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漢俄社交稱謂語的差異
發(fā)布時間:2020-12-28 00:55
本文將社交稱謂進行漢俄對比,并將社交稱謂分為姓名稱謂、職務稱謂、通稱和零稱謂,從兩種語言最樸素的角度對社交稱謂語進行描寫和分析。也由此得出結論:社交稱謂語深受歷史、文化因素的影響,除此之外還與時代、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
【文章來源】:科教文匯(中旬刊). 2018年06期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漢俄社交稱謂語的差異
1.1 姓名稱謂
1.2 職務稱謂
1.2.1 職銜稱謂
1.2.2 職業(yè)稱謂
1.3 零稱謂
1.3.1 日常生活禮貌用語
1.3.2 不定指稱謂語
1.3.3 用肢體語言來代替稱謂語
2 漢俄社交稱謂語形成差異的原因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零稱謂”現(xiàn)象探微[J]. 許月燕.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04(07)
[2]俄漢稱謂語之差異及使用規(guī)則[J]. 劉春景. 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4(01)
[3]現(xiàn)代漢語稱謂系統(tǒng)與對外漢語教學[J]. 崔希亮. 語言教學與研究. 1996(02)
碩士論文
[1]試論漢語稱謂語的文化內(nèi)涵[D]. 劉薇.云南師范大學 2006
[2]英俄漢稱謂語對比研究[D]. 李春蓉.四川大學 2004
本文編號:2942828
【文章來源】:科教文匯(中旬刊). 2018年06期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漢俄社交稱謂語的差異
1.1 姓名稱謂
1.2 職務稱謂
1.2.1 職銜稱謂
1.2.2 職業(yè)稱謂
1.3 零稱謂
1.3.1 日常生活禮貌用語
1.3.2 不定指稱謂語
1.3.3 用肢體語言來代替稱謂語
2 漢俄社交稱謂語形成差異的原因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零稱謂”現(xiàn)象探微[J]. 許月燕.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04(07)
[2]俄漢稱謂語之差異及使用規(guī)則[J]. 劉春景. 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4(01)
[3]現(xiàn)代漢語稱謂系統(tǒng)與對外漢語教學[J]. 崔希亮. 語言教學與研究. 1996(02)
碩士論文
[1]試論漢語稱謂語的文化內(nèi)涵[D]. 劉薇.云南師范大學 2006
[2]英俄漢稱謂語對比研究[D]. 李春蓉.四川大學 2004
本文編號:29428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eyulunwen/2942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