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景] 亞健康狀態(tài)(sub-health status)是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中間狀態(tài),主要表現(xiàn)為活力、反應能力降低,適應能力減退,但無明確的疾病診斷。亞健康的臨床表現(xiàn)復雜,涉及到軀體、心理、社會多個方面的內(nèi)容,其中常見臨床表現(xiàn)有疲乏無力、頭暈頭昏、心悸胸悶、睡眠紊亂、食欲不振、易于感冒、情緒低落、注意力下降、煩躁易怒、人際關系緊張等。流行病學調(diào)查結果顯示,亞健康人群的現(xiàn)患率在60%-70%,亞健康已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能力和生存質(zhì)量,給人們的健康生活帶來極大危害。探討亞健康的發(fā)生機制,有效防治亞健康,成為醫(yī)學界亟待解決的問題。調(diào)查結果顯示疲勞是亞健康狀態(tài)的常見臨床表現(xiàn),疲勞型亞健康是亞健康的主要類型之一,因此研究疲勞型亞健康的發(fā)生機制,積極干預疲勞型亞健康,應做為亞健康研究與防治的重中之重。 免疫系統(tǒng)是機體重要的防御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如炎癥,感染,腫瘤,衰老,生殖等人類絕大多數(shù)疾病的發(fā)病機理都涉及到免疫功能。研究表明疲勞型亞健康發(fā)生的相關因素超負荷工作、心理壓力過大、熬夜、生活不規(guī)律等可以導致機體的免疫功能異常,因此有必要從免疫功能角度探討疲勞型亞健康的發(fā)生與免疫功能的關系。 動物模型作為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研究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實驗方法和手段,具有可控性好、結果易獲得、容易復制等優(yōu)點。研究建立理想、公認的疲勞型亞健康動物模型對研究疲勞型亞健康的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及其防治措施的制定有重要意義。本課題組利用強迫負5%體重力竭游泳復合剝奪睡眠20h的方法已制備出疲勞型亞健康的大鼠模型,但該模型仍不是一個理想的疲勞型亞健康模型,需待進一步改進。由于目前亞健康的發(fā)生機制仍不清楚,亞健康的治療也缺乏明確有效的手段。中醫(yī)學以辨證論治和整體觀念為核心思想,在亞健康防治方面有獨特優(yōu)勢。臨床和動物實驗已經(jīng)表明,維康顆粒在干預疲勞型亞健康方面有確切療效,但其具體藥理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為此,本研究通過模擬疲勞型亞健康形成相關因素制備疲勞型亞健康的小鼠模型,并運用相關免疫技術重點探討疲勞型亞健康與免疫功能之間的關系及維康顆粒干預對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本課題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一、疲勞型亞健康小鼠模型的創(chuàng)建。通過強迫小鼠水中站立的造模方式,造成造模小鼠的身心疲勞、心理應激、生物節(jié)律紊亂,以模擬疲勞型亞健康的形成因素,并根據(jù)小鼠行為學表現(xiàn)、疲勞程度、生化及各器官病理組織切片等指標對疲勞型亞健康小鼠模型進行界定和優(yōu)效性評價。 二、維康顆粒對疲勞型亞健康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觀察維康顆粒對疲勞型亞健康的療效,利用免疫學實驗技術分析疲勞型亞健康小鼠以及維康顆粒干預后小鼠的免疫功能變化。 [目的] 建立和評估疲勞型亞健康小鼠模型;從免疫功能角度,初步探討疲勞型亞健康的發(fā)生機制,及維康顆粒干預對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為疲勞型亞健康病理機制及維康顆粒對其作用機理的研究奠定基礎。 [方法] 第一部分疲勞型亞健康小鼠模型的創(chuàng)建 實驗一:疲勞型亞健康小鼠模型造模方式研究 SPF級健康雄性KM小鼠40只,隨機分為4組:正常對照組、造模6h組、造模8h組、造模10h組,每組10只,5只/盒。模型各組小鼠采用強迫小鼠水中站立的方式制備疲勞型小鼠模型。具體方法:每日上午9:00,將模型各組小鼠放入水深為0.8cm、大小為29cm×18cm×15cm的塑料盒內(nèi),并于當天下午15:00(6h組)、17:00(8h組)、19:00(10h組)分別將模型各組小鼠從水盒中拿出,正常飼養(yǎng);正常對照組:不給予任何刺激,自由飲食。實驗共21天,每3天負7%體重力竭游泳一次,記錄游泳時間,測定其疲勞程度。(注:本實驗以力竭游泳時間評估小鼠疲勞程度。方法:將7%自身重量的鉛墜系于小鼠尾部,而后將負重小鼠放入水溫25℃的水桶中進行力竭游泳測試,力竭游泳標準為小鼠鼻尖沉入水下10s)。