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學技術在病原生物學中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生物信息學技術在病原生物學中的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生物信息學技術已經廣泛運用于病原生物學研究的各個領域,本文概述了生物信息學在病原生物的鑒定、致病機制、疾病診斷、藥物研究和疫苗研發(fā)方面的應用。
【作者單位】: 大理學院基礎醫(yī)學院病原生物學綜合實驗室;
【關鍵詞】: 生物信息學 病原生物學 病原生物鑒定 疾病診斷 藥物研究 疫苗研發(fā) 綜述
【基金】:云南省科技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No.2009ZC123M)
【分類號】:R37
【正文快照】: ***20世紀80年代末,基因組測序數(shù)據(jù)迅猛增加,極大促進了生物信息學的產生和興起。生物信息學是由生物學、計算機科學、應用數(shù)學等學科相互交叉融合而成的一門新興學科,它包含了對生物信息的獲取、加工、儲存、分配、分析和解釋的所有內容,并利用數(shù)學、計算機科學、生物學的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英杰;王繼春;王艦;羅恩杰;;關于提高病原生物學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J];微生物學雜志;2006年04期
2 甘紹伯;;病原生物學與感染性疾病[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6年12期
3 趙蔚;郭曉奎;;中美醫(yī)學院病原生物學教學比較和借鑒[J];微生物學通報;2008年01期
4 趙玉玲;;積極開展教學改革提高病原生物學教學效果的嘗試[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12期
5 王艦;史俊巖;周正任;安春麗;王桂珍;羅恩杰;;病原生物學課程整合的探索[J];微生物學雜志;2005年06期
6 蔣培余;;病原生物學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微生物學通報;2007年03期
7 胡松;宋文劍;程喻力;張澤華;孔爭;劉楷;黃麗霞;邱文洪;;顯微互動系統(tǒng)在病原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室科學;2008年01期
8 雷世鑫;;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教學改革的探索[J];甘肅科技;2011年03期
9 張湘燕;趙蔚;吳健樺;吳琛耘;郭曉奎;;融合式教學在病原生物學教學中的發(fā)展與實踐[J];微生物學通報;2011年11期
10 呂岫華;劉偉;劉巧麗;郝冬梅;王明連;馬雪梅;閆紅;李澤琳;;病原生物學實驗室生物安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宋文劍;;關于《病原生物學》教學內容重組的探討[A];中國動物學會第八次全國寄生蟲學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1年
2 蔡銳;盧芳國;李珊;申可佳;;中醫(yī)院!恫≡飳W與免疫學》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與改革思考[A];第四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盧芳國;謝雪嬌;楊勝輝;;在《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教學中教書育人[A];第四屆第三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臨床教育會議論文集[C];2011年
4 陶方方;何一中;邵鐵娟;;關于編寫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過程中的思考[A];2012年浙江省醫(yī)學教育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5 ;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簡介[A];中國奶業(yè)協(xié)會第26次繁殖學術年會暨國家肉牛牦牛/奶牛產業(yè)技術體系第3屆全國牛病防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6 張平梅;夏惠麗;葉春香;程秀蘭;;鄉(xiāng)村醫(yī)生《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教材的構建研究[A];2008年中國微生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7 齊亞銀;剡根強;張再清;王靜梅;;牛源豕鏈球菌的某些病原生物學特性[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傳染病學分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本報記者 董少校;“教學的本義在于引導,而不是強制”[N];中國教育報;2012年
2 肖鑫 陳玉璽 侯靜;為人才搭建“天梯”[N];科技日報;2002年
3 本報記者 姜瑩瑩;臭蟲卷土重來入侵紐約[N];北京科技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趙海琳;《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關鍵詞:生物信息學技術在病原生物學中的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859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485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