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往復摩擦條件下的損傷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01 01:12
本文關鍵詞:皮膚往復摩擦條件下的損傷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選用成年健康活體兔皮膚替代殘肢皮膚,在UMT-Ⅱ多功能摩擦磨損試驗機上通過模擬殘肢皮膚/接收腔界面間的黏著和中間過渡摩擦行為,對兔皮膚的摩擦系數(shù)、Ft-D曲線、能量損耗以及這兩種摩擦行為所引起的兔皮膚摩擦損傷機理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在0.5或3.5 N法向力作用下,隨著往復摩擦位移從±2.5 mm增加到±5 mm,兔皮膚的摩擦行為從黏著狀態(tài)轉變到中間過渡狀態(tài),往復摩擦過程中的能量損耗增加;由于中間過渡狀態(tài)下的兔皮膚摩擦系數(shù)較高,能量損耗較大,因而造成的皮膚損傷程度比黏著狀態(tài)嚴重;與人體手掌或腳掌皮膚相比,兔皮膚的角質層較薄,很難形成摩擦水泡.
【作者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材料先進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摩擦學研究所;
【關鍵詞】: 兔皮膚 摩擦行為 能量耗散 損傷 組織病理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175440和51290291)資助~~
【分類號】:R338
【正文快照】: 皮膚與外界材料在特定條件下摩擦作用,會伴隨紅斑、水腫、水泡、出血甚至潰爛的形成,嚴重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如皮膚與勞動生產(chǎn)工具、體育用品等摩擦導致的起水泡現(xiàn)象,臨床常見癱瘓病人的褥瘡等.殘疾患者穿戴假肢遇到的皮膚摩擦損傷問題通常較為嚴重,殘肢皮膚與假肢接受腔界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盧天健;徐峰;;皮膚組織壓縮行為與熱損傷的相關性[J];固體力學學報;2009年05期
2 葛世榮,王成燾;人體生物摩擦學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摩擦學學報;2005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磊磊;李賀軍;李克智;王朋云;徐新行;;人工髖關節(jié)假體材料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08年04期
2 曲慶文;付雷杰;;潤滑理論及實驗誤差分析[J];機電產(chǎn)品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2006年05期
3 陳p
本文編號:4112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4112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