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學科教育論文 >

中學生學校適應及其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19 13:05

  本文關鍵詞:中學生學校適應及其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中學生 學校適應 社會支持


【摘要】:個體良好的學校適應表現(xiàn)在通過對身心適度的調(diào)控而達到其行為符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要求、能夠克服困難順利完成學業(yè)、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情緒相對穩(wěn)定,且精神愉快并與社會主流價值觀保持一致。中學生的學校適應可能不僅直接影響其在學校里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成就,也對其人格成長、價值觀形成、社會適應能力的發(fā)展有著長遠的影響。同時,中學生的學校適應也是評價其心理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另一方面,中學生的學校適應的狀況又會受到來自自身的、社會的、學校的、家庭的等因素的影響。中學生作為在既定環(huán)境下成長的個體,他們的健康成長很大程度上依賴各方面所營造的良好環(huán)境,或者說依靠環(huán)境力量的有效支持。因而,中學生的學校適應作為其成長的重要內(nèi)容和重要環(huán)節(jié),也必然依賴其必不可少、密切相關的社會環(huán)境支持;谝陨线@樣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觀點,本研究試圖系統(tǒng)探討中學生的學校適應的心理結(jié)構(gòu),據(jù)此編制測量量表,進行大樣本、大容量、大范圍的問卷調(diào)查,然后分析中學生的學校適應的現(xiàn)狀和特點,最后采用相關的方法,分析中學生學校適應與其社會支持的關系,力求為中學生的學校適應狀況的改善乃至整個心理成長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和有針對性的教育策略。本研究在文獻綜述和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建構(gòu)中學生學校適應的理論結(jié)構(gòu),然后據(jù)此編制問卷,同時借鑒現(xiàn)成的中學生社會支持問卷,采用方便取樣的方法,調(diào)查了重慶市、四川省、江蘇省、廣東省等8所中學的1200名中學生,通過篩選,獲得有效問卷921份。然后使用SPSS統(tǒng)計軟件,主要采用相關分析、方差分析、回歸分析、因素分析等統(tǒng)計分析方法,處理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研究結(jié)論概括如下:(1)本研究編制的中學生學校適應問卷包括學習適應、自我適應、情緒適應、行為適應、同伴關系、師生關系六個維度。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里測量學的要求,可以作為中學生學校適應的調(diào)查工具。(2)中學生學校適應得分均高于3,總體(3.469)適應較好,其中在同伴關系適應水平(3.972)最好,在學習適應水平(3.075)最低。(3)中學生學校適應在師生關系維度上存在性別差異,且女生顯著優(yōu)于男生(p0.05),而其他維度并不存在顯著差異性。(4)中學生學校適應各維度在年級上存在顯著差異性,其中在行為適應、學習適應、自我適應因子上非常顯著,在情緒適應因子上極其顯著。(5)以家庭經(jīng)濟水平作為自變量,除行為適應外,學校的總體維度和其它的各個維度上都存在顯著差異性。(6)獨生與非獨生子女在中學生學校適應量表中的情緒適應、自我適應、學習適應三個維度上都存在著顯著差異。(7)除情緒適應無顯著性差異外,市重點、區(qū)重點和普通中學在其它各個維度上都存在著顯著差異性。(8)中學生學校適應各維度與社會支持各維度之間存在顯著相關,且社會支持對中學生學校適應各個維度具有顯著地的預測作用。(9)性別、經(jīng)濟水平在社會支持與中學生學校適應的關系中存在著一定的調(diào)節(jié)效應。
【關鍵詞】:中學生 學校適應 社會支持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444
【目錄】:
  • 摘要5-7
  • 英文摘要7-13
  • 0 引言13-14
  • 1 文獻綜述14-21
  • 1.1 有關學校適應的研究14-18
  • 1.1.1 適應14
  • 1.1.2 學校適應的界定14-15
  • 1.1.3 學校適應的指標15
  • 1.1.4 學校適應的研究工具15-17
  • 1.1.5 學校適應的影響因素17-18
  • 1.2 有關社會支持的研究18-20
  • 1.2.1 社會支持的概念界定18-19
  • 1.2.2 社會支持的分類19-20
  • 1.3 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的相關研究20-21
  • 2 問題提出與研究設計21-24
  • 2.1 以往研究的不足21
  • 2.2 問題提出21-22
  • 2.2.1 編制中學生學校適應問卷21
  • 2.2.2 中學生學校適應現(xiàn)狀及其特點分析21
  • 2.2.3 中學生學校適應與其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21
  • 2.2.4 中學生學校適應的調(diào)節(jié)效應研究21-22
  • 2.2.5 中學生學校適應的訪談研究22
  • 2.3 研究意義22
  • 2.3.1 理論意義22
  • 2.3.2 實踐意義22
  • 2.4 總體研究設計22-24
  • 2.4.1 研究目的22-23
  • 2.4.2 研究假設23
  • 2.4.3 核心概念界定23
  • 2.4.4 研究框架23-24
  • 3 實證研究內(nèi)容24-52
  • 3.1 中學生學校適應問卷的編制24-31
  • 3.1.1 研究目的24
  • 3.1.2 研究方法24
  • 3.1.3 研究程序24-31
  • 3.2 中學生學校適應問卷的現(xiàn)狀特點分析31-42
  • 3.2.1 研究目的31
  • 3.2.2 研究方法31-32
  • 3.2.3 研究結(jié)果32-39
  • 3.2.4 討論39-41
  • 3.2.5 小結(jié)41-42
