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量詞“個”與越南語“Chi(?)c,cái”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5 09:44
現(xiàn)代漢語和越南語的量詞既有一定的一致性,又有不少區(qū)別。越南學生在漢語學習過程中,由于沒有掌握好二者的異同,所以他們在使用現(xiàn)代漢語量詞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皞”和“chi c,cái”分別是現(xiàn)代漢語和越南語使用范圍最廣、頻率最高的量詞,關于二者的異同關系,目前尚無系統(tǒng)性的研究成果,這為越南學生更好地習得“個”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文主要對現(xiàn)代漢語量詞“個”與越南語量詞“chi c,cái”展開對比研究,并在此基礎上,結合越南學生習得“個”的偏誤,做一些教學策略上的探討。本文的主要內容如下:(一)介紹漢語和越南語量詞的概念及相關研究現(xiàn)狀,說明本論文的選題緣由與意義、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語料來源。(二)現(xiàn)代漢語量詞“個”與越南語“chi c,cái”的對比研究,從使用范圍、結構形式、句法功能三個方面,分析二者的異同。在使用范圍上,具體分析了三種情況:一是漢語量詞“個”與越南語“chi c,cái”都可以使用和都不能使用的情況;二是只能用漢語量詞“個”不能用越南語“chi c,cái”的情況;三是只能用越南語“chi c,cái”不能用漢語量詞“個”的情況。結構形式上,主要...
【文章來源】:湖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本論文相關的已有研究概況
1.1.1 漢語量詞研究綜述
1.1.2 越語量詞研究狀況
1.1.3 漢越量詞的對比研究
1.2 本文研究意義
1.3 本研究的對象、方法及語料來源
1.3.1 研究的對象及方法
1.3.2 語料來源
第二章 現(xiàn)代漢語量詞“個”與越南語“chi c,cái””的使用范圍對比
2.1 漢語量詞“個”的使用范圍
2.1.1 只能用“個”來稱量的情況
2.1.2 不能用“個”來稱量的情況
2.1.3 “個”用于可用其它量詞稱量的情況
2.2 越南語量詞“chi c,cái”的使用范圍
2.2.1 只能用量詞“chi c,cái”來稱量的情況
2.2.2 不能用量詞“chi c,cái”來稱量的情況
2.2.3 “Chi c,cái”用于可用其他量詞稱量的情況
2.2.4 “Chi c”和“cái”使用范圍的異同
2.3 現(xiàn)代漢語量詞“個”與越南語“chi c,cái”的使用范圍對比
2.3.1 漢量詞“個”與越南語“chi c,cái”都可以使用的情況對比
2.3.2 漢語量詞“個”與越南語“chi c,cái”都不能使用的情況對比
2.3.3 只能用漢語量詞“個”不能用越南語“chi c,cái”的情況
2.3.4 只能用越南語“chi c,cái”,不能用漢語量詞“個”的情況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現(xiàn)代漢語量詞“個”與越南語“chi c,cái”的結構形式對比
3.1 重疊形式對比
3.2 省略形式對比
3.2.1 省略數(shù)詞“一”形式對比
3.2.2 省略名詞形式對比
3.2.3 省略量詞形式對比
3.3 跟動作組合相關形式對比
3.3.1 跟少數(shù)動詞結合形式對比
3.3.2 “動+‘個’+賓”形式對比
3.3.3 “動+個+(得)+動、形”形式對比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現(xiàn)代漢語量詞“個”與越南語“chi c,cái”的句法功能對比
4.1 充當定語比較
4.2 充當主語比較
4.3 充當謂語比較
4.4 充當狀語比較
4.5 充當補語比較
4.6 充當賓語比較
4.7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越南學習者量詞“個”的使用偏誤分析及教學思考
5.1 調查問卷的設計
5.2 越南學生量詞“個”的使用偏誤分析
5.2.1 偏誤類型
5.2.2 偏誤原因
5.3 教學思考
5.3.1 對越南學生量詞“個”教學的幾點思考
5.3.2 對越南學生量詞“個”教學芻議
5.4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A 問卷調查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個:從量詞到助詞[J]. 王立群. 周口師范學院學報. 2007(03)
[2]從量詞到助詞——量詞“個”語法化過程的個案分析[J]. 張誼生. 當代語言學. 2003(03)
[3]淺議“數(shù)+形+量+名”結構[J]. 嚴小香. 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02)
[4]現(xiàn)代漢語的量詞短語與量詞式結構[J]. 盛林. 世界漢語教學. 2003(02)
[5]量詞“個”的使用泛化管見[J]. 王志芳. 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2(02)
[6]漢語量詞“個”的虛化特點[J]. 周明強. 語文學刊. 2002(01)
[7]量詞與數(shù)詞、名詞的扭結[J]. 李宇明!430070.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0(03)
[8]“個”的非量詞用法及其詞性[J]. 王志武. 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9(03)
