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鉀型周期性麻痹家系基因CACNA1S和SCN4A突變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8-21 14:24
本文關鍵詞:低鉀型周期性麻痹家系基因CACNA1S和SCN4A突變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低鉀型周期性麻痹 CACNA1S SCN4A 突變 動物實驗
【摘要】:研究背景:在轉移性低鉀型周期性麻痹中,具有代表性的兩個疾病是原發(fā)性低鉀型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HOKPP),包括家族性低鉀型周期性麻痹(familial 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F(xiàn)HOKPP)及散發(fā)性低鉀型周期性麻痹(sporadical 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 SHOKPP),和繼發(fā)于甲亢的甲亢性低鉀型周期性麻痹(thyrotoxic 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THOKPP),簡稱甲亢周麻。甲亢周麻是在高甲狀腺素血癥的基礎上誘發(fā),是我國的主要類型,發(fā)病年齡多在20-40歲,華裔和其他東亞人種的男性甲亢患者約13%罹患此病。原發(fā)性低鉀型周期性麻痹(HOKPP)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肌肉病。這兩者臨床特征相似,都是以突然發(fā)作的低血鉀和肌肉無力為共同特征的一組鉀代謝失調(diào)性疾病,重者可發(fā)生呼吸肌麻痹、惡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常由劇烈運動后休息、大量高碳水化合物飲食、飲酒、情緒緊張或寒冷等因素激發(fā),細胞外的K+突然轉移至細胞內(nèi)而導致低血鉀和肌肉麻痹。在之前的研究中,國內(nèi)外的學者通過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和電生理學的聯(lián)合研究發(fā)現(xiàn)HOKPP是由離子通道基因突變所致的離子通道病,與之相關的離子通道基因主要有CACNA1S、SCN4A、KCNE3(分別編碼骨骼肌電壓門控鈣通道a1亞單位,鈉通道a亞單位,鉀通道輔助亞單位)。CACNA1S突變相關的HOKPP被定義為I型,SCN4A突變相關的HOKPP被定義為II型。西方國家統(tǒng)計I型HOKPP約占患病人數(shù)的69%,II型約占8.6%,約22.4%沒有找到相關突變。HOKPP不僅具有基因異質性,同時具有表型異質性。目前我國在本病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或尚未解決的問題是:突變導致疾病發(fā)生的機制不明;與國外相比,我國所發(fā)現(xiàn)家系分散、突變位點少、報道例數(shù)少,尚不能形成相對完善的分子流行病學資料。 目的結合我們之前的研究,對新搜集的3個家系在CACNA1S和SCN4A基因上進行檢測,與既往文獻報道西方白種人群HOKPP患者基因突變情況進行比較并分析突變位點的特點,,總結本病的分子流行病學規(guī)律。同時與我們目前正在進行的動物實驗相結合,為探索低鉀周期性麻痹發(fā)病機制及甲亢周麻的研究提供借鑒。 方法應用PCR和DNA測序技術,對2個家族性HOKPP家系、1個甲亢性HOKPP家系和4例散發(fā)性HOKPP患者的CACNA1S基因和SCN4A基因按照常見突變位點→少見突變位點→其他未報道突變的外顯子的順序進行測序,與基因庫中的參考序列比對,以確定是否存在突變。在PubMed數(shù)據(jù)庫中,搜集1999年1月—2012年12月公開發(fā)表的關于HOKPP家系CACNA1S、SCN4A基因突變的相關文獻,最終納入9篇文獻。 結果患者均有發(fā)作性四肢近端肌無力,腱反射減弱等典型HOKPP的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證實血清鉀降低,心電圖低鉀性改變,診斷明確。3個家系的先證者和家族成員以及4例散發(fā)性HOKPP患者的CACNA1S和SCN4A基因中未發(fā)現(xiàn)突變位點,既往文獻顯示,西方白種人群中HOKPP患者CACNA1S及SCN4A基因的突變陽性率遠高于中國人群。這和國內(nèi)其他學者的報道一致。 結論 1、中國人低血鉀周期性麻痹患者CACNA1S和SCN4A基因的突變率極低,且明顯低于西方白人患者。 2、中國人中CACNA1S基因及SCN4A基因的突變陽性率遠低于西方白種人的原因為:導致HOKPP的突變基因存在種族差異;除了目前報道的突變基因外,中國人還存在其他致病基因。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除了篩查已知突變基因外,還需要篩查與K~+調(diào)節(jié)關系最密切的基因,對已知突變導致HOKPP的機制進行研究從而促進本病的研究。
【關鍵詞】:低鉀型周期性麻痹 CACNA1S SCN4A 突變 動物實驗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46.3;R3416
【目錄】:
- 中英文縮寫對照表5-7
- 中文摘要7-10
- Abstract10-13
- 引言13-18
- 材料與方法18-36
- 結果36-42
- 討論42-52
- 結論52-53
- 參考文獻53-60
- 附錄:個人簡歷60-62
- 致謝62-63
- 綜述:家族性低鉀周期性麻痹突變位點的特性分析63-71
- 參考文獻68-7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姚合斌,王曉英,尹義存,尚健,鐘成福,郭啟煜;家庭性低血鉀型周期性麻痹CACNL1A3基因新的突變點528精氨酸被甘氨酸替代[J];海軍總醫(yī)院學報;2005年02期
2 彭超英,蒲傳強;Graves病合并周期性麻痹59例分析[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3年07期
3 王衛(wèi)慶,姜蕾,朱娜,葉蕾,蘇構為,俞放,趙詠桔,李小英,寧光;中國人低血鉀性周期性麻痹家系:SCN4A新突變位點[J];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04年06期
4 柯青;吳衛(wèi)平;郭秀海;徐全剛;黃德暉;毛燕玲;霍春暖;;一個中國家族性低鉀型周期性麻痹家系中的CACNA1S基因R1239H突變[J];中華醫(yī)學遺傳學雜志;2006年03期
5 柯青;徐全剛;黃德暉;袁慧軍;趙亞力;吳衛(wèi)平;;家族性低鉀性周期性麻痹存在SCN4A基因R672H突變[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6年11期
本文編號:7134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7134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