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國債期貨合約的套期保值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19 18:07
本文關鍵詞:基于國債期貨合約的套期保值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我國的國債期貨在經歷上世紀90年代的萌芽又被掐滅鬧劇之后,匆匆收場。然而時隔18年,在各方面條件相對穩(wěn)定的情況下,國債期貨實盤交易又重新推出,這對于機構和中小投資者來說,無疑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國債期貨推出之后,利率風險將會得到有效轉嫁,而轉嫁利率風險的過程中還需投資機構和投資者用好套期保值手段。 國外發(fā)達的資本市場中,國債期貨已經成為成熟、高效和普遍運用的基礎金融衍生品和風險管理工具,并且成為市場基準收益率曲線的定價基礎。在龐大的利率避險需求驅動下,面對利率市場化帶來的利率劇烈變動以及金融危機、債務危機的此起彼伏,國外商業(yè)銀行都自覺運用國債期貨工具進行信用產品和利率衍生品的定價和避險,因而,商業(yè)銀行普遍深度參與到國債期貨業(yè)務中。 我國在長期的利率管制之下,債券市場處在非市場化的情況之下,有關債券的發(fā)行和管理缺乏經驗。而如今面對開放的市場,利率將會由市場供求來決定,利率的波動會更為頻繁,市場上的風險會越來越大,如何避免在這利率劇烈波動下的風險,成為眾多銀行,金融機構投資者的重中之重。國債期貨的套期保值等功能會給商業(yè)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帶去利率風險的減小優(yōu)勢,所以對其有關理論的研究,實證的研究,將會有使用的價值。 我國的國債期貨發(fā)展之路比較坎坷,1992年在為了活躍國債現(xiàn)貨市場的情況下,在沒有統(tǒng)一市場,合理制度,充分流動性的大環(huán)境下,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放了國債期貨交易。此后,卻在眾多違規(guī)事件的惡劣影響之下,我國的國債期貨又不得不在1995年暫停交易,這意味著我國國債期貨試點交易的失敗。 文章在討論了如今國內外現(xiàn)有的國債期貨套期保值研究的框架之后,對國債期貨套期保值的影響以及包括我們國家在內的全球的國債期貨的發(fā)展情況進行了一個大致的介紹。本文主要意在探討國債期貨的套期保值功能在不同模型下的績效。國債期貨的套期保值功能能否有效實現(xiàn)主要是看期貨和現(xiàn)貨價格之間的相關性。但是因為國債期貨的特殊性,它有一攬子的可交割債券,所以確定在這些債券之中最適合套期保值的債券就比較關鍵。文章首先通過最小基差法,隱含回購率和經驗法來確定最便宜可交割債券。往往當期的最便宜可交割債券是最適合用作套期保值對應的債券。當然也會選取可交割債券和非可交割債券作為比較對象。之后通過利用基點價值法,修正久期法,收益率β調整和最小二乘法及誤差修正模型計算套期保值的比率。 本文采用2013年以來最新的市場交易數據,,利用大智慧,中金所國債期貨交易,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國債期貨交易數據。通過實證研究和分析得出,在4-7年的剩余期限范圍內,最便宜可交割債券與可交割債券在套期保值中績效相對比較好,而對于剩余期限較長的債券,也就是不在可交割債券的范疇內的債券,不是特別適合用于對沖風險。同時也通過比較,在幾種不同的估計套期保值率的模型中,尋找到相對利用套期保值績效比較好的模型,主要集中在最小二乘法和誤差修正模型,而廣義自回歸條件異方差模型因為時間序列不存在明顯的ARCH效應,在本文所選的樣本區(qū)間內不適合適用該模型。 國債期貨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用來進行套期保值,規(guī)避一部分風險,但是也需要投資者選擇合適的可交割債券。因為國債期貨重新上市的時間較短,可用數據缺乏,所以對于國債期貨套保研究還有很大的空間。
【關鍵詞】:國債期貨 套期保值 最便宜可交割債券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724.5;F224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緒論10-17
-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10-11
- 第二節(jié) 文獻綜述11-14
- 第三節(jié)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14-15
- 第四節(jié)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和不足15-17
- 第二章 國債期貨與套期保值的相關理論17-33
- 第一節(jié) 國債期貨理論基礎17-25
- 第二節(jié) 國債期貨合約設計25-28
- 第三節(jié) 套期保值理論28-33
- 第三章 基于國債期貨合約的套期保值研究33-47
- 第一節(jié) 最優(yōu)套期保值比率估計模型33-39
- 第二節(jié) 變量選取及數據說明39-41
- 第三節(jié) 實證研究41-45
- 第四節(jié) 實證結果分析45-47
- 第四章 總結與展望47-49
- 第一節(jié) 套期保值建議47-48
- 第二節(jié) 展望48-49
- 參考文獻49-51
- 附錄51-56
- 后記56-57
- 致謝57-5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武劍;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的利率風險管理[J];財經科學;2003年02期
2 袁東;論中國利率市場化進程與利率期貨的推出[J];財貿經濟;2003年06期
3 袁朝陽;劉展言;;國債期貨與我國利率市場化推進——兼評國債期貨仿真合約的功能發(fā)揮[J];財經科學;2012年08期
4 安國俊;;國債期貨應適時重啟[J];銀行家;2012年09期
5 徐明圣;恢復我國國債期貨交易的可行性分析及相關建議[J];決策借鑒;2002年06期
6 張金清;劉慶富;;中國金屬期貨市場與現(xiàn)貨市場之間的波動性關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6年07期
7 魏同樂;;期貨最優(yōu)套期保值比率確定方法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9年02期
8 佟孟華;;滬深300股指期貨動態(tài)套期保值比率模型估計及比較——基于修正的ECM-BGARCH(1,1)模型的實證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1年04期
9 胡俞越;孫超;曹穎;;國債期貨推出與我國期貨市場發(fā)展的新契機[J];上海金融;2013年02期
10 楊曉麗;;運用國債期貨規(guī)避利率風險[J];西南金融;2006年09期
本文關鍵詞:基于國債期貨合約的套期保值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63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563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