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學習興趣的現(xiàn)狀調查及其培養(yǎng)策略研究
1、緒論
學校作為社會的公共教育主體部門是不能推脫自己的責任的,畢竟兒童入學之后科學興趣也在迅速流失,原因又在哪里呢?由于中國的教育理念還沒有真正的、全面的更新,加上政府對兒童科學啟蒙的基礎教育重視不足,越是低年齡階段的教育投入越少,教學要求越低,教師素質相應也越低,正是這種教育政策引導不足,導致兒童基礎教育質量不可靠,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相對落后,扼殺兒童學習興趣和科學興趣的教學方式普遍存在,教師主動培養(yǎng)兒童科學興趣的意識薄弱,中學教育也主要是依賴學習難度和競爭壓力將知識灌輸給學生,科學興趣培養(yǎng)不足,抹殺有余。我們自身的學生經(jīng)歷也驗證著一點,中國學校的學生,年級越高學生舉手提問和回答問題的越少,大學的最少了。我國教師不太注重興趣培養(yǎng),許多教師只告訴學生"就是這樣","哪有那么多為什么","記住再說",后自己大了就知道了"等作為口頭禪和說辭,不斷打擊著學生的自信心和興趣,扼殺著那本已不多的好奇心,我國的廣大教師也許扼殺過許多諾貝爾獎獲得者和偉大的科學家、哲學家、思想家,而只有常思考的教師才能意識到這一點,大多數(shù)教師是沒有這種意識的。
......
2、興趣概述
2.1有關概念的界定
不同的學者對教學策略的概念認識有所不同。美國教育家史密斯把教學策略描述為教學內容的總部署,是教師控制學生行為總方向的方法。史密斯將教學策略分為兩類,即內容限制性策略和限制性策略。內容限制性策略注重師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由教師控制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行為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非內容限制性策略強調師生之間的關系,具體地包括課堂教學策略、課堂管理策略、師生間和學生間的合作策略等等。張大均等以在《試論教學策略的基本涵義及其制定的依據(jù)》一文中認為教學策略是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特定教學情景中完成教學目標和適應學生認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學程序計劃和采取的教學實施措施。這一概念更為具體明確,并突出了教學策略的個性化以及適應性要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因材施教。不過兩者都強調了教學策略的目的性,都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而存在。
2.2興趣的分類
人的興趣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側面有不同的分類。從興趣的肉容來看,可分為物質興趣和精神興趣;從興趣的傾向性來看,可以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從興趣的廣度來看,可分為廣闊興趣和中心興趣。物質興趣是人們對服裝、飲食、房屋、汽車等物質生活用品產(chǎn)生的興趣。精神興趣是指人們對精神財富的渴望,如琴棋書畫等。直接興趣是人們對事物或活動本身感到需要而產(chǎn)生的興趣。就生物學習而言是指對生物學習過程產(chǎn)生興趣。間接興趣是指人們對事物或活動本身不感興趣,但對其未來結果感到需要而產(chǎn)生的興趣。例如:有的高中生對英語本身不感興趣,但是由于英語是高考的必考科目,為了考上好的大學,有一個好的未來,雖然對學習英語本身沒有興趣,但出于學好英語會產(chǎn)生其它的效益而言,他會要求自己克服困難,學好英語。廣闊的興趣就是對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動都感興趣。如一個學生不僅對生物學科感興趣,而且對物理、化學、數(shù)學也有興趣。興趣是指在廣闊興趣的基礎上,對某一方面的事情或活動有極其濃厚而穩(wěn)定的興趣。比如某人喜歡運動,而他特別鐘情于羽毛球運動,這是他的最愛,羽毛球運動就屬于他的興趣。
3、高中理科生生物學習興趣的現(xiàn)狀調查.......15
3.1生物學習興趣現(xiàn)狀問卷調查.......173.2生物學習現(xiàn)狀調查結果.......17
3.3調查結果的總結與分析.......32
3.4問題的原因分析.......35
