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初探
本文關(guān)鍵詞: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初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文通過對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教學內(nèi)容以及文化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分析,論述了文化教學和語言教學的關(guān)系、文化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地位,提出了一些文化教學的方式方法,強調(diào)了文化教學的重要性,重申了文化教學不能超越語言教學的地位,而應(yīng)是一種輔助、補充,有利于語言教學,不能沖擊沖淡語言教學。反對那種為文化而文化和完全忽視文化的觀點和做法。
【作者單位】:
【關(guān)鍵詞】: 文化教學 對外漢語教學 語言教學 學習漢語 交際能力 外國學生 語言學習 風俗習慣 美國大學 興趣
【分類號】:H195
【正文快照】: 一、外國學生學習漢語的基本情況根據(jù)中國教育部方面2005年的統(tǒng)計顯示,除中國人外,目前世界上通過各種方式學習漢語的人已超過3000萬,100個國家2300余所大學在教授中文。在東南亞地區(qū),學習漢語的人數(shù)有160萬,漢語教師近2萬人。開設(shè)漢語課程的大學為102所,中小學有2500所,人數(shù)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英;;對外漢語文化因素與文化知識教學研究[J];漢語學習;2006年06期
2 胡世芳;中外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語言的運用[J];前沿;2005年11期
3 戚雨村;語言對比和文化對比[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2年05期
4 袁新;跨文化交際與對外漢語教學[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3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袁文彬;翻譯研究的語篇分析模式及其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2 雷紅;意象圖式和隱喻的非命題意義[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3 易敏;在對譯與比較中觀察漢語詞義系統(tǒng)[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4 王揚;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原則[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5 任榮;流行語背后的語言經(jīng)濟學[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6 劉國輝,王君;論索緒爾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原則[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7 馮憲光;《文心雕龍》的符號學問題[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8 蔣艷;段于蘭;;論語義構(gòu)成成分分析法分析英語一詞多義現(xiàn)象[J];重慶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9 王俊;哲學終結(jié)的三個歷史維度及其隱喻性內(nèi)涵——哲學終結(jié)問題的歷史清理與實質(zhì)探析[J];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10 王超杰;王曼華;閻一渡;;WPBL教學模式的構(gòu)成要素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何小菲;;“雜交性”策略在跨文化符碼中的運用及受眾的解讀——北京奧運會吉祥物案例研究[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Ⅱ)[C];2006年
2 周頻;;在學習詞典中采用語義網(wǎng)絡(luò)凸顯語詞意義[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6屆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5年
3 周紅紅;;外來詞的界定[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吳校華;;漢語象聲詞理據(jù)初探[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李嘉郁;;華文教育五題[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6 孟柱億;;韓漢孿生詞對漢語學習的影響[A];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元剛;英漢詞語文化語義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孫燕;后現(xiàn)代主義與反闡釋理論[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3 O-知音;俄語人稱范疇的文化認知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4 陶健敏;漢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法體系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田星;羅曼·雅各布森詩性功能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6 安麗哲;從“遺產(chǎn)”中解讀長角苗服飾文化[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7年
7 孟凡玉;假面真情[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7年
8 喬穎;趨向“他者的翻譯”[D];河南大學;2007年
9 程小娟;圣經(jīng)漢譯中“God”的翻譯討論及接受[D];河南大學;2007年
10 焦雨虹;消費文化與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都市小說[D];復旦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譚蒂;高中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發(fā)展的跨文化詞語障礙及其對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徐亞麗;英漢數(shù)字習語對比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3 王斌華;文化習得與語言習得:跨文化的外語教學觀[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4 張彥群;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及原因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5 吳思聰;藝術(shù)語言辭里與辭面的不吻合性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李長娟;培養(yǎng)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7 朱愛秀;對我國跨文化交際研究的重新認識[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趙薇;Kramsch的多元互動觀與我國的語言文化教學[D];中國海洋大學;2004年
9 于紅霞;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批判法[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10 于桂勃;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陳天祥;文化語言學的興起及其后示[J];德州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2 折鴻君;試論外語教學與文化教學[J];甘肅高師學報;2001年04期
3 劉芝琳,王瑞芝;外語教學中文化背景知識傳授的思考[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年S1期
4 束定芳;語言與文化關(guān)系以及外語基礎(chǔ)階段教學中的文化導入問題[J];外語界;1996年01期
5 賀群;試對比分析對外漢語與少數(shù)民族漢語文化教學與研究[J];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漢文);2001年04期
6 吳國華;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干擾問題[J];外語學刊;1990年03期
7 劉雙;文化因素在詞匯理解中的作用[J];外語學刊;1995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杰;巴黎法語協(xié)會的教師培訓班和假期教學法進修班簡介[J];國外外語教學;1981年03期
2 張道一;新中國對外國人進行漢語教學的三十二年[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2年03期
3 Sh.G.H.;中國對外漢語教學研究會籌備會在北京語言學院舉行[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2年03期
4 呂文華;談結(jié)果補語的意義[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2年03期
5 楊石泉 ,宋希仲;詞組的結(jié)構(gòu)與語法教學[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2年03期
6 陳晨;;從對外漢語教學看文字改革[J];語文建設(shè);1982年03期
7 呂必松;談?wù)剬ν鉂h語教學的性質(zhì)和特點[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3年02期
8 施光亨;外語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3年02期
9 常敬宇;現(xiàn)代漢語詞的語義域[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3年02期
10 ;中國教育學會對外漢語教學研究會章程[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志江;;關(guān)于語文辭書詞性標注的探討[A];中國辭書學文集[C];1998年
2 陳Y,
本文編號:3536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53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