[9]名量詞的修辭功能[J]. 葛天成. 修辭學習. 1994(01)
[10]量詞的修辭作用[J]. 張向群. 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7(04)
碩士論文
[1]漢語和越語名量詞對比研究[D]. 潘氏垂安(PHAN THI THUY AN).云南師范大學 2007
[2]漢越語個體量詞語義語法特征比較研究[D]. 阮氏玉河.廣西師范大學 2007
[3]漢日量詞比較研究[D]. 許玉嶺.天津師范大學 2007
[4]現(xiàn)代漢語和越南語數(shù)量短語比較研究[D]. 阮春面.華中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37405
【文章來源】:湖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本論文相關的已有研究概況
1.1.1 漢語量詞研究綜述
1.1.2 越語量詞研究狀況
1.1.3 漢越量詞的對比研究
1.2 本文研究意義
1.3 本研究的對象、方法及語料來源
1.3.1 研究的對象及方法
1.3.2 語料來源
第二章 現(xiàn)代漢語量詞“個”與越南語“chi c,cái””的使用范圍對比
2.1 漢語量詞“個”的使用范圍
2.1.1 只能用“個”來稱量的情況
2.1.2 不能用“個”來稱量的情況
2.1.3 “個”用于可用其它量詞稱量的情況
2.2 越南語量詞“chi c,cái”的使用范圍
2.2.1 只能用量詞“chi c,cái”來稱量的情況
2.2.2 不能用量詞“chi c,cái”來稱量的情況
2.2.3 “Chi c,cái”用于可用其他量詞稱量的情況
2.2.4 “Chi c”和“cái”使用范圍的異同
2.3 現(xiàn)代漢語量詞“個”與越南語“chi c,cái”的使用范圍對比
2.3.1 漢量詞“個”與越南語“chi c,cái”都可以使用的情況對比
2.3.2 漢語量詞“個”與越南語“chi c,cái”都不能使用的情況對比
2.3.3 只能用漢語量詞“個”不能用越南語“chi c,cái”的情況
2.3.4 只能用越南語“chi c,cái”,不能用漢語量詞“個”的情況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現(xiàn)代漢語量詞“個”與越南語“chi c,cái”的結構形式對比
3.1 重疊形式對比
3.2 省略形式對比
3.2.1 省略數(shù)詞“一”形式對比
3.2.2 省略名詞形式對比
3.2.3 省略量詞形式對比
3.3 跟動作組合相關形式對比
3.3.1 跟少數(shù)動詞結合形式對比
3.3.2 “動+‘個’+賓”形式對比
3.3.3 “動+個+(得)+動、形”形式對比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現(xiàn)代漢語量詞“個”與越南語“chi c,cái”的句法功能對比
4.1 充當定語比較
4.2 充當主語比較
4.3 充當謂語比較
4.4 充當狀語比較
4.5 充當補語比較
4.6 充當賓語比較
4.7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越南學習者量詞“個”的使用偏誤分析及教學思考
5.1 調查問卷的設計
5.2 越南學生量詞“個”的使用偏誤分析
5.2.1 偏誤類型
5.2.2 偏誤原因
5.3 教學思考
5.3.1 對越南學生量詞“個”教學的幾點思考
5.3.2 對越南學生量詞“個”教學芻議
5.4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A 問卷調查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個:從量詞到助詞[J]. 王立群. 周口師范學院學報. 2007(03)
[2]從量詞到助詞——量詞“個”語法化過程的個案分析[J]. 張誼生. 當代語言學. 2003(03)
[3]淺議“數(shù)+形+量+名”結構[J]. 嚴小香. 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02)
[4]現(xiàn)代漢語的量詞短語與量詞式結構[J]. 盛林. 世界漢語教學. 2003(02)
[5]量詞“個”的使用泛化管見[J]. 王志芳. 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2(02)
[6]漢語量詞“個”的虛化特點[J]. 周明強. 語文學刊. 2002(01)
[7]量詞與數(shù)詞、名詞的扭結[J]. 李宇明!430070.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0(03)
[8]“個”的非量詞用法及其詞性[J]. 王志武. 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9(03)
[9]名量詞的修辭功能[J]. 葛天成. 修辭學習. 1994(01)
[10]量詞的修辭作用[J]. 張向群. 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7(04)
碩士論文
[1]漢語和越語名量詞對比研究[D]. 潘氏垂安(PHAN THI THUY AN).云南師范大學 2007
[2]漢越語個體量詞語義語法特征比較研究[D]. 阮氏玉河.廣西師范大學 2007
[3]漢日量詞比較研究[D]. 許玉嶺.天津師范大學 2007
[4]現(xiàn)代漢語和越南語數(shù)量短語比較研究[D]. 阮春面.華中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374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2937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