實驗過程中觀察各組小鼠的精神狀態(tài)、活動情況、飲食、二便以及爪、鼻唇、耳等色澤等外觀行為變化。 實驗二:疲勞型亞健康小鼠模型造模時間研究 SPF級健康雄性KM小鼠150只,隨機分為15組:模型0d游泳組、模型5d力竭游泳組、模型9d力竭游泳組、模型12d力竭游泳組、模型16d力竭游泳組;正常0d力竭游泳組、正常5d力竭游泳組、正常9d力竭游泳組、正常12d力竭游泳組、正常16d力竭游泳組;模型5d生化組、模型9d生化組、模型12d生化組、模型16d生化組和正常生化組。模型組采用實驗一中確定的造模強度對模型各組進行造模。在各組小鼠實驗造模結束后,力竭游泳組7%負重力竭游泳,測定其疲勞程度;生化組不需力竭游泳,僅眼眶取血檢測血生化、血常規(guī),并對各臟器組織做病理切片檢查。實驗過程中觀察各組小鼠的精神狀態(tài)、活動情況、飲食、二便以及爪、鼻唇、耳等色澤等外觀行為變化。 實驗三:疲勞型亞健康小鼠模型的評價 SPF級健康雄性KM小鼠40只,隨機分為4組:正常組、模型組、模型自然恢復7d組、模型自然恢復14d。后三組按照實驗一、二的中確立的亞健康造模強度與時間,制備疲勞型亞健康模型。分別于造模結束后第2d、8d、15d對正常組及模型組、模型自然恢復7d、14d組進行7%負重力竭游泳,測定其疲勞及疲勞恢復程度;實驗過程中觀察各組小鼠的精神狀態(tài)、活動情況、飲食、二便以及爪、鼻唇、耳等色澤等外觀行為變化。 第二部分維康顆粒對疲勞型亞健康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 SPF級健康雄性KM小鼠120只,隨機分為6組:維康顆粒高劑量組、維康顆粒中劑量組、維康顆粒低劑量組、模型組、模型自然恢復組、正常對照組。每組下設為兩小組,分別用于力竭游泳及免疫功能檢測,每小組小鼠10只。前五組按第一部分實驗中確定的亞健康造模方式制備疲勞型亞健康模型后,維康顆粒高劑量組、維康顆粒中劑量組、維康顆粒低劑量組、模型自然恢復組分別給予維康顆粒高、中、低劑量水溶液、生理鹽水1ml灌胃,連續(xù)7d;正常對照組不作處理,自由飲食。實驗過程中觀察各組小鼠的精神狀態(tài)、活動情況、飲食、二便以及爪、鼻唇、耳等色澤等外觀行為變化。實驗結束后分別檢測小鼠的力竭游泳時間和小鼠脾臟及胸腺指數(shù)、T、B淋巴細胞增殖反應能力。 [結果] 第一部分疲勞型亞健康小鼠模型的制備 實驗一:與正常組相比,造模10h組小鼠活動能力、反應能力均有顯著下降;8h組活動能力、反應能力隨造模時間延長有所下降;6h組活動能力、反應能力變化不明顯。隨造模天數(shù)延長,各造模小鼠力竭游泳時間呈下降趨勢,其中造模10h組小鼠游泳時間下降趨勢急速,造模第3d,與實驗開始前比較即有顯著差異(P0.05)。造模6h下降趨勢平緩,第12d以后力竭游泳時間始較0d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造模8h組,小鼠力竭游泳時間下降速率介于6h、10d之間,實驗第3d較實驗前有顯著差異(P0.05),之后力竭游泳呈平穩(wěn)下降趨勢。正常對照組,小鼠力竭游泳時間變化不明顯。造模強度和造模天數(shù)的交互效應顯著(F=43.021,P=0.000)。 實驗二:與正常組比較,造模9d組,全身皮毛有浸濕現(xiàn)象,皮毛灰暗欠光澤,遺留水盒污漬,逃避反應降低,小鼠體重下降不明顯;模型5d、9d、12d、16d組與正常各時間組比較,游泳時間顯著下降,P=0.000。血生化示,造模各組小鼠在BUN、ALT、AST、TG水平上存在差異,且其升高或降低幅度與造模天數(shù)有關,按其變化幅度從大到小排序,依次為模型16d、12d組、9d組、5d組。其中模型16d組BUN、ALT、AST水平顯著升高,TG顯著降低,與正常組比較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模型12d、9d、5d組各項血生化改變在正常范圍內(nèi),與正常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其中模型12d組指標變化幅度僅次于16d組,與正常組比較有潛在差異性趨向;模型5d組各指標變化最不明顯,與正常組水平相近;模型9d組指標變化介于12d與5d之間,BUN、ALT、AST、TG在正常范圍內(nèi)輕度升高或降低。各組血常規(guī)及病理切片結果示未見明顯異常。 實驗三:根據(jù)實驗一、二的實驗結果,采用強迫小鼠每天水中站立8h,連續(xù)9d的造模方式,制備的小鼠的疲勞型亞健康模型,其力竭游泳時間明顯下降,小鼠明顯疲勞;去除造模因素,休息恢復7d后疲勞程度雖有所減輕,但與正常組比較,仍未恢復到正常程度(與正常組比較,P0.05),至恢復14d后,小鼠力竭游泳時間與正常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第二部分維康顆粒對疲勞型亞健康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 