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增強高職院校德育的激勵性
發(fā)布時間:2020-05-22 01:07
【摘要】: 激勵原則常見于管理學中,在企業(yè)運用甚廣。近幾年,我國高職教育發(fā)展異常迅猛,高職院校在我國已達1500多所,占高等學?倲档70%多,在校生人數己占到整個高等教育的50%以上。其規(guī)模己是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生力軍。雖然在辦學宗旨、辦學定位、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有很大差別,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道路的辦學指導思想正逐步在高職院校形成共識。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如何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保證高職生德育收到實效,怎樣才能培養(yǎng)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成為每個德育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高職院校的學生不等同于普通高校的學生,又不等同于中;蚣夹5膶W生,他們有自己的特點,一些高職院校按照中專的管理模式進行管理,也有一些高職院校又完全照搬本科院校的德育模式,沒有高職院校德育自己的特點。所以,加強和改進高職德育工作意義重大,刻不容緩。目前我國學術界對于高職院校德育激勵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從全面的角度深入研究高職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學術成果不多,專著非常少,研究成果多體現于公開發(fā)表的論文,理論的缺乏限制了高職院校德育的開展。本文從激勵的內涵入手,對激勵特性進行了分析,同時分析了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激勵-保健理論、阿爾德佛的ERG理論、麥克萊蘭的后天需要理論等內容型激勵理論和強化理論、目標設置理論、期望理論、公平理論等過程型激勵理論,結合個人在高職院校工作多年,并一直從事學生德育工作的實踐體會,參考部分研究者的德育激勵性研究成果,分析了高職學生的特點、高職德育的特點和德育規(guī)律,得出了要增強高職院校德育激勵性這一結論,并提出了構建高職院校思想教育、專業(yè)教育和管理相結合的德育激勵模式,提出了激勵的物質激勵與精種激勵相結合、表揚與批評相結合,表揚為主、公平原則三大原則和目標激勵法、榜樣激勵法、情感激勵法和獎懲激勵法四種方法,并對采用三大原則和四種方法時應注意的問題。通過以上分析,旨在加強改進高職德育的體系,使德育更有針對性,更能被學生所接受,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只有這樣,才符合高職院校的辦學宗旨,才能培養(yǎng)出與社會更加接軌、專業(yè)技能過強、道德素質過硬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本著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透過現象抓住本質,提出了應對當前高職德育工作的方略。謹以此文與同仁共同商榷,并為我國高職院校德育育工作提供借鑒。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G711
本文編號:2675202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G711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于蕾;基于需要理論的中職生學習動機激發(fā)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6752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7520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