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人文素質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05 08:08
教師人文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他的國家民族觀念、責任感和道德感的強弱,是否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而學生人文素質的高低與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水平是密切相聯(lián)的,若忽略和輕視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必然導致整個民族精神水平的下降,從而導致社會庸俗化。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畢竟人文素質差,他們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與幫助。但中職教師的人素質現(xiàn)狀卻不容樂觀,特別是理工科教師往往除了專業(yè)知識外,其它相關科學知識所知甚少,甚至可以說是“有知識,無文化”、“高學歷,低素養(yǎng)”。筆者,對此頗有感觸,每當教育教學中遇到困難時候,深感自己人文素質提高之迫切性;谶@種認識,本論文試圖以教育人本論、心理內化論、IN結合論和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為指導,以對教師人文素質的提高的探討為核心,以促進我國職業(yè)學校的人文素質教育為現(xiàn)實基礎和動力需求,對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的人文素質問題作多側面、全方位、深層次的思考和實踐,以促進我國素質教育的發(fā)展。論文是在高等院校及國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的人文素質的提高進行的探索,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比較、分析的方法,對素質、人文素質的概念及其內涵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為后文的論述奠定...
【文章來源】:天津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緒論
第一章 人文素質概述
1.1 素質
1.2 人文素質
1.3 研究中職教師人文素質的必要性
第二章 中職教師人文素質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
2.1 中職教師人文素質現(xiàn)狀調查
2.2 存在問題及原因
第三章 提高中職教師人文素質的對策研究
3.1 提高認識
3.2 構建教師合理的知識結構
3.3 提供保障
3.4 營造良好的政策環(huán)境
第四章 中職教師人文素質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4.1 教育人本論
4.2 心理內化論
4.3 智力(I)與非智力(N)結合論
4.4 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
第五章 教師人文素質的比較研究
5.1 高等院校教師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
5.2 國外教師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
5.3 高等院校及國外教師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對中職教育的借鑒與啟示
參考文獻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美國提高頒發(fā)教師資格證書的標準及其局限[J]. 李旭. 比較教育研究. 2003(04)
[2]美國社區(qū)學院的師資隊伍建設研究[J]. 王建初. 比較教育研究. 2003(03)
[3]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教育應有的目標追求[J]. 王本法. 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2(03)
[4]高職教師職業(yè)素質淺論[J]. 馬金虎. 教育與職業(yè). 2002(06)
[5]西方大學校長和高級教育行政管理人員的培訓[J]. 史朝,司洪昌,李延成,丁月芽. 外國教育研究. 2002(04)
[6]中小學教師自我發(fā)展需求的現(xiàn)狀、問題和對策——大連地區(qū)中小學教師自我發(fā)展需求現(xiàn)狀的調查報告[J]. 楊建云,王卓. 教育科學. 2002(01)
[7]從入職培訓看美國新教師的專業(yè)成長[J]. 許明,黃雪娜. 教育科學. 2002(01)
[8]高校教師應具備的素質及提升途徑[J]. 馬德炎. 煤炭高等教育. 2001(06)
[9]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與教育轉型[J]. 潘涌. 教育研究. 2001(11)
[10]美國高等師范教育改革簡述[J]. 劉延申. 教育研究. 2001(10)
本文編號:3323394
【文章來源】:天津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緒論
第一章 人文素質概述
1.1 素質
1.2 人文素質
1.3 研究中職教師人文素質的必要性
第二章 中職教師人文素質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
2.1 中職教師人文素質現(xiàn)狀調查
2.2 存在問題及原因
第三章 提高中職教師人文素質的對策研究
3.1 提高認識
3.2 構建教師合理的知識結構
3.3 提供保障
3.4 營造良好的政策環(huán)境
第四章 中職教師人文素質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4.1 教育人本論
4.2 心理內化論
4.3 智力(I)與非智力(N)結合論
4.4 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
第五章 教師人文素質的比較研究
5.1 高等院校教師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
5.2 國外教師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
5.3 高等院校及國外教師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對中職教育的借鑒與啟示
參考文獻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美國提高頒發(fā)教師資格證書的標準及其局限[J]. 李旭. 比較教育研究. 2003(04)
[2]美國社區(qū)學院的師資隊伍建設研究[J]. 王建初. 比較教育研究. 2003(03)
[3]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教育應有的目標追求[J]. 王本法. 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2(03)
[4]高職教師職業(yè)素質淺論[J]. 馬金虎. 教育與職業(yè). 2002(06)
[5]西方大學校長和高級教育行政管理人員的培訓[J]. 史朝,司洪昌,李延成,丁月芽. 外國教育研究. 2002(04)
[6]中小學教師自我發(fā)展需求的現(xiàn)狀、問題和對策——大連地區(qū)中小學教師自我發(fā)展需求現(xiàn)狀的調查報告[J]. 楊建云,王卓. 教育科學. 2002(01)
[7]從入職培訓看美國新教師的專業(yè)成長[J]. 許明,黃雪娜. 教育科學. 2002(01)
[8]高校教師應具備的素質及提升途徑[J]. 馬德炎. 煤炭高等教育. 2001(06)
[9]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與教育轉型[J]. 潘涌. 教育研究. 2001(11)
[10]美國高等師范教育改革簡述[J]. 劉延申. 教育研究. 2001(10)
本文編號:33233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3233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