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血小板纖維蛋白的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富血小板纖維蛋白的研究進展
【摘要】:富血小板纖維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是一種富含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的自體來源的新型生物材料,被譽為新一代血小板濃縮物。本文就PRF的生物學特點及其醫(yī)學研究作用作一綜述。
【作者單位】: 第四軍醫(yī)大學口腔醫(yī)院軍事口腔醫(y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動物中心;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31170942)
【分類號】:R3411
【正文快照】: 富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1984年最早從人的血液中提取出來。PRP在制備時需人工加入凝血酶等制劑,產(chǎn)生的纖維蛋白為致密的四分子結構,纖維間孔隙小,不利于細胞因子的附著和細胞的增殖[1],只有少量白細胞散在[2]。PRP釋放生長因子的時間短,只能在植入早期起作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孫潔;張劍明;李彥秋;;富血小板纖維蛋白超微結構的觀察與探討[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0年01期
2 許豐偉;柳忠豪;董凱;孟祥峗;王超;孫愛杰;;富血小板纖維蛋白膜(PRF)引導成骨能力的比較研究[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2年01期
3 李龍;趙建輝;劉斌;令狐大科;劉彥普;梁麗華;楊勇;楊濤;;富血小板纖維蛋白體外釋放VEGF影響因素的探討[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年03期
4 楊勇;楊濤;劉斌;令狐大科;李龍;劉彥普;;自體ADSCs復合PRF修復家兔耳軟骨缺損的實驗研究[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3年12期
5 徐翔;王稚英;;富血小板纖維蛋白(PRF)作為支架材料修復種植體周圍骨量不足的實驗研究[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2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龍;ASCs復合PRF促進自體移植脂肪血管化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2 楊全全;富血小板纖維蛋白修復牙種植體周圍骨缺損的實驗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年
3 王之發(fā);基于細胞膜片技術復合富血小板纖維蛋白(PRF)構建可注射的組織工程骨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卓睿;柳忠豪;;即刻種植種植體周圍骨缺損間隙的處理[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2年01期
2 楊世茂;王明國;;富血小板纖維蛋白的研究進展[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2年03期
3 廖懷偉;韓超;劉麗忠;曹閩軍;;富血小板血漿凝膠對脂肪干細胞修復皮膚軟組織缺損創(chuàng)面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3年32期
4 蔣燁;李響;孫淑芬;;富血小板血漿對牙髓損傷修復作用的研究進展[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年03期
5 賴文婷;李平;唐尤超;;骨生長因子在種植義齒骨增量中的應用進展[J];廣東牙病防治;2014年06期
6 羅雯靜;趙靜輝;馬珊珊;孫千月;郭天奇;周延民;;富血小板血纖蛋白的生物組成和功能[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4年04期
7 李思敏;郭良微;周晉;高云飛;;富血小板血漿/藻酸鹽緩釋載體復合物修復骨缺損的實驗研究[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4年05期
8 李文丹;單桂秋;馬靜;林放;張婷婷;呂品;周謀;黎誠耀;;凍干血小板對SD大鼠燙傷創(chuàng)面的修復作用研究[J];中國輸血雜志;2015年01期
9 郭天奇;周延民;趙靜輝;儲順禮;孫千月;羅雯靜;馬珊珊;;富血小板血纖蛋白與其他生物材料聯(lián)合用于牙周組織修復[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5年02期
10 李晉;王文波;謝燕霞;閻影;;血小板濃縮物在骨關節(jié)病和運動損傷疾病中的應用[J];中國骨與關節(jié)雜志;2013年07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福坡;具有定向孔結構的磷酸鈣骨水泥復合支架的構建和性能[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2 張磊;DMOG對鼠BMSCs凋亡與成骨分化影響及在兔激素性股骨頭壞死修復中作用的實驗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3年
3 韓雪松;自體種子干細胞體內(nèi)成骨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趙寅華;富血小板衍生物及與牙周膜干細胞復合促脫位再植牙牙周膜愈合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5 康健;TGF-β3和BMP-7基因共轉(zhuǎn)染兔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構建組織工程髓核的相關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3年
6 賀龍龍;可注射式自體脂肪組織復合PRF和SVF在小型豬模型中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7 賀龍龍;可注射式自體脂肪組織復合PRF和SVF移植在小型豬模型中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8 張中曉;柴胡毒素毒性代謝組學及毒性機制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4年
