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研究性學習探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14 12:25
【摘要】: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經濟和信息的全球化使綜合國力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面對嚴峻挑戰(zhàn),迫切需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步伐,努力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發(fā)展的一代新人。中等職業(yè)教育作為國民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學生是一個不容忽視、不可小視的社會群體。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是各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基礎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但是,德育學科實踐性、時代性強與德育課教材相對滯后的矛盾始終是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教師很難突破的瓶頸。其實,最有效的路徑之一就是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其特點是教師不把現(xiàn)成的結論告訴學生,而是啟發(fā)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探究,從而獲取知識或應用解決問題。與其他類型的學習方式相比,研究性學習重在學習過程而非研究的結果;重在知識技能的應用而非掌握知識的數(shù)量;重在親身參與探索性實踐活動獲得感悟和體驗,而非一般地接受別人傳授的經驗。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提高整個國民綜合素養(yǎng)具有基礎性意義。 在我國,以北京、上海等地為龍頭的一些學校已經對研究性學習進行了積極的實踐探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就全國來看,目前,在我國基礎教育界研究性學習的探索和實踐中,盡管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無成熟的模式。而且在中等職業(yè)學校課程的學習中較為鮮見,德育課中實施研究性學習更少,而且有許多問題尚未得到很好的解決。如由于打破了原有的課堂教學的固定模式,沒有現(xiàn)成的經驗可以依托,也沒有可以參照的教材等,因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 因此,我在當前的教學中圍繞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的教學目標,通過文獻資料法、實證法、經驗總結法等方法進行了走入社會,調查研究;學會分析問題,嘗試解決問題、學習教材,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學習,改進教材、立足課堂,精心設計;感受成功,獲得體驗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研究性學習的探究,旨在通過師生共同學習的新模式,加強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從而樹立遠大理想。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G71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家正,楊世國,李偉,郭世平,朱廣化;新課程理念與數(shù)學教學實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2 李偉,楊世國,郭世平,王家正,朱廣化;新課程標準下數(shù)學教師要作一些質的研究[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3 劉杏端,渠曉峰;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構建新型課堂教學模式[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4 凌健;試論教師在電化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5 李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對適應性功能教育的啟示[J];安康師專學報;2004年03期

6 李國玉;實施小學體育新課程的探討[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7 馬麗娟,張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中小學教師培訓[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8 胡樹鮮;蘇霍姆林斯基的“研究態(tài)度”與“研究性學習”[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9 朱致瑛;歷史新課程與教師角色的轉變[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10 張莉莉;質性評價的有效嘗試:通過學生成長記錄袋實現(xiàn)評定的發(fā)展性功能[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虹;彭娟;謝迪;韓棹渭;;畢節(jié)地區(q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A];學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畢節(jié)地區(qū)哲學社會科學理論研究課題集[C];2007年

2 蔣鳴;;搭建繼續(xù)教育平臺 完善終身學習制度[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3 王向陽;;歷史課堂開掘生命教育的實踐和研究[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4 蒲生財;;中學化學教師如何通過課堂教學體現(xiàn)教材價值功能[A];甘肅省化學會成立六十周年學術報告會暨二十三屆年會——第五屆甘肅省中學化學教學經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5 連中現(xiàn);;物理教學與科學探究之我見[A];2007“校本培訓”主題論壇論文集[C];2007年

6 陳穆;;對“綠色校園”理念的定位及教育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思考[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7 何仁生;陳小林;趙春莉;;力學教學中如何進行遷移教學[A];2005年全國高校非物理類專業(yè)物理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周小琳;;淺談“如何教好起步作文”[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劉琨;;走了這么久,,你變了沒有——新課改背景下城鄉(xiāng)基礎音樂教育發(fā)展之比較[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10 黃丕裕;;聲樂教學要養(yǎng)成三種好習慣[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生;校長決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2 彭海蕾;幼兒園游戲教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3 眭依凡;大學校長的教育理念與治校[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4 郅庭瑾;為何而教[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王倫信;清末民國時期中學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6 岳龍;現(xiàn)代性境域中的傳統(tǒng)[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7 傅建明;我國小學語文教科書價值取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8 張金梅;幼兒園戲劇綜合活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9 崔景貴;解讀心理教育:多學科的視野[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10 唐漢衛(wèi);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礎[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玉東;教師培訓之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劉曉娜;大學生素質教育問題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3 郭德紅;論教學論學派[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4 沈曉春;關于信陽市中小學教育科研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5 杜國君;問題型中學生德育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6 王牧華;生態(tài)主義課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趙嫦;職高學生語文能力構成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8 劉利娜;職業(yè)高中政治課德育功能缺失探析[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9 孫渝莉;初中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問題與教育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10 鄭偉;高中研究型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探索[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262729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2729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dab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