4、培養(yǎng)高中生生物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41
4.1趣味性教學內容的開發(fā)與利用策略.......41
4.2教學形式的趣味性設計策略.......52
4.3積極學習情緒的激發(fā)與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策略.........58
結語.......65
4、培養(yǎng)高中生生物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
4.1趣味性教學內容的開發(fā)與利用策略
當然,趣味性教學內容不可能也不應該替代生物教學的核心知識內容,這類內容是進行有限的、因地制宜的開發(fā)利用,作為核心教學內容的補充和拓展,最關鍵的是趣味性教學內容必須與核心教學內容或學生成長需要有關,而且教師要強調這種關系或需要,這樣才能在不偏離教學主題和重心的條件下激發(fā)興趣。完全與教學內容或學生成長需要無關的趣味性內容筆者是不支持加入教學內容的,比如有教師為了活躍教學氛圍而估計加入完全無關的笑話或故事,看似活躍了教學氣氛,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實際上是偏離了教學重心,淡化了核心教學內容,學生感興趣的不是核心教學內容而是與之無關的笑話或故事,因此學生的學科學習興趣沒有真正提高。這類情況的具體表現(xiàn)就是學生下課之后只記得那個有趣而無意義的笑話或故事,而且爭相討論,而真正的核心教學內容忘得一干二凈顯得無關緊要,這種課堂是失敗的。如果教師講的笑話或故事與核如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有關,那就另當別論了,這種情況在下面要研究的教學形式的趣味性設計有所涉及,屬于知識趣味化處理技巧。下面對趣味性教學內容進行有側重的分析研究。4.2教學形式的趣味性設計策略
教材中不可能所有的知識都是直觀有趣的,而且多數(shù)核心的知識內容顯得并不是那么有趣,教師應該如何應對。其實知識的趣味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知識的呈現(xiàn)形式,如果顯得呆板無聊的知識通過合適的表達、展示形式完全可以變得有趣。生物課堂的無聊呆板往往不是簡單的因為生物知識的無趣,而是因為生物教師教學形式的趣味性設計意識和能為不足,這才是問題所在。在教學形式的趣味性設計方面,筆者總結梳理了以下幾種具體方式:知識趣味化、思維啟發(fā)、活動姐織、探究式教學、小組制的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科學運用、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恰當使用。下面分別進行論述。.....
結語
高中是生物學習的關鍵時期,本文以高中階段的理科生作為研究對象,作者對所教學校的三個年級理科生生物學習興趣現(xiàn)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表面,大多數(shù)學生認可生物學習的重要性,認同學習興趣與學習成績成正相關,認為學習興趣與任課教師相關。取得好成績是理科生學習生物的主要學習動機,但很少理科生將生物作為最喜歡的學科,教學方式呆板、教學內容枯燥是影響生物學習興趣的主要教學因素,成績差、不理解是打擊學習興趣的主要學習因素。多數(shù)學生不是喜歡生物實驗活動,但實施過少,學生普遍對生命科學史內容和現(xiàn)代生物科技感興趣,但是涉及不足。學生多數(shù)認為自身科學鑒別能力較強,但是社會大眾普遍不足。高中生性教育、生命教育嚴重不足,缺乏足夠的重視。針對調查結果,作者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梳理,并從四個方面分析了問題的原因,分別是學生因素、教師因素、教學環(huán)境因素和家庭因素。但是考慮到教師自身對其他因素影響有限,所以只從教師可以左右的自身因素進行研究,作者結合理論和一線實踐提出了培養(yǎng)高中生生物學習興趣的11種教學策略,包括教師感染、愛屋及烏、思維啟發(fā)、學法指導、學習激勵、實驗動手、科學史話、STS教育、教學手段和工具的合理利用、成績保障和生命教育。
........
參考文獻(略)
,
本文編號:1487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shuzhibaogao/148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