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對投資力度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01 22:10
本文關鍵詞: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對投資力度的影響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時代演變和企業(yè)進程發(fā)展不僅促進了經濟繁榮也衍生了所有權和經營權的逐漸分離,委托代理問題應運而生。從近年來的國內外研究可以看出,所有者解決委托代理問題的方法主要以對管理者進行長期激勵為主,來縮小股東和管理者的目標差距。代理人通過分享所有者權益,將自身利益與公司長遠利益聯系在一起,縮小代理問題導致的利益差距,從而實現企業(yè)價值最大化。高管代表企業(yè)主體進行各種投資項目的長短期決策是提升企業(yè)整體收益的關鍵因素之一,也是促進現金流動的主要驅動力,但擁有投資決策權的管理者與擁有所有權的股東之間的委托代理和信息不對稱矛盾也會愈演愈烈,兩權分離導致的利益分歧會更加明顯,管理者在面對多項投資機會時會為了增加自身利益而進行逆向選擇,出現道德風險,使投資決策表現為投資不足或者投資過度。管理層股權激勵方案的設計和執(zhí)行對于高管行為指引和抑制兩權利益分歧效果明顯,并進一步影響管理層投資決策,對于解決代理問題,縮減代理成本具有深遠意義。為本文提供政策支持的研究背景為證監(jiān)會2005年12月31日出臺的《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及其他相關政策法規(guī)。文章采用實證研究方法對2006-2012年宣告實施股權激勵的深滬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強度、股權激勵方式和股權激勵有效期與企業(yè)投資決策的關系進行研究,試圖給正在或者將要實施股權激勵的企業(yè)在股權激勵方案設計和執(zhí)行及進一步的投資行為方面提供決策信息。首先,文章對研究背景和意義及研究方法進行了闡述,回顧了國內外相關文獻和理論基礎,并對股權激勵強度、投資力度等相關概念進行界定。其次,通過數據匯總分類對《辦法》出臺后股權激勵計劃在我國的應用實況和計劃實施后的投資狀況進行分析,發(fā)現:隨著各方面機制的成熟與完善股權激勵實施數量愈來愈多;激勵主體行業(yè)屬性明顯,以制造業(yè)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為主;股權激勵的公司體制性質分布呈“國退民進”之勢;中小企業(yè)成為股權激勵方案執(zhí)行主體的趨勢明顯;股權激勵強度趨于穩(wěn)定;在激勵方式分布方面,股票期權數量呈下降趨勢,限制性股票數量呈增長趨勢,混合激勵模式愈來愈受到青睞;定向增發(fā)以絕對比例優(yōu)勢成為激勵股票的首要來源;3-5年的短期有效期數量多于5-10年的長期有效期數量;宣告并執(zhí)行股權激勵后實物資產投資狀況總體呈現上漲之勢。然后,根據國泰安數據庫中關于樣本公司相關財務和治理數據的披露情況,對各目標數據進行搜集、匯總、整理和分析,將最終得到的數據帶入SPSS進行回歸。結果表明:股權激勵強度與投資力度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即股權激勵強度的增加能夠促進企業(yè)對于資產的投資力度;相比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對于投資力度的激勵效果更加明顯;5年以下的股權激勵有效期比5年以上的股權激勵有效期對于投資力度的激勵效果更強。最后,在參照實證研究結論的基礎上對股權激勵機制在我國企業(yè)中的應用實況提出相關改進對策,并通過分析文章局限性對未來進一步的研究進行展望。
【關鍵詞】:股權激勵 激勵有效期 投資力度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275;F272.92;F832.51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緒論10-15
-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義11-12
- 1.2 研究內容與方法12-14
- 1.2.1 研究內容12-14
- 1.2.2 研究方法14
- 1.3 研究創(chuàng)新14-15
- 2 文獻綜述15-22
- 2.1 國外研究文獻綜述15-17
- 2.1.1 股權激勵的相關研究15-16
- 2.1.2 公司投資的相關研究16-17
- 2.1.3 股權激勵與公司投資關系的相關研究17
- 2.2 國內研究文獻綜述17-20
- 2.2.1 股權激勵的相關研究17-19
- 2.2.2 公司投資的相關研究19
- 2.2.3 股權激勵與公司投資關系的相關研究19-20
- 2.3 文獻評述20-22
- 3 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22-26
- 3.1 相關概念22-24
- 3.1.1 投資力度22
- 3.1.2 股權激勵相關概念22-23
- 3.1.3 股權激勵方式23-24
- 3.2 股權激勵的理論基礎24-26
- 3.2.1 委托代理理論24
- 3.2.2 人力資本理論24-25
- 3.2.3 信息不對稱理論25
- 3.2.4 需求層次理論25-26
- 4 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與投資力度的現狀分析26-39
- 4.1 我國股權激勵的發(fā)展進程26
- 4.2 股權激勵的現狀分析26-34
- 4.2.1 股權激勵數量分析27
- 4.2.2 股權激勵行業(yè)分析27-28
- 4.2.3 股權激勵公司的體制分析28-29
- 4.2.4 實施主體層面分析29-30
- 4.2.5 股權激勵強度分析30-31
- 4.2.6 股權激勵方式分析31-32
- 4.2.7 激勵股票的來源統計32-33
- 4.2.8 股權激勵有效期分析33
- 4.2.9 我國股權激勵應用現狀特征小結33-34
- 4.3 投資力度的現狀分析34-39
- 4.3.1 股權激勵引起的實物資產投資變化34-38
- 4.3.2 實物資產投資增長原因分析38-39
- 5 研究設計與實證分析39-52
- 5.1 研究假設39-42
- 5.1.1 股權激勵強度與投資力度39
- 5.1.2 股權激勵方式與投資力度39-41
- 5.1.3 股權激勵有效期與投資力度41-42
- 5.2 研究設計42-45
- 5.2.1 樣本搜集和數據整理42
- 5.2.2 變量設計42-44
- 5.2.3 模型設計44-45
- 5.3 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45-52
- 5.3.1 描述性統計45
- 5.3.2 相關性檢驗45-46
- 5.3.3 回歸分析46-50
- 5.3.4 穩(wěn)健性檢驗50-52
- 6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52-56
- 6.1 研究結論52
- 6.2 政策建議52-55
- 6.3 研究局限性55-56
- 參考文獻56-59
- 在校期間發(fā)表的論文59-60
- 致謝6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志遠;毛淑珍;樂國林;;控股股東對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影響的實證分析[J];財貿研究;2008年01期
2 韓蔥慧;胡國柳;;股權集中度與會計信息質量相關性的實證研究[J];瓊州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3 劉華;鄭軍;;高新技術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與公司業(yè)績——基于自主創(chuàng)新的視角[J];會計之友(上旬刊);2010年12期
4 李垣;郭海;弋亞群;劉益;;股權集中度影響產品創(chuàng)新與學習導向[J];新財經;2011年08期
5 石勁磊;中外券商股權結構比較研究[J];貴州商專學報;2001年04期
6 張華,鄢華;企業(yè)股權集中度的決定因素[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7 鄭德s
本文編號:3397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byz/339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