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外組蛋白對小鼠腸粘膜屏障影響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細胞外組蛋白對小鼠腸粘膜屏障影響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細胞外組蛋白 腸屏障 膿毒癥 緊密連接 二胺氧化酶 腸型脂肪酸結合蛋白 內毒素
【摘要】:目的:研究細胞外組蛋白對小鼠腸粘膜屏障的影響及干預價值。方法:選野生型C57BL/6小鼠20只,10只對照組,10只實驗。將細胞外組蛋白(Extracellular histones)以50mg/kg的濃度經(jīng)尾靜脈注射入實驗組小鼠體內,將等量生理鹽水注入對照組小鼠體內,3h后采集血液標本及腸組織標本,通過光鏡及透射電鏡對腸粘膜組織形態(tài)進行觀察,Western blot檢測緊密連接相關蛋白(ZO-1、occludin、Claudin-1)表達量,通過ELISA方法檢測血漿二胺氧化酶(DAO)及腸型脂肪酸結合蛋白(I-FABP)含量,通過鱟試驗測定血漿中內毒素的含量。結果: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小鼠病理學觀察腸粘膜損傷明顯,緊密連接破壞,緊密連接相關蛋白表達量均有所降低,血漿DAO、I-FABP和內毒素含量均明顯升高。結論:細胞外組蛋白破壞了小鼠腸粘膜屏障的完整性,是導致膿毒癥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對細胞外組蛋白進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今后以其為靶點對膿毒癥等臨床疾病提供新的治療方案。
【關鍵詞】:細胞外組蛋白 腸屏障 膿毒癥 緊密連接 二胺氧化酶 腸型脂肪酸結合蛋白 內毒素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459.7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6
- 縮略詞表6-10
- 前言10-12
- 第一章 文獻綜述12-19
- 1.1 EH的定義與功能12-13
- 1.2 EH是一種新發(fā)現(xiàn)的內源性損傷相關模式分子13-14
- 1.3 EH與膿毒癥及其復雜的發(fā)病機制密切相關14-15
- 1.4 EH可導致腸道屏障功能受損通透性增加15-16
- 1.5 Rho-ROCK-MLCK信號通路與腸道屏障通透性增加密切相關16-18
- 1.6 展望18-19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19-33
- 2.1 技術路線19
- 2.2 材料19-23
- 2.3 方法23-32
- 2.4 統(tǒng)計學分析32-33
- 第三章 結果33-37
- 3.1 腸粘膜組織形態(tài)學變化33-34
- 3.2 腸粘膜組織緊密連接結構相關蛋白表達的Western blot檢測34-36
- 3.3 血漿二胺氧化酶、腸型脂肪酸結合蛋白、內毒素測定36-37
- 第四章 討論37-45
- 4.1 腸黏膜屏障功能的構成及防御機制37-39
- 4.2 手術創(chuàng)傷對于腸黏膜屏障的影響39-41
- 4.3 對緊密連接進行電鏡觀察和緊密連接蛋白Western blot檢測的意義41
- 4.4 血清腸型脂肪酸結合蛋白(I—FABP)測定對腸屏障功能影響的意義41-42
- 4.5 血漿內毒素(ET)測定對腸屏障功能影響的意義42-43
- 4.6 血漿二胺氧化酶(DAO)測定對腸屏障功能影響的意義43-45
- 第五章 結論45-46
- 參考文獻46-50
- 致謝50-51
- 作者簡介5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曉玉,周道銀,凌勵,李翔宇,朱淮民;從腸粘膜中查出血吸蟲卵1例[J];上海醫(yī)學檢驗雜志;2003年06期
2 石慧琳;應激對腸粘膜屏障功能影響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消化系疾病分冊);2003年03期
3 陳德昌,景炳文,楊興易,張翔宇;大黃對腸粘膜屏障保護作用的機制探討[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1996年08期
4 楊建東,景炳文,陳德昌;大黃對腸粘膜屏障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急癥;1998年03期
5 楊希山;周殿元;馮福才;吳國渡;楊利生;潘德壽;萬田謨;沈俊卿;;國人回腸粘膜的組織學研究[J];解剖學雜志;1987年01期
6 徐國良;潘令嘉;孫勇;張秀榮;;腸粘膜細菌培養(yǎng)診斷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價值[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雜志;1999年01期
7 房林,薛崇德,周以明;精氨酸對腸粘膜屏障功能的影響[J];華夏醫(yī)學;2000年02期
8 徐支農;套入式胰腸粘膜、粘膜吻合在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9期
9 ;腸粘膜壓片中血吸蟲卵形態(tài)觀察在診斷上的應用[J];江蘇醫(yī)藥;1977年05期
10 Cooke HJ ,唐萬春;腸粘膜的神經(jīng)生物學(上)[J];國外醫(yī)學(消化系疾病分冊);198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桂芳;;腸粘膜活檢及臨床意義[A];湖北省抗癌協(xié)會腫瘤病理專業(yè)委員會學術年會資料(2011)[C];2011年
2 陳德昌;景炳文;楊興易;張翔宇;;大黃對腸粘膜屏障保護作用的機理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學會第六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6年