9 郝鵬杰;牙齦間充質(zhì)干細胞影響即刻種植骨缺損修復的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10 曹長海;短肽自組裝水凝膠及其在細胞培養(yǎng)方面應用的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曉琳;富血小板纖維蛋白對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和成骨細胞影響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朱亞麗;即刻種植即刻負重中PRF對軟硬組織的修復促進作用[D];中南大學;2011年
3 戴勇中;富血小板纖維蛋白在骨缺損修復中的作用的實驗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4 宋楠;自體富血小板血漿對顆粒脂肪移植血運重建的影響[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王宇;Choukroun富血小板纖維蛋白在拔牙位點保存中應用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6 李龍;ASCs復合PRF促進自體移植脂肪血管化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7 楊世茂;富血小板纖維蛋白與富血小板血漿對脂肪干細胞增殖分化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8 劉德裕;PRF在即刻種植負重種植體周圍骨缺損修復中應用的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9 楊全全;富血小板纖維蛋白修復牙種植體周圍骨缺損的實驗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年
10 羅曉丁;PRF用于口腔種植GBR手術組織愈合效果初步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圖強;何俐;李祖兵;喻學洲;周永慶;;納米羥基磷灰石/PRP修復牙槽突裂的實驗研究[J];口腔醫(yī)學研究;2008年03期
2 孫潔;張劍明;李彥秋;;富血小板纖維蛋白超微結構的觀察與探討[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0年01期
3 譚新穎;張海霞;劉斌;劉彥普;徐小方;李龍;令狐大科;徐海燕;;自體基質(zhì)血管成分改善脂肪組織移植效果的實驗研究[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1年03期
4 李龍;趙建輝;劉斌;令狐大科;劉彥普;梁麗華;楊勇;楊濤;;富血小板纖維蛋白體外釋放VEGF影響因素的探討[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年03期
5 柳宏志;李超;王天祥;劉屹嵩;張立霞;鄒高峰;;CGF聯(lián)合骨代用品在即刻種植中修復種植體周圍骨缺損的實驗研究[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2年04期
6 譚新穎;張海霞;劉斌;劉彥普;李龍;徐小方;令狐大科;安然;;可注射自體脂肪組織移植動物模型的建立[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11年02期
7 楊浩;吳迪;李世和;朱曉松;;家兔脂肪基質(zhì)干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及多向分化誘導[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年14期
8 毛晶晶;何家才;鄭先雨;周華杰;;富血小板纖維蛋白在犬上頜竇底提升中促骨缺損修復的作用[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9 易成剛,郭樹忠,張琳西,夏煒,韓巖,舒茂國,張輝,周慶紅;血管內(nèi)皮細胞生長因子基因轉(zhuǎn)染血管內(nèi)皮祖細胞移植提高移植脂肪存活率的實驗研究[J];中華外科雜志;2005年11期
10 周延民;李琦;儲順禮;李春艷;王宇;;即刻種植間隙充填富血小板纖維蛋白修復骨缺損2例[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09年08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袁霆;張長青;李四波;郭尚春;曾炳芳;;富血小板血漿促進骨修復的理論研究與臨床實踐(英文)[J];中國臨床康復;2006年05期
2 張衛(wèi)兵;洪光祥;康皓;;富血小板血漿對兔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增殖的作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年34期
3 張洪濤;蔡道章;劉康;李青;曾毅軍;;富血小板血漿對人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成骨誘導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年06期
4 鐘達;廖前德;盧吉平;尹科;周星;嚴安;翁曉軍;;不同體積分數(shù)富血小板血漿對犬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增殖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年49期
5 施六霞;狄昌萍;徐艷;李璐;王曉茜;;富血小板血漿對牙周膜成纖維細胞的增殖、遷移和分化的影響[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10年02期
6 趙強;譚顯春;陳興愛;林達強;;自制富血小板血漿治療難治性創(chuàng)口的臨床觀察[J];華西醫(yī)學;2010年08期
7 金哲;呂剛;王禹祥;;二次離心法制備富血小板血漿離心條件的比較[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年03期
8 黃曉燕;;富血小板血漿治療難愈傷口的應用研究及相關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年14期
