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提取物聯(lián)合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移植治療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大黃提取物聯(lián)合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移植治療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大黃提取物 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 細胞移植 急性肝衰竭 炎癥環(huán)境
【摘要】:目的:研究大黃提取物聯(lián)合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MSCs)移植對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協(xié)同治療作用 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1.5g/Kg)腹腔注射制備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密度梯度離心+貼壁篩選分離培養(yǎng)大鼠MSCs,流式細胞儀鑒定MSCs。SD大鼠被隨機分為五組(n=10),所有大鼠給予D-氨基半乳糖誘導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A組大鼠在D-氨基半乳糖造模后注射1ml的生理鹽水;B組大鼠在D-氨基半乳糖誘導后24小時通過尾靜脈注射含有1×106MSCs的1ml細胞懸液;C組大鼠在D-氨基半乳糖誘導后24小時每天一次用灌胃給予小劑量大黃液(0.25g/kg,10ml/kg),并在D-氨基半乳糖誘導后24小時尾靜脈注射含有1×106MSCs的1ml細胞懸液;D組大鼠在D-氨基半乳糖誘導后24小時每天一次灌胃給予中劑量大黃液(0.5g/kg,10ml/kg),并在D-氨基半乳糖誘導后24小時尾靜脈注射含有1×106MSCs的1ml細胞懸液;E組大鼠在D-氨基半乳糖誘導后24小時每天一次灌胃給予大劑量大黃液(1g/kg,10ml/kg),并在D-氨基半乳糖誘導后24小時尾靜脈注射含有1×106MSCs的1ml細胞懸液。觀察各組大鼠生存情況、肝功能指標、炎癥因子水平及肝臟組織病理學改變情況。 結果:實驗結果表明D-Gal導致大鼠急性肝衰竭,嚴重損傷肝組織,成功建模。流式細胞檢測結果顯示CD90+的細胞占總細胞數(shù)的百分比99%,CD45幾乎不表達,表明密度梯度離心+貼壁篩選分離培養(yǎng)MSCs純度高。從各組大鼠的生存情況看,D組能夠明顯延長生存時間,降低死亡率,與其他各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各組間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肝功能檢測結果表明,B、C、D及E組大鼠谷丙轉(zhuǎn)氨酶ALT、谷草轉(zhuǎn)氨酶AST、總膽紅素TBil及血漿氨等肝功能各項指標的改善明顯,與A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D組大鼠肝功能各項指標下降速率最快,改善效果最明顯,較B、C及E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治療組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在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方面,D組大鼠的改善情況較其他各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各治療組也有一定的改善,但與A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從肝臟組織病理評分結果可以看出,D組大鼠肝臟損傷程度明顯減輕,較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各治療組也有一定的減輕,但與A組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細胞增殖結果表明,B、C、D及E組大鼠細胞增殖明顯增多,較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D組有更多的增殖數(shù)目,較B、C及E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治療組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結論:大黃能夠改善肝臟炎癥內(nèi)環(huán)境,促進MSCs移植后細胞增殖,提高MSCs移植的治療效果。中劑量的大黃聯(lián)合MSCs移植治療,對肝衰竭大鼠肝損傷病理學改變、肝功能各項指標及炎癥因子水平改善效果更為明顯。大黃和MSCs的聯(lián)合治療可以促進肝衰竭導致的肝損傷后的肝細胞再生和修復,對于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治療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大黃提取物 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 細胞移植 急性肝衰竭 炎癥環(huán)境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575.3
【目錄】:
- 目錄5-7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前言11-13
- 第一章 理論研究13-34
- 1. 現(xiàn)代醫(yī)學對急性肝衰竭的認識進展13-24
- 1.1 定義和分類13
- 1.2 病因和發(fā)病機制13-14
- 1.3 臨床表現(xiàn)及診斷14-15
- 1.4 治療15-24
- 2. 中醫(yī)理論24-34
- 2.1 病名研究24
- 2.2 病因病機認識24-25
- 2.3 辯證分型25
- 2.4 治療25-27
- 2.5 中醫(yī)藥對SIRS的干預27-30
- 2.6 大黃的研究30-34
- 第二部分 實驗研究34-46
- 實驗一 實驗動物模型的制備34-38
- 1. 材料與方法34-35
- 1.1 材料34
- 1.2 方法34
- 1.3 統(tǒng)計學處理34-35
- 2. 結果35
- 2.1 一般觀察35
- 2.2 生化檢查35
- 2.3 組織病理檢查35
- 3. 討論35-38
- 實驗二 大黃提取物聯(lián)合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移植對急性肝衰竭治療作用的實驗研究38-46
- 1. 材料與方法38
- 1.1 實驗動物38
- 1.2 儀器及試劑38
- 2. 實驗方法38-42
- 2.1. 密度梯度離心+貼壁篩選分離培養(yǎng)大鼠MSCs38-39
- 2.2 流式細胞儀鑒定MSCs39
- 2.3 大黃提取物的制備39
- 2.4 實驗動物的分組及處理39-40
- 2.5 標本采集及處理40
- 2.6 觀察指標及檢測方法40-42
- 2.7 統(tǒng)計學分析42
- 3. 結果42-46
- 3.1 MSCs形態(tài)學特征42
- 3.2 MSCs表而標志鑒定42
- 3.3 各組大鼠一般狀況及行為學變化42-43
- 3.4 各組大鼠的生存情況43
- 3.5 各組大鼠的肝功能水平43
- 3.6 各組大鼠血清IL-1及TNF-a情況43-44
- 3.7 大鼠肝組織病理學改變情況44-45
- 3.8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45-46
- 第三部分 結論46-50
- 參考文獻50-62
- 附錄62-66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66-67
- 致謝6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偉,袁媛,何龍泉,徐芳;清開靈注射液對高血壓腦出血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的干預作用[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5年05期
2 王融冰;王憲波;孫鳳霞;江宇泳;周桂琴;孫靜媛;吳云忠;;解毒涼血法治療慢性乙型重型肝炎[J];北京中醫(yī)藥;2008年02期
3 李晶瀅;過建春;姚鵬;田一梅;勾春燕;張佳瑩;李秀惠;;益氣養(yǎng)陰方法治療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臨床分析[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1年06期
4 劉政芳;潘晨;張元芬;林恢;陳瑋;李芹;;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臨床研究[J];傳染病信息;2010年05期
5 周莉;陳立艷;馬英驥;段鐘平;;核因子κB亞基65及細胞色素C氧化酶-Ⅱ在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中的變化及意義[J];傳染病信息;2011年03期
6 齊荔紅,劉曄,史寧,桂敏,章越凡,陳萬生,張珉,張俊平;大黃素對大鼠肝星狀細胞增殖和合成膠原的影響[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年10期
7 ;Antiviral therapy for 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hepatic failure[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09年01期
8 廖振武;;通腑涼血解毒法為主治療慢性乙型重型肝炎30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07年06期
9 焦河玲,黃兆勝,賈建功;大黃素對四氯化碳損傷原代培養(yǎng)大鼠肝細胞的保護作用[J];河南中醫(yī);2000年05期
10 田珊;張建中;;藥物性肝損傷的易感因素及臨床特征[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9年18期
,本文編號:7464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746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