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子宮蛻膜基質細胞生物學特性及其對樹突狀細胞增殖影響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5-15 03:47
【摘要】: 目的: 1.擬建立穩(wěn)定的小鼠子宮蛻膜基質細胞(decidual stromal cell, DSC)培養(yǎng)方法,觀察DSC形態(tài)特征和生物學特性。 2.在體外建立穩(wěn)定的從小鼠骨髓來源的單核細胞誘導成熟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 DC)的培養(yǎng)體系,觀察DC形態(tài)特征和生物學特性。 3.建立細胞共培養(yǎng)模型,初步探討小鼠蛻膜基質細胞對成熟DC增殖的影響,為進一步研究DC在誘導母胎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方法: 1.選用孕齡6-8d的C57BL/6孕鼠蛻膜組織,采用胰蛋白酶、膠原酶、透明質酸酶混合消化,進行蛻膜基質細胞體外培養(yǎng)。倒置顯微鏡觀察細胞形態(tài)學變化;催乳素(prolactin, PRL)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進行細胞鑒定;RT-PCR檢測DSC表達的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 2.應用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白細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誘導培養(yǎng)小鼠骨髓細胞,相差顯微鏡觀察形態(tài)學變化;FACS檢測細胞表面分子;3H-TdR摻入法檢測DC刺激同種異體或同體T細胞增殖能力;ELISA檢測其分泌的細胞因子。 3.采用小鼠子宮DSC和成熟DC共培養(yǎng)技術,建立細胞共培養(yǎng)模型,觀察DSC對DC增殖的影響。 結果: 1.小鼠子宮DSC在接種24h后大部分已貼壁,貼壁生長的細胞成纖維母細胞狀, 5-7d后細胞融合成單層。每4-5d傳代1次,傳代的細胞形態(tài)無明顯變化,而傳代培養(yǎng)極性漸不明顯。PRL免疫組化顯示體外培養(yǎng)傳代后95%陽性細胞為蛻膜基質細胞,細胞大小形狀均一,染色特點為胞質內可見細小的棕色顆粒,且越近胞核染色越深。RT- PCR檢測DSC表達GM-CS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白介素-2(interleukin 2, IL-2)、白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等細胞因子;表達單核細胞趨化蛋白-2(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2, MCP-2)、單核細胞趨化蛋白-3(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3, MCP-3)、胸腺活化相關的趨化性因子(Thymus activation-related chemokine,TRAC)等趨化因子。 2.用GM-CSF+ IL-4細胞因子聯(lián)合培養(yǎng)3d后,有細胞集落形成;培養(yǎng)第5d開始,一部分細胞從集落脫落,懸浮于培養(yǎng)基中,呈現(xiàn)樹枝狀不規(guī)則變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誘導后,成簇的細胞散開,大量的細胞脫落,多數(shù)為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表面有豐富的伸長毛刺的低密度大細胞。成熟DC高表達DC相對特異性標志CD11c、共刺激分子CD80、CD86、MHCⅡ類分子Ia和Ⅰ類分子H-2Kb。DC具有強烈的激活T細胞增殖的能力;1000個DC,即可有效激發(fā)T細胞增殖。LPS刺激成熟8d DC與未經LPS刺激5d DC,其刺激同種異體或同體T細胞增殖能力明顯增高,結果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并且在各組中隨著DC:T比例增加,其刺激T細胞增殖能力增強,結果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LPS刺激的成熟DC分泌細胞因子IL-12p70、IL-6、TNFa和IL-1b的水平明顯升高,與未經LPS刺激的PBS組結果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成熟DC能在DSC單層上繼續(xù)生長,沒有隨著培養(yǎng)時間的延長而走向自然凋亡,第15d鏡下觀察形成細胞集落,發(fā)生了克隆性增殖。 結論: 1.建立的混合酶消化全組分蛻膜的方法,簡化了DSC的提純程序,能獲得高純度的合乎實驗要求的DSC,具有經濟、實用、方便、可靠的特點。 2.細胞因子組合GM-CSF+IL-4+LPS在體外具有誘導小鼠骨髓來源的單核細胞分化為成熟DC的作用,我們建立的體外誘導小鼠骨髓單核細胞的方法可以獲得形態(tài)、表型和功能都非常典型的成熟DC,方法簡便。 3.小鼠子宮DSC組成的微環(huán)境能逆轉成熟DC的自然凋亡,使其重新獲得增殖的能力。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泰山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R392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泰山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R3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宇;吳少鵬;夏雄智;許學猛;鐘招明;陳建庭;;人黃韌帶細胞體外原代培養(yǎng)方法的比較[J];廣東醫(yī)學;2011年13期
2 王淑平;顧正田;蘇寧;黃燕冰;林喬兒;王維;;BMP-4對人卵巢組織玻璃化冷凍卵泡的作用[J];廣東醫(yī)學;2011年10期
3 劉r,
本文編號:24772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24772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