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認知語言學角度對比研究漢法情感隱喻“喜悅”
發(fā)布時間:2021-09-09 18:24
從上世紀中葉開始隱喻的研究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它的修辭效果,更多的是它的認知意義。人們通過使用隱喻,用理解一個概念的思維方式去理解另一個概念,從而達到準確描述而又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隱喻已經(jīng)是一種思維方式。本文中,筆者通過對比法語和漢語中表述"喜悅"的隱喻表達,分析二者的共同點和差異之處,用以證明認知和語言是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關系,隱喻同時作為語言表達方式和認知手段,就是最好的證據(jù)。
【文章來源】:漢字文化. 2017,(14)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法語和漢語中對于情感“喜悅”的隱喻性描述的比較
(一) 法語 (Joie) 和漢語“喜悅”隱喻認知的共性分析
(二) 法漢語“喜悅” (Joie) 隱喻認知的個性分析
三、結論
【參考文獻】:
碩士論文
[1]法語背景漢語初級水平學生“V起來”結構的教學設想及策略研究[D]. 徐朦朦.上海外國語大學 2019
本文編號:3392567
【文章來源】:漢字文化. 2017,(14)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法語和漢語中對于情感“喜悅”的隱喻性描述的比較
(一) 法語 (Joie) 和漢語“喜悅”隱喻認知的共性分析
(二) 法漢語“喜悅” (Joie) 隱喻認知的個性分析
三、結論
【參考文獻】:
碩士論文
[1]法語背景漢語初級水平學生“V起來”結構的教學設想及策略研究[D]. 徐朦朦.上海外國語大學 2019
本文編號:33925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waiyufanyi/3392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