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O監(jiān)測對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價值探討
發(fā)布時間:2017-09-20 15:48
本文關鍵詞:PICCO監(jiān)測對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價值探討
更多相關文章: PICCO 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 急性心肌梗塞 心源性休克 預后
【摘要】:研究背景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病死率高,常需大量升壓藥物和輸液維持各重要臟器灌注壓,,同時并發(fā)急性心力衰竭而發(fā)生肺水腫,需要限液輸入、利尿等,臨床處理較為棘手。PICCO可以提供多項客觀指標指導治療,在限制液體輸入以防止急性心力衰竭發(fā)生和積極補充液體以改善組織灌注的矛盾中,它有重要參考價值。有利于液體管理。目前國內外PICCO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膿毒性休克的應用上,而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的研究,國內外尚未見報道。本課題主要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應用PICCO指導輸液和血管活性藥物的使用,而探討其臨床應用的價值意義。 研究目的探討PICCO監(jiān)測對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應用價值。 研究方法采用回顧性隊列研究方法,選擇福建省立醫(yī)院重癥內科27例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患者,根據(jù)是否行PICCO監(jiān)測分為兩組,比較兩組24小時輸液量、尿量及利尿劑使用量,24小時后平均動脈壓、血管活性藥物評分、乳酸值、氧合指數(shù)、cTnI及pro-BNP,心源性肺水腫發(fā)生率及28日死亡率。 研究結果PICCO組比非PICCO組24小時液體輸入量大(P0.05),尿量更多(P0.05);利尿劑使用量無差異(P0.05);24小時肌鈣蛋白I及BNP均更低(P0.05),其中肌鈣蛋白I的下降具有明顯差異(P0.01),24小時后平均動脈壓兩組有差別(P0.05);24小時后乳酸值、氧合指數(shù)及血管活性藥物評分則無差異(P0.05);肺水腫發(fā)生率無差別(P0.05),而28d死亡率則有差異(P0.05),PICCO組低于非PICCO組。PICCO組內部進行24小時前后對比CI、EVLW、GEDV、PVPI及SVRI發(fā)現(xiàn)無明顯差異(P0.05)。 結論PICCO監(jiān)測對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治療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及早改善組織灌注,從而改善預后,降低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患者病死率。
【關鍵詞】:PICCO 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 急性心肌梗塞 心源性休克 預后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542.22
【目錄】:
- 縮略詞表4-5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8
- 引言8-18
- 材料與方法11-14
- 結果14-15
- 討論15-17
- 結論及局限性17-18
- 參考文獻18-20
- 附表120-21
- 致謝21-22
- 綜述22-30
- 參考文獻29-3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孟蕾;于湘友;;PiCCO系統(tǒng)臨床應用進展[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1年01期
2 萬承賢;;應用PICCO對休克的臨床監(jiān)測及護理[J];實用臨床醫(yī)學;2009年03期
3 梁偉雄;;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在救治心源性休克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年04期
4 熊罡;劉太勝;;重癥患者采用單指示劑熱稀釋法監(jiān)測Picco參數(shù)的原理及臨床應用經驗總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年26期
5 楊群;許兆軍;楊素華;蔡寶祥;;PiCCO監(jiān)測指標與老年膿毒性休克患者預后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年18期
6 崔勇麗;劉晉萍;趙舉;馮正義;龍村;錢向陽;;血管活性藥物評分對體外膜式氧合輔助下嬰幼兒患者急性腎損傷的預測作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年18期
7 馮燦;張必利;趙仙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3年03期
本文編號:8889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8889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