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心理應激模型建立及相關(guān)因素評價
本文選題:心理應激 切入點:HPA軸 出處:《吉林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
【摘要】: 本研究是在下丘腦-垂體-腎L腺皮質(zhì)軸理論基礎(chǔ)上,建立大鼠心理應激模型,將大鼠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急性應激組、慢性應激組,以大鼠血清ACTH含量測定評價如何建立穩(wěn)定的動物模型,以大鼠應激后心電圖及心肌病理組織學觀察評價應激所致心肌損傷。結(jié)果顯示:(1)慢性應激組血清ACTH含量較正常對照組比較明顯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2)刺激2周后,脫離應激原1天,在心電圖記錄中,大鼠心律失常及各波段變化明顯多于應激前和對照組,表現(xiàn)為竇性心動過速、房性、室性期前收縮、RR間期明顯縮短、ST段抬高或下移、T波高聳直立或低平、病理性Q波。(3)心肌組織免疫組化染色結(jié)果顯示:急、慢性應激后心肌組織熱休克蛋白70表達均有不同程度增多。(4)心肌細胞電鏡下超微結(jié)構(gòu)顯示:線粒體腫脹、變圓,出現(xiàn)空泡樣變等改變,心肌細胞核周間隙擴張,染色質(zhì)濃集、邊緣化。肌膜增厚模糊、肌節(jié)扭曲、肌絲排列紊亂。隨著應激時間延長,發(fā)現(xiàn)肌絲斷裂、溶解,甚至消失,線粒體排列紊亂,呈凝集狀、外膜模糊、內(nèi)嵴不清,基底致密等退行性改變。由以上結(jié)果可以得出以下結(jié)論:急、慢性應激方法建立的大鼠心理應激模型,其HPA軸反應性均增高,存在著確切的心律失常和明顯的心肌組織損傷,是一個穩(wěn)定的應激模型,有利于進一步研究其miRNA變化。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hypothalamus-pituitary-kidney L-gland axis theory, a rat model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was established. Th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control group, acute stress group and chronic stress group. To evaluate how to establish a stable animal model by measuring the content of serum ACTH in rats. The myocardial injury induced by stress was evaluated by electrocardiogram (ECG) and cardiomyopathology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 of rats after str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rum ACTH content in the chronic stres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fter 2 weeks of stimulation. In the electrocardiogram recording of isolated stressors, arrhythmia and the changes of each band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ose before stress and control group, showing sinus tachycardia, atrial tachycardia, atrial tachycardia, atrial tachycardia, atrial tachycardia. Ventricular precontractile RR interval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St segment elevation or downshift T wave tall or low level, pathological Q wave. 3) the results of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howed that: acute; After chronic stress, the express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 in myocardial tissue increased in varying degrees. The ultrastructure of myocardial cells under electron microscope showed that mitochondria were swollen, rounded, vacuolated, myocardial perinuclear space dilated, chromatin concentrated, etc. Marginalization. Myomembranous thickening and blurring, sarcomere twisting, myofilament arrangement disorder.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stress time, it is found that myofilament breaks, dissolves, and even disappears, mitochondria are arranged disorderly, showing agglutination, outer membrane blur, inner cristae unclear, From the above result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the HPA axis reactivity of the psychological stress model established by acute and chronic stress methods in rats is all increased, and there are definite arrhythmias and obvious myocardial tissue damage. It is a stable stress model, which is helpful to further study the change of miRNA.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R-33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侯公林,章志量,傅偉,吳曉山;噪聲誘發(fā)心理應激對大白鼠組織中肌酐、尿素氮的影響[J];杭州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4期
2 楊菊賢,許左雋;心理行為因素與心律失常[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02年03期
3 賀新紅,張德興,吳燕明,張玉英,李志華;心理應激對大鼠睪丸細胞雄性激素受體表達的影響[J];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2004年04期
4 宣力;聶軍;程飚;;神經(jīng)-免疫-內(nèi)分泌系統(tǒng)介導心理應激對創(chuàng)面愈合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9年12期
5 逄冰潔;王艷萍;楊紅;魏杰;;耳鼻喉科病人術(shù)前心理應激及其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1992年06期
6 魏妮;蘇士香;;100例病毒性肝炎與心理應激的調(diào)查研究[J];醫(y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yī)學版);1993年07期
