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睪蛋白酶抑制蛋白的B細胞表位篩選及其抗生育效應的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附睪蛋白酶抑制蛋白的B細胞表位篩選及其抗生育效應的實驗研究 出處:《第三軍醫(yī)大學》2010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 免疫性避孕一直是男性避孕節(jié)育研究的重要領域,具有巨大的臨床應用前景和良好的社會經(jīng)濟價值。然而迄今為止沒有理想的避孕疫苗問世,究其原因最大的可能在于沒有理想的靶抗原。作為避孕疫苗應用的的靶抗原應當至少滿足兩個條件,即抗原特異表達于生殖系統(tǒng)且參與生殖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近年來,附睪蛋白酶抑制蛋白(Epidydimal protease inhibitor,Eppin)因在非人靈長類動物實驗中顯示出可靠的避孕效應而備受關注。它特異表達于睪丸和附睪,在精子成熟和生殖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重組Eppin蛋白免疫雄猴獲得了78%抗生育效果,停止免疫后,71%的受試雄猴恢復了生育力。體外實驗發(fā)現(xiàn)來自不育雄猴血清中的抗Eppin抗體可直接破壞人Eppin-精囊凝固蛋白(Semenogelin,Sg)復合體,干擾Eppin調(diào)控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對Sg的水解作用,影響人精子活動力,進而抑制生育力。因此,Eppin可能成為理想的避孕疫苗靶抗原。 雖然對Eppin的研究有了一定的進展,但仍存在如下問題:(1)蛋白抗原分子量較大,難以實現(xiàn)質量控制;(2)未對抗原中可能導致遠期毒副反應的不良表位做剔除或加工。(3)抗體產(chǎn)生不穩(wěn)定;(4)隱匿的保護性表位功能未能表達,所引發(fā)的保護性免疫不夠強大,免疫避孕效果不理想。因此,為了提高Eppin抗原的保護性,就不得不從天然抗原整個分子水平向表位水平過渡:摒除不良表位,保留、改善保護性表位以得到更理想的疫苗分子。表位是蛋白質抗原性的基礎,正確而詳細地繪制蛋白質表位圖譜對設計疫苗分子結構及免疫干預治療等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首先通過RT-PCR法從人新鮮睪丸組織擴增獲得Eppin cDNA,構建入原核表達載體,誘導表達并經(jīng)純化獲得重組人Eppin蛋白(第一部分)。同時,利用生物信息學方法分析Eppin蛋白的二級結構及抗原性、親水性、柔韌性、表面可及性等理化特性,預測Eppin蛋白的主要功能區(qū)域,根據(jù)該區(qū)域抗原趨勢指數(shù)分析結果,采用錯位重疊套式方法設計該區(qū)域的肽段。利用人工合成肽技術固相合成多肽,并與載體蛋白鑰孔血藍蛋白(KLH)、牛血清蛋白(BSA)偶聯(lián),用KLH偶聯(lián)肽與弗氏完全佐劑、不完全佐劑等體積混合,充分乳化后足墊皮下注射免疫小鼠,通過間接ELISA方法觀察各個表位肽刺激抗體的產(chǎn)生,通過體外、體內(nèi)抗生育實驗觀察表位肽的抗生育效應,以此篩選出其優(yōu)勢中和B細胞表位,并以rhEppin免疫為陽性對照,分析其抗生育潛能及安全性(第二部分)。最后,設計并制備基于Eppin優(yōu)勢B細胞表位的2分支MAP抗原肽,以弗氏佐劑為佐劑,腹部皮下免疫雄性恒河猴,ELISA方法監(jiān)測免疫后被免疫雄猴血清抗體滴度,CBA方法檢測Th1/Th2細胞因子的改變,睪丸活檢術取睪丸標本電鏡觀察免疫后睪丸超微結構的變化,并與發(fā)情期雌猴合籠2個周期,觀察Eppin的MAP抗原肽對恒河猴的抗生育效果(第三部分)。 結果顯示:①成功構建了pET-32a-Eppin重組質粒,并獲得了具有抗原特異性的可溶性Eppin蛋白。②通過分析Eppin蛋白二級結構及表面特性,初步預測出Eppin蛋白的89~133位氨基酸為主要功能區(qū)域,設計合成8條代表該氨基酸區(qū)域的肽段,并與載體蛋白KLH偶聯(lián),命名為F1-F8。③采用偶聯(lián)肽足墊皮下注射免疫小鼠,發(fā)現(xiàn)8個候選表位肽都能激發(fā)高滴度的抗體,但僅F5肽所獲得的抗血清能與人精子天然Eppin蛋白結合,并能顯著抑制精卵結合,使雄鼠的生育力受到很大限制,從而獲得Eppin優(yōu)勢中和B細胞表位為F5:FVYGGCQGNN(105~114區(qū)段)。④Eppin的MAP抗原肽免疫的10只雄猴中有2只血清IgG抗體滴度始終無明顯提高,淘汰,剩余8只抗體滴度可達1:400~1600,但需2~3周加強免疫一次。合籠后發(fā)現(xiàn)對照組5只有4只受孕,實驗組8只僅3只受孕,顯示了較肯定的避孕效果。