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xiāng)公共交通價格成本補貼聯(lián)動機制框架研究
本文選題:城鄉(xiāng)公共交通 + 成本補貼。 參考:《價格理論與實踐》2014年05期
【摘要】:基于我國城鄉(xiāng)公共交通行業(yè)發(fā)展存在的障礙,本文闡述了城鄉(xiāng)公共交通價格成本補貼聯(lián)動機制的基本內容,并構建了具體的價格成本補貼聯(lián)動測算模型,以實際案例對測算模型的有效性進行了實證檢驗。
[Abstract]:Based on the obstac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n China,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linkage mechanism of the price cost subsidy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transportation, and constructs a specific model of the price cost subsidy linkage calculation, and proves the validity of the calculation model with practical cases.
【作者單位】: 長沙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湖南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交通運輸體系改善促進中部農村中心集鎮(zhèn)發(fā)展研究”(13BJY122)
【分類號】:F572.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霍婭敏;陳堅;何湘鋒;梁艷潔;;城鄉(xiāng)客運一體化公交線路補貼規(guī)模測算模型[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2 李建平;宋林;任國政;穆英林;;完善城市公交價格補貼機制的探討[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9年02期
3 李進;王欣妮;傅培華;;城市公共交通標準成本補貼機制研究——基于成本規(guī)制的角度[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2年04期
4 霍婭敏;陳堅;江玉林;;基于城鄉(xiāng)客運的多因素定價模型[J];鐵道運輸與經濟;2009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霍婭敏;陳堅;何湘鋒;梁艷潔;;城鄉(xiāng)客運一體化公交線路補貼規(guī)模測算模型[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2 安喬治;李建平;;政府購買城市公交服務的思路探討[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0年06期
3 郭鈺;;對城市公交服務價格免費政策的理性思考——從湖南省常寧市“免費公交”談起[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1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陳瑩;推動城市交通節(jié)能的財稅政策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3年
2 王永勝;城市公交成本、票價和補貼聯(lián)動機制研究[D];長安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魏利華;城市公交企業(yè)政策性虧損測算及補貼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高祥濤;城市公交財政補貼測算方法與激勵模型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張麗麗;長春市公共交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鞠志龍;城鄉(xiāng)一體化下的道路客運票制票價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5 周露;家電下鄉(xiāng)國家補貼方式和補貼對象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6 張靜;城鄉(xiāng)客運一體化條件下公共交通定價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7 張慧琴;城際公交票價制定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13年
8 葉樹峰;公交補貼測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瑞敏,楊新苗,史其信;國外城市公共交通財政補貼政策研究[J];城市發(fā)展研究;2002年03期
2 楊則海;城市公共交通的二重性與補貼機制研究[J];城市公共交通;2000年04期
3 張敏,歐國立;城市公共交通補貼問題分析[J];城市公共交通;2001年03期
4 錢璞;;建立我國城市公共交通的補貼機制[J];城市公用事業(yè);2008年02期
5 李明敏;方良平;;城市公共交通財政補貼方法的改進[J];城市公用事業(yè);2008年04期
6 張光遠;;國外支持公共交通優(yōu)先發(fā)展的政策評介[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6年08期
7 黃劍平;;關于公交低票價政策的幾點認識——深圳市實行公交低票價政策的實踐探索[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8年08期
8 吳小莉;;城市公共交通補貼機制探討[J];交通科技與經濟;2007年06期
9 霍婭敏;陳堅;江玉林;;基于城鄉(xiāng)客運的多因素定價模型[J];鐵道運輸與經濟;2009年02期
10 戴星;;浦東公交體制改革后政府補貼機制框架思路探討[J];交通與運輸;2009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本刊編輯部;世界公共交通簡訊[J];城市公用事業(yè);2004年02期
2 徐芳;;大城市交通擁擠收費理論與實踐淺析——從英國倫敦解決中心區(qū)域交通擁擠的實踐談起[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7年07期
3 蘇金花;;芻議香港的公共交通管理[J];北方經貿;2008年02期
4 孫光丞;吳祖峰;;生態(tài)文明背景下的公交一體化發(fā)展——以余慈中心城為例[J];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09年02期
5 周晶;李惠來;;1904年,中國公交元年——中國現(xiàn)代意義的公共交通在天津誕生[J];人民公交;2010年01期