3 李寧;黎介壽;李幼生;朱維銘;任建安;汪志明;王新波;;特定營養(yǎng)物質對腸粘膜屏障作用的研究[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4 郭力;劉承榮;劉正玉;熊愛兵;鄭福榮;丁爾英;謝興乾;廖顏;;中藥對燙傷大鼠腸粘膜屏障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燒傷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7年
5 陳德昌;景炳文;;大劑量維生素C對腸粘膜屏障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第五次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4年
6 劉遠梅;胡月光;孫有成;;黃芪對幼兔腸缺血-再灌注腸粘膜屏障的保護作用[A];貴州省醫(yī)學會小兒外科分會第四屆第二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7 杜丹;方立超;陳丙波;魏泓;;嗜酸乳桿菌合生元對抗生素相關腹瀉大鼠腸粘膜屏障的保護作用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8 白曉東;粟永萍;;燒傷后局部腸粘膜免疫屏障變化的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燒傷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7年
9 劉寶華;于亞新;李海峰;孫明莉;劉曉亮;;烏司他丁對重癥急性胰腺炎腸粘膜屏障的保護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第十六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10 黃永坤;蒙燁;張瑛;劉梅;張峻;趙亞玲;熊晶晶;;大劑量甲氨蝶呤化療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腸粘膜屏障的測定及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七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麥迪信;COX-2有助于維持腸粘膜完整性[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2年
2 張中橋;AP致腸屏障損害研究有成果[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3 谷峰;癌癥病人為何易腹瀉?[N];大眾衛(wèi)生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王中秋;腸上皮細胞Syndecan-1在維持腸粘膜屏障中的作用及機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陳德昌;大黃對腸源性膿毒癥防治的基礎與臨床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3年
3 趙秋潔;乳汁球微粒表皮生長因子8在潰瘍性結腸炎發(fā)病機制中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4 欒正剛;高遷移率族蛋白B1在重癥急性胰腺炎內皮細胞活化及腸粘膜損害中的作用[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9年
5 付妤;Th細胞在IBS和IBD中的表型改變[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6 趙媛;Rho激酶及其異構體在腸炎及腸粘膜屏障功能損傷中的作用及機制[D];復旦大學;2012年
7 王尊松;尿毒癥患者腸粘膜屏障功能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科;腸缺血再灌注刺激下GSNO在調控腸粘膜屏障功能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年
2 許超;MBL在內毒素刺激條件下對腸粘膜屏障功能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年
3 王昕;細胞外組蛋白對小鼠腸粘膜屏障影響的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4 韓國達;化療期間大黃對腸粘膜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7年
5 劉勇;腸缺血再灌注條件下腎上腺髓質素對腸粘膜屏障功能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4年
6 劉海濤;加味參苓白術散對腹部術后保護腸粘膜屏障功能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7 王祖平;腸粘膜屏障功能在兒童過敏性紫癜病理機制中的作用[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2年
8 駱建軍;大黃對膿毒癥患者腸道黏膜通透性的影響[D];浙江大學;2005年
9 王宏宇;腸愈寧顆粒對活動期潰瘍性結腸炎(大腸濕熱型)患者腸粘膜中的白介素-1、白介素-8影響的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10 楊吉榮;復合膳食纖維對急性重癥胰腺炎大鼠腸粘膜屏障功能影響[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5304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530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