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教科書的內(nèi)涵與屬性
發(fā)布時間:2021-08-30 06:19
通過考察教科書的詞源及相關(guān)界定,分析了教科書的基本內(nèi)涵和多維屬性。從文化性出發(fā),教科書是學校對文化進行優(yōu)選和重組的結(jié)果,是制度化的課程文本和文化標準,是文化活化和文化傳承的媒介;從政治性出發(fā),教科書是課程場域中權(quán)力博弈的產(chǎn)物,是國家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載體,是實現(xiàn)知識社會分配和個體社會分層的工具;從商品性出發(fā),教科書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商品,其商業(yè)化運作是傳播文化的重要路徑;從教學性出發(fā),教科書是一種教學對話的文本,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支持工具。
【文章來源】:當代教育科學. 2018,(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教科書編寫階段”涉及教科書中學圖1教科書多元屬性圖如上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科書的本質(zhì):教學活動文本[J]. 孫智昌. 課程.教材.教法. 2013(10)
[2]最不該忽視的研究——關(guān)于教科書研究的幾點思考[J]. 石鷗.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2007(05)
[3]M.楊的社會課程論概述[J]. 石偉平. 外國教育資料. 1999(03)
[4]當代都市文化略論[J]. 余秋雨. 戲劇藝術(shù). 1997(01)
博士論文
[1]教育變革中的教科書建構(gòu)[D]. 寧彥鋒.華東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72236
【文章來源】:當代教育科學. 2018,(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教科書編寫階段”涉及教科書中學圖1教科書多元屬性圖如上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科書的本質(zhì):教學活動文本[J]. 孫智昌. 課程.教材.教法. 2013(10)
[2]最不該忽視的研究——關(guān)于教科書研究的幾點思考[J]. 石鷗.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2007(05)
[3]M.楊的社會課程論概述[J]. 石偉平. 外國教育資料. 1999(03)
[4]當代都市文化略論[J]. 余秋雨. 戲劇藝術(shù). 1997(01)
博士論文
[1]教育變革中的教科書建構(gòu)[D]. 寧彥鋒.華東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722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37223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