高(P0.05);各時間點標記率隨標記濃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通過各實驗,得出最適濃度組合10umoI/L,48h。結論:Edu標記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簡單有效,體外標記SD大鼠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的最佳組合是10umol/L,48h。對進一步研究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移植在組織工程作用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關鍵詞】:5-乙炔基-2'脫氧尿嘧啶核苷 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 細胞標記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329
【目錄】:
- 中英文縮略詞對照表5-7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3
- 材料與方法13-25
- 結果25-35
- 討論35-42
- 小結42-43
- 致謝43-44
- 參考文獻44-48
- 綜述48-56
- 參考文獻53-56
-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學位論文56-57
- 導師評閱表5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朱偉民;王大平;熊建義;;骨組織工程支架材料的生物學特性及臨床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年48期
2 彭偉;劉鄭榮;;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在IgA腎病大鼠腎臟中的定位與分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年23期
,本文編號:8077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8077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