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技術的移動學習設計與實現(xiàn)——以“英語寫作”課程為例
本文關鍵詞:基于微信技術的移動學習設計與實現(xiàn)——以“英語寫作”課程為例
【摘要】:信息化浪潮給產業(yè)帶來的變革是新時代的重要特征,也是推動教育改革的基本動力。文章深度挖掘基于信息化的微信即時通信用于移動學習的特性,探討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及公眾平臺實現(xiàn)移動學習的方法與途徑,提出微信移動學習活動的設計要素、設計方案。同時,以"英語寫作"為例,給出微信融入移動學習的具體應用模型與實施步驟,并通過數(shù)據分析的方式驗證微信移動學習的積極效果,旨在為本領域的研究與實踐提供借鑒與參考。
【作者單位】: 西安理工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 微信 移動學習 英語寫作
【基金】: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3年度課題“基于外語網絡學科平臺的大學英語實驗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編號:SGH13120) 西安理工大學實驗開發(fā)基金項目“基于教育技術的外語創(chuàng)新課程開發(fā)與建設”(編號:SYKF201410)資助
【分類號】:G434;H319.3
【正文快照】: 移動學習的概念是由國際遠程教育學家DesmondKeegan于2000年首次引入中國的。它是一種在移動計算設備幫助下的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開展的學習[1]。學習者在自己需要學習的時間與地點通過移動設備和無線通信網絡獲取學習資源,與他人進行交流和協(xié)作,實現(xiàn)個人與社會知識建構。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崔向平;;移動學習的研究現(xiàn)狀及應用策略[J];成都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2 李巖;;基于手機平臺的移動學習研究[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年21期
3 任海峰;趙君;;移動學習模式在教學應用中的特征分析[J];成人教育;2009年12期
4 任海峰;趙君;;移動學習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分析[J];成人教育;2010年01期
5 鄔楓;;高校英語教學中的移動學習探究[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1年06期
6 黃德群;;移動學習研究對遠程教育的影響[J];中國遠程教育;2005年12期
7 李晶;;基于Agent的移動學習設備自適應模型的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8年10期
8 上超望;劉清堂;楊宗凱;趙呈領;;SOA環(huán)境下數(shù)字教育資源協(xié)同共享框架及實現(xiàn)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1年07期
9 鄭學偉;;基于web service技術的移動學習技術系統(tǒng)設計構思[J];電大理工;2009年03期
10 丁新;邱崇光;袁松鶴;;遠程教育模擬實驗研究及實驗室設計建設[J];電化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王越;;移動技術支持的協(xié)作學習[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2 趙萌;;云計算及其在移動學習模式下應用初探[A];計算機研究新進展(2010)——河南省計算機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張屹峰;王敏娟;陳剛;;遠程教學場景下的激光筆系統(tǒng)的探索與實踐[A];第5屆教育教學改革與管理工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4 李春武;朱麗艷;;基于網絡的農村初中化學教師專業(yè)引領的探索[A];第二屆《化學教育》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5 卓駿;陳涵琛;衛(wèi)軍;;MOOC移動學習信息系統(tǒng)需求分析[A];第九屆(2014)中國管理學年會——信息管理與商務智能分會場論文集[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9條
1 王偉;大學英語移動學習系統(tǒng)模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潔;移動技術支持的大學英語混合式聽說教學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陳衛(wèi)東;教育技術學視野下的未來課堂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薛慶吉;基于3G網絡的移動學習平臺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5 張浩;新媒體環(huán)境中的微型學習設計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6 宗世英;藝術設計專業(yè)大學生視覺素養(yǎng)培養(yǎng)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7 劉曉東;普適學習系統(tǒng)中的情境管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8 劉曉龍;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實訓支撐環(huán)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9 王玉璽;“遺傳與進化”數(shù)字化學習系統(tǒng)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杜冰;CALL環(huán)境下情境性視頻對英語聽力理解的效用性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2 王路璐;3G移動英語學習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3 狄路;基于web的短信收發(fā)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4 朱琦;手機移動學習資源內容設計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俊;移動學習活動設計模型的改進與應用[D];河南大學;2011年
6 姚佳豆;基于SCORM標準的移動學習資源的設計與開發(fā)[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7 周俊健;基于智能手機控制的多媒體演示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8 王羽瑩;基于多平臺的漢語移動學習智能手機軟件的研究與開發(fā)[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9 王冬冬;移動學習游戲的設計與開發(fā)[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劉向麗;基于學習風格的個性化移動學習網站的研究與設計[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8條
1 余勝泉;移動學習——當代E-Learning的新領域[J];中國遠程教育;2003年22期
2 邵丹;信息社會的新型教學模式——電子學習[J];電化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3 王萍;;教育微博系統(tǒng)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4 王瑤;;微信與微傳播[J];傳媒觀察;2013年02期