與模型組比較,維康顆粒各干預組及模型自然恢復組,力竭游泳時間顯著增加(P0.05),且維康顆粒各干預組力竭游泳時間高于模型自然恢復組(P0.05),其中維康顆粒高、中劑量組力竭游泳時間恢復最高,與正常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模型組胸腺指數(shù)及脾臟指數(shù)較正常組明顯減小(P0.05),經(jīng)維康顆粒干預及自然恢復后小鼠胸腺指數(shù)及脾臟指數(shù)有恢復趨勢,其中維康顆粒高劑量組恢復水平最高,維康顆粒高、中劑量組與正常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T、B淋巴細胞增殖反應結果顯示,模型組T、B淋巴細胞經(jīng)ConA/LPS刺激后刺激指數(shù)明顯降低(與正常組比較,P0.05);經(jīng)維康顆粒干預或自然恢復后的小鼠OD值及刺激指數(shù)有增加趨勢,其中維康顆粒高劑量組最為顯著,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其OD值及刺激指數(shù)與正常組無明顯差異(P0.05)。 [結論] 一、本研究最終確立采用強迫小鼠水站立8h,連續(xù)9d,以模擬過勞、心理應激、生物節(jié)律紊亂等疲勞型亞健康形成相關因素的造模方式,可成功制備疲勞型亞健康小鼠模型;模型評價表明該模型的穩(wěn)定性、重復性較好。這為疲勞型亞健康病理機制的研究及相關藥物的篩選提供了技術平臺。 二、疲勞型亞健康狀態(tài)下小鼠存在免疫功能紊亂的情況,疲勞型亞健康的發(fā)生可能與免疫功能異常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 三、疲勞型亞健康狀態(tài)小鼠在去除造模因素14d后,可恢復至正常狀態(tài),提示疲勞型亞健康狀態(tài)可以向正常狀態(tài)轉化。 四、維康顆粒干預疲勞型亞健康的效果優(yōu)于自然恢復組。維康顆粒可明顯緩解模型小鼠疲勞,延長其力竭游泳時間,縮短模型小鼠向正常狀態(tài)恢復的時間。此外,維康顆粒還可調(diào)節(jié)疲勞型亞健康小鼠的免疫功能狀態(tài),促進其向正常狀態(tài)轉變,這可能是維康顆粒發(fā)揮糾正疲勞型亞健康狀態(tài)的作用機制之一。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南方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R285.5;R-33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建;胡淞;張才全;楊海平;倪春;;慢性束縛應激對昆明小鼠脾淋巴細胞免疫功能及小鼠前胃癌移植瘤生長的影響[J];癌癥;2008年05期
2 龍煊;王紅霞;趙楊;趙寶霞;劉輝;;懸尾慢性應激對小鼠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3 霍云華;王學良;李俊;朱春燕;孫曉敏;趙曉山;張超;羅仁;;廣東省某高校職工亞健康狀態(tài)的臨床表現(xiàn)調(diào)研分析[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4 許軍;健康評價[J];國外醫(yī)學(社會醫(yī)學分冊);1999年01期
5 章茜,閻艷琴,喬鵬,袁義強,王書春,張朝,王雨若;部分睡眠剝奪對大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河南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年05期
6 姚菊峰;付菊芳;孫靜;周靜;郭艷;董怡;王芳;;亞健康危險因素及其護理干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年12期
7 焦世蘭;張俊;;醫(yī)務工作者的亞健康狀態(tài)分析與調(diào)試[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6年03期
8 冷雪,弓景波,吳淑慶,胥達,王新興,錢令嘉;中藥復方對熱應激大鼠的抗熱效果[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04年05期
9 陳易新,王天芳,季紹良,康純潔,劉曉蘭,劉燕;慢性束縛致大鼠慢性疲勞模型的腎上腺皮質(zhì)超微結構的變化[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10 王琦;高京宏;李英帥;夏仲元;;亞健康篩選方法研究[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6年1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曉勇;維康顆粒對疲勞型亞健康大鼠下丘腦蛋白譜的影響[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
2295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