電鏡結果未發(fā)現(xiàn)免疫后睪丸組織超微結構的損害,CBA細胞因子檢測未見Th1/Th2極化改變,各細胞因子免疫前后無明顯差異。提示合成肽對T細胞功能的影響甚微,今后的劑型改造可以考慮增強T細胞功能,在佐劑、遞呈方式上做優(yōu)化。 本研究結果表明生物信息學方法表位預測并合成偶聯(lián)肽免疫策略是篩選蛋白優(yōu)勢中和B細胞表位的有效方法;Eppin蛋白的第105~114區(qū)段是Eppin優(yōu)勢中和B細胞表位區(qū)域;Eppin表位肽用于免疫避孕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基于Eppin優(yōu)勢表位的避孕疫苗尚需要在表位水平進一步修飾改造才能滿足人用避孕疫苗的要求。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第三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R3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建國;史春云;王淑仙;丑廣程;梁淑新;陳占良;;化學發(fā)光免疫法檢測血清PSA水平在乳腺癌診斷和預后評估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年10期
2 鈕曉音;倪潤洲;李小彥;;OmpC-HBsAg‘a(chǎn)’表位嵌合蛋白疫苗的構建表達及其對HBV轉基因小鼠的免疫效果研究[J];南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4期
3 王健理;姚曉英;李大金;;重組乳酸桿菌Lb.hCGβ-C3d3經(jīng)鼻腔免疫BALB/c小鼠的抗生育潛能[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1年07期
4 容瑩;鄭欣;葉賢林;曾勁峰;熊文;李活;王文敬;;無償獻血者隱匿性乙型肝炎病毒Pre-S/S區(qū)變異的研究[J];中國輸血雜志;2011年07期
5 陳鰲;余云舟;王文斌;龐曉斌;王雙;俞煒源;孫志偉;;不同佐劑條件下Aβ多肽B細胞表位疫苗誘導產(chǎn)生抗體的免疫反應特性分析[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11年08期
6 周人杰;肖穎彬;;粘蛋白MUC1與非小細胞肺癌研究進展[J];免疫學雜志;2011年08期
7 曹黎黎;劉丹丹;衛(wèi)娜;高明春;王君偉;;牛IFN-γ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鑒定[J];中國獸醫(yī)科學;2011年07期
8 魯向輝;蒲傳強;石強;駱文靜;李珂;;伴鑲邊空泡遠端肌病患者GNE基因突變分析[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年08期
9 ;廣泛交叉反應的抗體控制人B細胞反應以抵抗2009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J];微生物與感染;2011年02期
10 孫巍;胡卓偉;;以細胞表面受體為靶點的噬菌體抗體庫篩選策略進展[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潘志明;張曉明;焦新安;Richard Lo-Man;Claude Leclerc;劉秀梵;;重組減毒細菌運送CD8~+ T細胞表位的效應分析[A];全國人畜共患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吳靜波;翁云層;丘金浪;李榮;黎誠耀;王文敬;;布魯氏菌弱毒疫苗株M5-90 BP26和OMP31蛋白T細胞表位的鑒定[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學分會第三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3 王書峰;;免疫表位數(shù)據(jù)庫的現(xiàn)狀及新型表位數(shù)據(jù)庫的構思[A];第六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4 張小俊;孟頌東;;HLA-A24和-A33限制性B、C型乙肝病毒核心蛋白T細胞表位的鑒定與評價[A];2010年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后學術年會暨第二屆博誼論壇論文摘要集[C];2011年
5 余劍琴;鄭飛云;徐云升;歐榮英;張乾;;HPV18 E7抗原HLA-DRB1*0301限制性Th表位的鑒定[A];2011年浙江省婦產(chǎn)科學學術年會暨“婦產(chǎn)科常見疾病的臨床研究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1年
