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學科教育論文 >

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壓力與幸福感關系:應對方式的中介效應

發(fā)布時間:2017-10-08 12:13

  本文關鍵詞: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壓力與幸福感關系:應對方式的中介效應


  更多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輔導員 幸福感 應對方式 工作壓力


【摘要】: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嚴峻挑戰(zhàn),高職院校輔導員作為高校輔導員隊伍中的一個群體,面臨著同樣的境遇,他們是承擔高職院校思想教育、班級管理、就業(yè)指導、心理咨詢、宿舍管理等學生工作的中堅力量,面臨著工作時間長、工作內(nèi)容繁瑣,工作對象復雜的新挑戰(zhàn),壓力問題已是影響高職院校輔導員幸福感體驗的重要因素,同時也對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產(chǎn)生了一系列消極影響。高職院校輔導員在輔導員這個職業(yè)上的壓力感和幸福感的體驗也直接影響了輔導員隊伍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工作壓力不僅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產(chǎn)生影響,也會對他們的工作績效產(chǎn)生影響,工作壓力過大過小都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輔導員主觀幸福感的體驗。本研究從探求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工作壓力和主觀幸福感的關系入手,并選取對方式作為中介指標進行研究。本研究用文獻分析法,在總結(jié)前人理論研究基礎上,通過問卷調(diào)查法,對廣西地區(qū)的高職院校輔導員進行工作壓力、應對方式和主觀幸福感的問卷調(diào)查和數(shù)據(jù)分析,按照“原因—中介—反應”思路探討不同群體輔導員壓力水平、應對方式、主觀幸福感的差異;不同壓力水平下,幸福感的差異;采用不同應對方式的輔導員,在幸福感上的差異。最后通過個別訪談探究深層次的原因,為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健康發(fā)展提供有效的建設思路,為高職院校輔導員個人的職業(yè)發(fā)展提供新的視角,對于新時期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具有理論指導意義。研究結(jié)果如下:(1)高職院校輔導員主觀幸福感總體偏低,入口統(tǒng)計學因素上,在性別、發(fā)展方向是否明晰兩方面對主觀幸福感有顯著影響。男性高職院校輔導員和發(fā)展方向明晰的高職院校輔導員主觀幸福感的體驗更高。(2)高校輔導員的總體工作壓力感偏高,其中工作負荷、學校管理與待遇、社會因素和自我發(fā)展的需要這四個方面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壓力感較大。(3)高職院校輔導員的應對方式在發(fā)展方向是否明晰方面存在差異。發(fā)展方向明晰的高職院校院校輔導員采取更積極的應對方式。(4)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相關分析結(jié)果表明,高職院校輔導員總體幸福感與總壓力及工作負荷、社會因素、學校管理與與評價、人際關系、家庭關系、自我發(fā)展均呈著負相關。(5)應對方式與主觀幸福感相關分析結(jié)果表明,積極應對方式與主觀幸福感呈顯著正相關。(6)應對方式在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中間的中介效應分析結(jié)果表明,積極應對方式直接作用于主觀幸福感,積極應對方式對于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在工作壓力、主觀幸福感兩者關系之間起中介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輔導員 幸福感 應對方式 工作壓力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443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緒論9-12
  •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義10
  • 1.2 研究方法10-11
  • 1.3 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11
  • 1.4 本文的技術路線11-12
  • 2 相關理論及文獻綜述12-21
  • 2.1 工作壓力研究現(xiàn)狀12-16
  • 2.1.1 工作壓力的概念12-13
  • 2.1.2 工作壓力模型研究13
  • 2.1.3 工作壓力后果研究13-14
  • 2.1.4 教師工作壓力研究14-15
  • 2.1.5 國內(nèi)關于輔導員工作壓力的研究15-16
  • 2.2 應對方式研究現(xiàn)狀16-17
  • 2.2.1 應對方式的概念16
  • 2.2.2 應對方式的類型劃分16
  • 2.2.3 高校輔導員應對方式及應對方式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16-17
  • 2.3 主觀幸福感研究現(xiàn)狀17-19
  • 2.3.1 主觀幸福感的概念17
  • 2.3.2 主觀幸福感基本理論17-18
  • 2.3.3 教師主觀幸福感研究18
  • 2.3.4 高校輔導員主觀幸福感研究18-19
  • 2.4 以往研究的不足19-21
  • 3 研究對象和方法21-23
  • 3.1 研究目的21
  • 3.2 研究假設21
  • 3.3 研究對象21-22
  • 3.4 研究工具22-23
  • 4 研究結(jié)果分析23-47
  • 4.1 調(diào)研對象基本情況23-26
  • 4.1.1 工作壓力總體情況24-25
  • 4.1.2 主觀幸福感總體情況25
  • 4.1.3 應對方式總體情況25-26
  • 4.2 人口學變量與總體幸福感的比較分析26-33
  • 4.2.1 人口學變量學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分析26-27
  • 4.2.2 不同性別輔導員主觀幸福感的差異27
  • 4.2.3 不同婚姻狀態(tài)輔導員主觀幸福感的差異27-28
  • 4.2.4 有無編制輔導員主觀幸福感的差異28
  • 4.2.5 不同學歷層次輔導員主觀幸福感的差異28-29
  • 4.2.6 不同職稱層次輔導員主觀幸福感的差異29-30
  • 4.2.7 不同年齡層次輔導員主觀幸福感的差異30
  • 4.2.8 不同月工資收入水平輔導員主觀幸福感的差異30-31
  • 4.2.9 不同工作年限輔導員主觀幸福感的差異31-32
  • 4.2.10 發(fā)展方向明晰與否輔導員主觀幸福感的差異32-33
  • 4.3 人口學變量與工作壓力的比較分析33-39
  • 4.3.1 不同性別輔導員工作壓力的差異33
  • 4.3.2 不同婚姻狀態(tài)輔導員工作壓力的差異33-34
  • 4.3.3 有無編制輔導員工作壓力的差異34-35
  • 4.3.4 不同學歷層次輔導員工作壓力的差異35
  • 4.3.5 不同職稱層次輔導員工作壓力的差異35-36
  • 4.3.6 不同年齡層次輔導員工作壓力的差異36-37
  • 4.3.7 不同月工資收入水平輔導員工作壓力的差異37
  • 4.3.8 不同工作年限輔導員工作壓力的差異37-38
  • 4.3.9 發(fā)展方向明晰與否輔導員工作壓力的差異38-39
  • 4.4 人口學變量與應對方式的比較分析39-43
  • 4.4.1 不同性別輔導員應對方式的差異39-40
  • 4.4.2 不同婚姻狀態(tài)輔導員應對方式的差異40
  • 4.4.3 有無編制輔導員應對方式的差異40
  • 4.4.4 不同學歷層次輔導員應對方式的差異40-41
  • 4.4.5 不同職稱層次輔導員應對方式的差異41
  • 4.4.6 不同年齡層次輔導員應付方式的差異41-42
  • 4.4.7 不同月工資收入水平輔導員應對方式的差異42
  • 4.4.8 不同工作年限輔導員工應對方式的差異42-43
  • 4.4.9 發(fā)展方向明晰與否輔導員應對方式的差異43
  • 4.5 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分析43-44
  • 4.6 應對方式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分析44-45
  • 4.7 應對方式在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中介效應45-47
  • 5 分析與討論47-53
  • 5.1 高職院校輔導員主觀幸福感現(xiàn)狀47
  • 5.2 人口學因素與幸福感的關系47-49
  • 5.3 人口學因素與工作壓力的關系49-51
  • 5.4 人口學因素與應對方式的關系51
  • 5.5 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關系51-52
  • 5.6 應對方式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關系52
  • 5.7 應對方式在工作壓力源和主觀幸福感之間的中介效應52-53
  • 6 結(jié)論與對策53-57
  • 6.1 研究結(jié)論53
  • 6.2 提高高職院校輔導員主觀幸福感的對策53-57
  • 參考文獻57-60
  • 附錄60-66
  •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與學位論文有關的論文目錄66-67
  • 后記、致謝67-6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亓正坤;;淺談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6年14期

