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VER1調控MDA5介導的天然免疫的分子機制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392.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衛(wèi)中;洪敏;李琦涵;;APOBEC家族:介導天然抗病毒免疫的新型宿主細胞因子[J];病毒學報;2006年01期
2 劉紅;免疫系統(tǒng)的現(xiàn)代概念(下)[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01年02期
3 白志軍,陳政良;天然免疫分子及其進化趨勢[J];醫(yī)學分子生物學雜志;2003年06期
4 胡巢鳳;胞漿蛋白NOD1和NOD2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05年02期
5 劉燕明;天然免疫與獲得性免疫的進化關系[J];免疫學雜志;2001年S1期
6 舒紅兵;;抗病毒天然免疫信號轉導關鍵接頭蛋白的發(fā)現(xiàn)[J];科學觀察;2009年05期
7 楊yN;侯煒;;Ⅲ型干擾素——新型抗病毒細胞因子[J];生命科學;2011年08期
8 ;科學出版社新書推介(2009-09)[J];微生物學報;2009年11期
9 張宗梁,姚鑫;Toll受體介導的天然免疫信號傳遞系統(tǒng):從果蠅到人類[J];上海免疫學雜志;1998年06期
10 章曉聯(lián),潘勤;Toll樣受體在免疫學方面的研究進展[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0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鳳琦;魏海明;田志剛;;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中的天然免疫機制研究[A];中國免疫學會第五屆全國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06年
2 金麗華;;果蠅天然免疫相關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機制[A];中國遺傳學會模式生物與人類健康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10年
3 馬小彤;徐玢;董成亞;張芳;林永敏;吳克復;;小鼠β-防御素2和IL-18瘤苗協(xié)同抗白血病作用研究[A];第11次中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4 劉文靜;楊麗詩;江世貴;李曉蘭;楊其彬;蘇天鳳;;斑節(jié)對蝦TLR22基因的克隆與表達[A];漁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方式轉變——2011年中國水產(chǎn)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5 牛芳;錢寶華;屠曉華;宋耘;郭品娥;花美仙;王明曄;;γ射線輻照對血液部分天然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A];中國輸血協(xié)會第三屆輸血大會論文專輯[C];2004年
6 劉玉峰;;天然免疫皮膚科醫(yī)師的認識與貢獻[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周萬青;李芳秋;;一種自發(fā)抗腫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對其抗腫瘤機制的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8 郭熠潔;趙國琦;;脂多糖刺激對牛單核細胞由來的巨噬細胞Toll樣受體表達的影響[A];中國奶業(yè)協(xié)會年會論文集2009(上冊)[C];2009年
9 晉秀明;;人角膜成纖維細胞TLRs在茄病鐮刀菌滅活菌絲刺激后的表達和功能[A];2007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10 ;大會報告[A];第七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張冬素;癌癥克星發(fā)現(xiàn)了[N];浙江日報;2010年
2 應慶;天然免疫中TLRs調節(jié)機制[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于莘明;揭制非典別忘了天然免疫[N];科技日報;2003年
4 王淑;腸管具有天然免疫能力[N];大眾科技報;2002年
5 徐錚奎;天然免疫調節(jié)劑研發(fā)進展[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6 王懷民邋魯偉;武漢大學在細胞抗病毒天然免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N];科技日報;2008年
7 記者 蔣明 通訊員 王懷民 魯偉;細胞抗病毒天然免疫研究有新成果[N];健康報;2008年
8 記者蔣明 通訊員王懷民;細胞抗病毒天然免疫研究獲進展[N];健康報;2009年
9 記者 唐先武;我學者發(fā)現(xiàn)微小RNA調控抗細菌感染天然免疫新機制[N];科技日報;2011年
10 田地 編譯;為何有人對疼痛天然免疫[N];大眾科技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禾;RAVER1調控MDA5介導的天然免疫的分子機制[D];武漢大學;2013年
2 劉新蕾;TRIM38調節(jié)天然免疫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0年
3 李婉玉;天然免疫和獲得性免疫等因素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毛愛平;cIAP1/2調控IFN-β誘導表達的分子機制[D];武漢大學;2011年
5 燕杰;E3泛素連接酶TRIM4和TRIM21調節(jié)細胞抗病毒天然免疫信號轉導的機制[D];武漢大學;2012年
6 朱梁;NLR家族蛋白對NF-κB及RLR-IFN信號通路負調控機制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7 劉敏;乙型肝炎病毒對肝細胞表達免疫相關分子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謝立蘭;偽狂犬病毒和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誘導β干擾素產(chǎn)生的分子機制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9 林森;紅細胞成分輸血促進消化道腫瘤患者EⅡAF的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04年
10 陳月;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對抗原提呈細胞分化與功能的調節(jié)作用[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新蕾;乙型肝炎病毒對肝細胞中β-干擾素表達的影響[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1年
2 吳楠楠;宿主細胞對人類冠狀病毒HCoV-229E天然免疫應答機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3 彭少卿;鯉Xbp1基因克隆及其免疫功能的初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4 白志軍;人MBL在哺乳細胞中表達的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4年
5 陳襄文;人呼吸道上皮細胞天然免疫NODs受體及TLRs受體信號通路初步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6 張娟;人呼吸道上皮細胞Nod2受體的表達與調控-Nods受體在天然免疫中作用的初探[D];四川大學;2006年
7 張亞婷;手足口病病毒EV71感染與細胞表面受體表達以及胞內(nèi)天然免疫通路的關系[D];蘭州大學;2012年
8 王秋景;胞質內(nèi)DNA識別蛋白在HBV復制中的作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9 譚艷;具C1q抑制活性C1q結合十二肽的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4年
10 沈杰;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的分離純化和活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7175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2717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