6 賀易田;我國城市交通發(fā)展構想[J];綜合運輸;1994年07期
7 本刊編輯部;世界公共交通簡訊[J];城市公用事業(yè);1995年01期
8 陳建思;香港、法國城市公共交通發(fā)展狀況[J];交通企業(yè)管理;1996年02期
9 張奎福;眾說利弊話票價[J];城鄉(xiāng)建設;1997年03期
10 ;首屆公共交通國際聯(lián)會亞太區(qū)會議及展覽[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199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康明;劉麗亞;郭小培;;中國城市公共交通政策[A];中國巴士快速交通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尹合遠;陳瀅;;“公交優(yōu)先”對汕頭市公共交通發(fā)展的啟示[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6輯[C];2011年
3 湯士洪;;公共交通無形資產的確定和評估[A];中國建設會計學會第五次會議論文集[C];2000年
4 熊桂林;;公共交通線路運營統(tǒng)計模型[A];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2卷)[C];1993年
5 熊桂林;;公共交通線路運營的動態(tài)仿真優(yōu)化[A];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2卷)[C];1993年
6 閆常鑫;鄧凌云;陳光輝;;優(yōu)先發(fā)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A];構建和諧社會的城鄉(xiāng)規(guī)劃——2005年全省城鄉(xiāng)規(guī)劃論文競賽獲獎論文集[C];2005年
7 王國軍;;新世紀初上海地面公共交通發(fā)展方向及相關政策探索[A];新世紀中國城市公共交通現(xiàn)代化論壇論文集[C];2001年
8 王靜霞;;城市機動化與公共交通[A];新世紀中國城市公共交通現(xiàn)代化論壇論文集[C];2001年
9 盧松;;黃山市公共交通性能及其游客滿意度研究[A];2011《旅游學刊》中國旅游研究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10 胡楠;李志蘭;;借勢京津優(yōu)化發(fā)展廊坊公共交通[A];2010·中國·廊坊基于都市區(qū)輻射功能的京津廊一體化研究——同城全面對接暨京津廊經濟一體化學術會議論文[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成靜;公共交通以“公”為本[N];中國經濟導報;2006年
2 記者 童曙泉;奧運期間本市將組成24小時公共交通網(wǎng)[N];北京日報;2007年
3 民革昆明市委;借鑒成功經驗解決昆明交通擁堵[N];昆明日報;2009年
4 記者 何曉蓉;打造安全便捷全國一流的成都公交[N];成都日報;2009年
5 記者/陳潔娜 實習生/蔣曉達 通訊員/曹雪;穗干道公交將取法BRT[N];南方日報;2010年
6 記者 孫曉勝;北京市將不實行控制機動車總量[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7 本報記者 楊曄;省城公交能否加快轉變?[N];黑龍江日報;2010年
8 周煒;綠色出行呼喚人性化街道[N];西安日報;2008年
9 記者 董福軍 洪廈芳;莞城街道擬設港灣式公交站改善交通[N];東莞日報;2008年
10 本報評論員 劉文寧;“限行”何去何從是一道考題[N];工人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鏡;基于博弈分析的城市公共交通定價及補貼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2 孫文霞;公共交通系統(tǒng)規(guī)劃若干關鍵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3 王衛(wèi)華;基于產權分析的城市交通擁擠問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4 陳和;交通方式對城市郊區(qū)化模式的作用機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5 孫廣林;城市公共交通價格聯(lián)動策略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6 趙澤斌;道路擁擠定價收入再分配建模與仿真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7 趙中華;區(qū)域旅游的交通組織與管理[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王春才;城市交通與城市空間演化相互作用機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7年
9 姚影;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對城市集聚與擴展的影響機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10 馬翠華;我國公交行業(yè)的制度變遷:基于制度理論的分析[D];天津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宏霞;城市公共交通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2 牛云霞;烏魯木齊市部分公交線路運營組織模擬[D];新疆農業(yè)大學;2005年
3 林巍;公交企業(yè)成本管理探討[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4 王亞飛;關于優(yōu)先發(fā)展我國城市公共交通的研究[D];長安大學;2001年
5 鐘宏珊;我國公交事業(yè)改革的困境與出路[D];中南大學;2007年
6 詹小康;城市公共交通產權改革中的政府行為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7 殷翠萍;多中心治理理論視角下S市公共交通的治理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8 黎潘亞;老撾萬象的公共交通政策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2年
9 達來;廣州市公共交通一體化中的政府職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10 王會萍;可持續(xù)的大城市交通結構發(fā)展模式研究——以西安市為例[D];西北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0739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tysjj/2073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