2 張珍秀;劉子秀;周沛江;;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7年03期

3 李海峰;;淺論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J];民族論壇;2007年02期

4 程眾;;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安徽商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5 吳建強;;試論新時期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6 賈虹;;試論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與管理[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7 湯圣歡;;基于心理契約視角的高職院校輔導員管理[J];湘潮(下半月)(理論);2007年10期

8 黃學文;;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9 范全明;;運用系統(tǒng)理論分析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增效問題[J];重慶工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10 陸飛杰;吳育紅;;談高職院校輔導員的素質(zhì)要求[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正;曹宇;;體育院校輔導員SNS網(wǎng)絡平臺構建研究[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4)[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余鳳池 安徽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工作需“四心”兼?zhèn)鋄N];安徽經(jīng)濟報;2013年

2 安徽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何云龍;淺談對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的認識[N];安徽經(jīng)濟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正;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的現(xiàn)狀、問題和對策[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陳力蔚;高等職業(yè)院校輔導員績效考核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1年

3 李勇蕾;包頭地區(qū)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4 明曉輝;新形勢下高職院校輔導員職能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張楓;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科學發(fā)展中存在在問題及對策[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6 蔣鵬;高職院校輔導員人文教育職能探究[D];蘇州大學;2011年

7 高云裳;高職院校輔導員的選拔與培養(yǎng)[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趙靜;河北省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實證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9 李陽;重慶市新升格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10 黃景文;高職院校輔導員離職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年

,

本文編號:99395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99395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931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