7 王海明,季紅光,王恩美,俞鑌炯,劉凱基;遠洋船員心理應激問題研究[J];中國工業(yè)醫(yī)學雜志;1996年06期
8 劉音;心理應激致心律失常的研究探討[J];醫(yī)學與哲學;1996年05期
9 鐘紅躍;心理應激與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的關(guān)系[J];職業(yè)衛(wèi)生與病傷;2002年02期
10 姜巖,何曉春;心理應激治療對妊娠和分娩相關(guān)指標的影響[J];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5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振宇;;心理應激所致腦區(qū)的變化特點及中醫(yī)藥調(diào)節(jié)[A];中國光學學會2011年學術(shù)大會摘要集[C];2011年
2 吳惠娟;沈鑒清;;社區(qū)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屬心理應激及其健康狀況的相關(guān)分析[A];全國精神科護理學術(shù)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3 龐廣寶;李冠虹;石殿春;謝露;;憤怒心理應激大鼠血管內(nèi)皮細胞損傷評價[A];中南地區(qū)第八屆生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4 賈旭東;孫拿拿;楊曉光;;轉(zhuǎn)基因食品致敏性評價——BN大鼠動物模型研究[A];中國毒理學會第三屆中青年學者科技論壇暨2011年全國前列腺藥理毒理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張樂之;郭峰;程靈芝;劉曉紅;李川云;鄧光輝;;心理應激對不同焦慮特質(zhì)新兵紅細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影響[A];第三屆全國血液免疫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03年
6 曾彪;張惠玲;;嚴重燒傷病人心理應激的治療與護理[A];第六屆全國燒傷創(chuàng)瘍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0年
7 沈君;王義典;沈新;;心理應激、心理干預與腦中風關(guān)系的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shù)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8 趙敏;;心理應激對鐵代謝的影響及機制研究[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特殊營養(yǎng)第七屆學術(shù)會議會議資料匯編[C];2009年
9 李越;吳國強;王亞寧;劉芳;馬生海;詹曉梅;;黨政管理干部心理應激及其相關(guān)因子的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王廣新;于延周;金文彬;;虛擬現(xiàn)實技術(shù)在森林防火心理應激的應用基礎(chǔ)及前景分析[A];第二屆中國林業(yè)學術(shù)大會——S7 新形勢下的森林防火問題探討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天津市氣象局副局長 郭虎;加強突發(fā)事件科普工作 妥善處理心理應激[N];中國氣象報;2011年
2 魏開敏;心理應激可加速心肌老化[N];中國醫(yī)藥報;2000年
3 南通市通濟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沈均;心理救助 迫在眉睫[N];南通日報;2005年
4 解放軍306醫(yī)院 李茜 北京博愛醫(yī)院心理科 劉松懷;醫(yī)生患者如何溝通[N];健康報;2001年
5 任勇;橫遭變故 七成會生“心病”[N];天津日報;2005年
6 本報記者 胡迎新;非典后別忘心理關(guān)愛[N];健康時報;2003年
7 副主任醫(yī)師 周虹;七味中藥祛除婦科。ㄏ拢N];保健時報;2006年
8 記者 邵清瀅;刑警大練兵:更嚴更高更好[N];人民公安報;2004年
9 廖定國;交感神經(jīng)可調(diào)控肝臟功能[N];健康報;2001年
10 陳樹林 李凌江;不讓家里出“網(wǎng)蟲”[N];健康報;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芳;心理應激致肝鐵蓄積的機制探討[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0年
2 蔡瀅;食源性肥胖大鼠和肥胖抵抗大鼠下丘腦的蛋白組學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黃飛;心理應激對大鼠髁突軟骨結(jié)構(gòu)的影響及機理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4 郭祥瑞;心理應激對髓系抑制性細胞和內(nèi)毒素休克的影響及初步機理探討[D];吉林大學;2012年
5 耿戰(zhàn)輝;鋅對心理應激所致海馬損傷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及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3年
6 李立華;“肺與大腸相表里”關(guān)系的生物學機制研究——大鼠肺、腸組織相關(guān)性的生理機制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7 高潔;PTSD大鼠闖入性記憶神經(jīng)信息編碼及病理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年
8 李艷;從心理應激探討“肝主疏泄”的中樞神經(jīng)生物學機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2年
9 孫東輝;圍手術(shù)期病人心理應激的臨床心理學和精神免疫學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10 胡家慶;心理應激對大鼠工作記憶、中樞多巴胺能神經(jīng)元的影響機制及酪氨酸干預作用[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麗雙;大鼠心理應激模型建立及相關(guān)因素評價[D];吉林大學;2010年
2 魯燕霞;幼年心理應激對支氣管哮喘大鼠中樞與外周免疫功能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0年
3 萬建紅;5.12汶川地震后災民心理應激癥狀反應及相關(guān)因素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4 任偉榮;心理應激多因素系統(tǒng)綜合評估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5 楊亞南;黃芪對排卵障礙大鼠的干預實驗研究[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6 趙秋芳;抵當芪桂湯對SD大鼠糖尿病性白內(nèi)障作用的實驗研究[D];陜西中醫(yī)學院;2011年
7 陳敏;不同濃度的大豆蛋白對高尿酸血癥大鼠尿酸及腎功能的影響[D];暨南大學;2011年
8 駱曉練;siRNA治療大鼠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實驗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孫開宏;中小負荷運動對心理應激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的影響[D];揚州大學;2003年
10 尹劍春;中小負荷運動對心理應激大鼠血清皮質(zhì)酮、IL-2和血漿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D];揚州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6819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1681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