6 吳德銘;劉鎮(zhèn)明;黃毓茂;羅滿林;;抗PRV gE主要抗原表位單克隆抗體的研制[A];豬的重要傳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暨防檢疫專業(yè)委員會第7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7 杜以軍;姜平;楊曉瑋;湯景元;李玉峰;李永東;;豬口蹄疫病毒多抗原表位重組腺病毒的構建與鑒定[A];第六屆全國會員代表大學暨第11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5年
8 杜玲;王惠菊;楊建民;高寒;周永列;陶厚權;;Th線性肽對人肝素酶B細胞表位多抗原肽的免疫增強作用[A];首屆浙江省消化病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8年
9 胡雪梅;張兆松;吳,|;李春林;蘇川季;王詩寧;王勇;吳觀陵;;日本血吸蟲線粒體相關蛋白的表位篩選及其免疫保護性研究[A];中國動物學會第八次全國寄生蟲學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1年
10 張艷;鄭龍;宋淑霞;魏林;;對攜帶HCC表位的HBc病毒樣顆粒負載的DC疫苗的免疫評價[A];河北省免疫學會第六次免疫學大會資料匯編[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朱娟邋何勇;點滴匯就“明星”風采[N];中國電力報;2007年
2 ;買房子——把好最后一關[N];中華建筑報;2002年
3 ;何謂 移表 改類[N];西南電力報;2002年
4 ;居民用電有講究[N];西藏日報;2000年
5 ;《外商投資產(chǎn)業(yè)指導目錄》醫(yī)藥行業(yè)條目:[N];中國經(jīng)營報;2002年
6 牛立新邋戴斌;東至供電著力整治臨時用電[N];中國電力報;2007年
7 曾耀英;HIV疫苗 研究思路[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6年
8 束洪福;丙肝疫苗研究有新進展[N];科技日報;2008年
9 河北 吳新年;“自動編號”巧改良[N];電腦報;2004年
10 張中橋;胃癌免疫治療研究有新進展[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雅英;北京地區(qū)人博卡病毒流行率調(diào)查及表位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1年
2 湯旭東;肝素酶不同CTL表位混合多肽疫苗抗腫瘤效應的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年
3 李光富;日本血吸蟲復合表位及其在CpG ODN協(xié)同下誘導的Th1應答對小鼠的免疫保護作用[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4年
4 林治華;QSAR分析結合實驗方法用于T細胞表位快速篩選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3年
5 李長嶺;PfCP-2.9瘧疾疫苗候選抗原系列突變體的構建及其表位和免疫學分析[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0年
6 楊玲;乙型肝炎病毒變異與慢加急性肝衰竭發(fā)病關系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孫黎黎;附睪蛋白酶抑制蛋白的B細胞表位篩選及其抗生育效應的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0年
8 高軍;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抗原的基因合成與免疫原性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4年
9 殷瑛;以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為載體的新型疫苗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0年
10 余抒;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 E07表位的免疫學性質研究和IL-9/CD4~+IL-9~+T細胞在幽門螺桿菌感染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r嚺,
本文編號:13701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1370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