9 周斌;廖琦;;富血小板血漿促進骨修復的機制及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2年33期
10 呂敏;裴國獻;劉勇;靳宇飛;李富航;白建萍;;富血小板血漿的制備現(xiàn)狀及研究進展[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3年1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燕;蔣勇;;富血小板血漿對人牙周組織細胞的礦化作用影響[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七屆全國口腔病理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2 申軍;鎮(zhèn)萬新;;富血小板血漿的研究進展及其在骨科的應用[A];全國骨科臨床研究新進展研討會暨學習班論文集[C];2006年
3 汪永躍;郭雨文;嚴玲;唐禮;程偉;;血小板活化劑對富血小板血漿中生長因子濃度的影響[A];第四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袁霆;張長青;陸男吉;李四波;曾炳芳;;富血小板血漿修復皮膚缺損的實驗研究[A];第二屆華東地區(qū)骨科學術大會暨山東省第九次骨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5 陳劍;袁文;宋滇文;;富血小板血漿在骨愈合治療中的作用[A];2012年浙江省骨科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6 孫曉雷;馬劍雄;王志剛;張華峰;馬信;;富血小板血漿聯(lián)合鈣化誘導對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增殖和成骨活性的影響[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30次學術年會暨生物醫(yī)學工程前沿科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徐燕;PM Bartold;V Marino;;富血小板血漿和乏血小板血漿包被的屏障膜對成骨細胞附著的影響[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七屆全國口腔病理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8 袁霆;張長青;曾炳芳;;富血小板血漿修復皮膚缺損的實驗研究[A];2007年上海市醫(yī)用生物材料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9 劉中寧;王衣祥;姜婷;;富血小板血漿促進損傷人牙髓細胞恢復和增殖的研究[A];第六次全國口腔修復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10 孫曉雷;馬信龍;馬劍雄;李稚君;;富血小板血漿聯(lián)合鈣化誘導對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增殖和成骨活性的影響[A];2009第十七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鳳元;富血小板血漿幫牙周骨再生[N];健康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劉霞;用自己的血治愈自己的傷[N];科技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宋揚;富血小板血漿促進骨組織修復的實驗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2 田學忠;硫酸鈣對骨修復的影響及硫酸鈣富血小板血漿活性支架材料的研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8年
3 王悅;富血小板血漿對MG63,,hADSCs及hDFbs細胞生物學行為影響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張森林;珊瑚與骨髓基質(zhì)細胞和富血小板血漿構建組織工程骨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濤;影響富血小板血漿凝膠生物效應因素的體外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2年
2 賴沛群;富血小板血漿在兔下肢腔隙性骨缺損修復中的實驗研究[D];廣州醫(yī)科大學;2014年
3 張黎龍;富血小板血漿誘導兔骨髓基質(zhì)干細胞分化為成骨細胞的實驗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7年
4 宋楠;自體富血小板血漿對顆粒脂肪移植血運重建的影響[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李強;牛凝血酶激活富血小板血漿促進新西蘭大白兔膝關節(jié)軟骨缺損修復的實驗研究[D];川北醫(yī)學院;2014年
6 張寧;不同抗凝劑和激活劑組合在自體富血小板血漿凝膠支架促進脂肪干細胞增殖的影響[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2年
7 謝蔓菁;犬自體富血小板血漿凝膠析出液對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遷移作用體外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施六霞;富血小板血漿對不同條件下人牙周膜成纖維細胞功能的影響[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0年
9 彭艷;富血小板血漿激活PI3K/AKT/NF<kappa>B信號通路促進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再生及修復功能的相關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10 尹昭偉;基于富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的生物活性支架的制備及其理化性能和修復軟骨缺損的體外實驗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2772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1277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