  • 3.3 中學生學校適應與社會支持的關系42-45
  • 3.3.1 研究目的42
  • 3.3.2 研究方法42
  • 3.3.3 研究程序與數(shù)據(jù)處理42
  • 3.3.4 結(jié)果分析42-44
  • 3.3.5 討論44-45
  • 3.3.6 小結(jié)45
  • 3.4 有關學校適應的調(diào)節(jié)效應研究45-48
  • 3.4.1 研究目的45
  • 3.4.2 研究方法45
  • 3.4.3 研究程序與數(shù)據(jù)處理45
  • 3.4.4 結(jié)果分析45-47
  • 3.4.5 討論47-48
  • 3.4.6 小結(jié)48
  • 3.5 中學生學校適應的訪談研究48-52
  • 3.5.1 研究目的48
  • 3.5.2 研究方法48-49
  • 3.5.3 訪談結(jié)果49-50
  • 3.5.4 討論50-51
  • 3.5.5 小結(jié)51-52
  • 4 總討論52-57
  • 4.1 中學生學校適應問卷問卷的編制52
  • 4.2 中學生學校適應現(xiàn)狀分析52-54
  • 4.2.1 中學生學校適應的整體狀況52
  • 4.2.2 初中生和高中生學校適應的差異52-53
  • 4.2.3 中學生學校適應在男女性別上的差異53
  • 4.2.4 中學生學校適應的在各個年級上的差異53
  • 4.2.5 是否獨生子女對中學生學校適應的影響53-54
  • 4.2.6 中學生學校適應在不同經(jīng)濟水平上的差異54
  • 4.2.7 不同學校類型對學校適應的影響54
  • 4.3 中學生學校適應與社會支持的相關54-55
  • 4.3.1 中學生學校適應與社會支持的相關54-55
  • 4.3.2 中學生社會支持對學校適應的回歸55
  • 4.4 學校適應的調(diào)節(jié)效效應55-56
  • 4.4.1 性別在支持利用度與自我適應的關系中起調(diào)節(jié)作用55
  • 4.4.2 經(jīng)濟在社會支持利用度和自我適應的關系中的調(diào)節(jié)效應55-56
  • 4.5 中學生學校適應的訪談研究56-57
  • 5 總結(jié)論57-60
  • 5.1 中學生學校適應是一個六因素模型57
  • 5.2 中學生學校適應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57
  • 5.3 中學生學校適應的整體狀況57
  • 5.4 初中和高中生在學校適應中的差異57
  • 5.5 中學生學校適應在男女性別上的差異57
  • 5.6 中學生學校適應在各個年級上的差異57-58
  • 5.7 中學生學校適應的經(jīng)濟差異58
  • 5.8 是否獨生子女對中學生學校適應的影響58
  • 5.9 中學生學校適應在不同學校類型上的差異58
  • 5.10 中學生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的相關58
  • 5.11 中學生社會支持對學校適應的回歸分析58-59
  • 5.12 性別在支持利用度與自我適應的關系中起調(diào)節(jié)效應59
  • 5.13 經(jīng)濟在社會支持利用度與自我適應的關系中起調(diào)節(jié)效應59
  • 5.14 中學生學校適應的訪談研究59-60
  • 6 創(chuàng)新與不足60-61
  • 6.1 創(chuàng)新之處60
  • 6.2 不足之處60-61
  • 參考文獻61-66
  • 附錄 A: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66-67
  • 附錄 B:半開放式問卷(學生版)67-68
  • 附錄 C:中學生學校適應初測問卷68-70
  • 附錄 D:中學生學校適應正式問卷70-71
  • 附錄 E:個人信息調(diào)查表71-72
  • 附錄 F:青少年社會支持評定量表72-74
  • 致謝7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肖瑋;肖瓊;;西安地區(qū)部分大學生社會適應的影響因素[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2 趙銘錫;學生心理適應不良者人格特征分析[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1年05期

3 譚千保;;城市流動兒童的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年01期

4 王玉兵;;中學新生壓力和適應狀況的調(diào)查及建議[J];教學與管理;2007年25期

5 程虹娟,張春和,龔永輝;大學生社會支持的研究綜述[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6 王麗芳;學生的適應不良與學校的教育指導[J];天津教育;1994年12期

7 李文道,鄒泓,趙霞;初中生的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的關系[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3年03期

8 鄒泓;屈智勇;葉苑;;中小學生的師生關系與其學校適應[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7年04期

9 曾琦,蘆詠莉,鄒泓,董奇,陳欣銀;父母教育方式與兒童的學校適應[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7年02期

10 鄒泓;同伴接納、友誼與學校適應的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7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汪清華;中小學生家庭環(huán)境與學校適應的關系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2 崔娜;初中生學校適應與自我概念的相關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88179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88179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725b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