5 葉成林,徐福蔭;移動學習及其理論基礎[J];開放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6 姚梅林;從認知到情境:學習范式的變革[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7 劉豫鈞,鬲淑芳;M-Learning讓課堂隨時在身邊[J];信息技術教育;2003年06期
8 白浩;郝晶晶;;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春艷;;提高后進生的外語學習興趣[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5年02期
2 陳茜;;論高職高專學生在外語學習中的習得無助[J];襄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3 蔣偉娟;;論教師在學習者自主中的作用[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4 賴曉葭;;研究性學習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科技信息;2008年32期
5 馬仲榮;;關于外語學習風格和策略的研究方法[J];青海師專學報;2008年02期
6 蔣楠;;學習外語的年齡之爭[J];外語界;1987年04期
7 孫蔚虹,,姚巍;影響外語學習的內在因素探源[J];淮陰師專學報;1996年04期
8 趙婧;徐帆;;合作學習的現(xiàn)代教學意蘊[J];中國教師;2010年17期
9 蔣啟林;;淺談在英語教學中有效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J];課程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10 于艷紅;;運用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生學習過程[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2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車桂玲;;淺談英語學習中獨立性學習方式[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2 吳迪;;如何增強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2卷)[C];2010年
3 李文君;;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整合:更多的學習時刻[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程桂蘋;;如何提高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5 葉綠青;;設計一個彈性課堂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上一堂英語課[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韓春花;;“合作學習”在基礎英語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A];2013年8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7 洪鳳玉;;現(xiàn)代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英語協(xié)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3年年會論文集[C];2003年
8 魏玉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淺議[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4卷)[C];2010年
9 楊建軍;;根據影響學習的四個主觀因素因人施教[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10 李慧;謝遜冰;;眾人拾柴火焰高——淺析技校英語“合作學習”法[A];中國職協(xié)2013年度優(yōu)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中冊)[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家洼街道成技校 宋敏芳;注重合作學習的實效性[N];萊蕪日報;2008年
2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第七中學 孫靜;追求真實有效的合作學習[N];學知報;2010年
3 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qū)前所中學 李玉女;合作學習挑戰(zhàn)教師“一言堂”[N];中國教育報;2007年
4 黃州區(qū)南湖學校 李桂軍;淺談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究性[N];黃岡日報;2010年
5 劍閣縣劍門中學 張全獨;相擊發(fā)靈光 切磋成良玉[N];廣元日報;2010年
6 臨沭縣第一初級中學 李錦葉;淺談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N];學知報;2011年
7 河南省光山縣十里中學 楊香玲;中學生英語學習中的自主、合作學習[N];學知報;2011年
8 臨潼區(qū)新豐高級中學教師 張萍;構建學習校園 提升自我境界[N];西安日報;2007年
9 金湖縣呂良中心初級中學 袁明;在合作學習中提高學生素質[N];江蘇教育報;2010年
10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第七中學 孫靜;英語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初探[N];學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劉秋芬;外語學習中的意識與形式意義匹配[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仝宇光;英語一義多詞學習中的提取誘發(fā)作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蕾;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醫(yī)學生“基于問題的學習”模式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廖雪蓮;新疆高校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的英語學習風格與性別角色的關系研究[D];新疆大學;2012年
2 湯月;社會文化視角下英語顯、隱性學習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4年
3 陳相如;合作學習中學困生參與度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4 周美芹;合作學習在中職藝術類學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李玉先;關于理工科大學英語學習者學習風格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6 周瑞枝;英語學習者是如何學習的?[D];浙江大學;2008年
7 黃曉萍;合作學習在黃石理工學院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8 張春艷;后進生外語學習興趣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9 汪杏芳;基于學習者感知學習風格的英語多媒體課件的界面設計[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10 陳s
本文編號:7508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750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