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瑗教育改革思想與實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7 10:14
本文關(guān)鍵詞:胡瑗教育改革思想與實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歷經(jīng)唐末五代十國數(shù)十年的戰(zhàn)亂,北宋王朝最終得以建立。然而戰(zhàn)亂導(dǎo)致的學校教育與人才培養(yǎng)的落后與建國初國家對人才的強烈需求形成巨大的落差,引發(fā)了宋初的人才危機。為了緩解這種危機,統(tǒng)治者選擇強化科舉來招攬治國人才,但是這種急功近利的方式并未徹底解決問題,反而加劇了當時教育狀況的惡化,從而使得教育出現(xiàn)了更加尷尬的局面:中央官學名不副實,地方學校更是潦倒不堪。面對這種局面,眾多有識之士選擇用自己的方式改變當時教育弊端。胡瑗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始自己的教育生涯,并為教育事業(yè)貢獻了自己的一生。本文立足于胡瑗一生的歷史背景和文獻資料,對胡瑗的教育改革實踐和教育思想進行論述,明確胡瑗對教育做出的獨特貢獻,分析其教育改革實踐對當時和后世所產(chǎn)生的巨大作用及歷史影響,對胡瑗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為研究胡瑗的教育思想與改革實踐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本論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主要闡述選題緣由與選題意義、相關(guān)文獻的研究綜述、核心概念、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等問題。第二章,胡瑗教育改革思想產(chǎn)生的背景。立足于歷史資料,從北宋初期文教政策的推動、重科舉而導(dǎo)致的學校教育衰落與人才培養(yǎng)不繼以及社會上的學風不正等因素分析胡瑗教育改革的社會背景;通過介紹胡瑗的個人經(jīng)歷,分析其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對教育思想形成產(chǎn)生的重要影響。第三章,胡瑗的教育改革思想。主要分析胡瑗在認識到當時教育所存在的諸多問題之后,針對各種不良現(xiàn)象所提出的疑問、批評與改革的建議。面對教育所存在的諸多問題及引發(fā)的各種不良風氣,胡瑗積極投身于教育改革,明確提出了“明體達用”的教育目的論和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法論。胡瑗以“明體達用”為理論基礎(chǔ),主張實施“分齋教學法”,建立了獨具特色的分科教學制度;教育學生身體力行,以身作則,注重對學生進行人格感化;在進行理論知識教育的同時也不忘鼓勵學生游歷考察,開拓視野,增加見聞;分齋教學注重群體教學的同時更是與因材施教相結(jié)合,創(chuàng)立了名傳千古的“蘇湖教法”,為中國教育歷史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第四章,胡瑗的教育改革思想的歷史影響和啟示。文章首先從官學與私學發(fā)展的視角闡述了胡瑗教育改革思想所產(chǎn)生的歷史影響。其次,又重點介紹了胡瑗門下的幾位杰出弟子,從側(cè)面進一步說明了胡瑗教育改革實踐的成功及其重要影響。最后,通過對胡瑗教育改革思想的總結(jié),發(fā)掘并分析其對當今教育改革的啟示。
【關(guān)鍵詞】:胡瑗 教育改革 蘇湖教法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529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緒論9-19
- 1.1 選題緣由與意義9-10
- 1.1.1 選題緣由9
- 1.1.2 選題意義9-10
- 1.2 研究綜述10-16
- 1.2.1 新中國成立之前10-11
- 1.2.2 新中國成立后到改革開放之前11
- 1.2.3 改革開放以后11-16
- 1.3 概念界定16-17
- 1.3.1 胡瑗16
- 1.3.2 蘇湖教法16
- 1.3.3 明體達用16-17
- 1.3.4 分齋教學17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7
- 1.5 研究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17-19
- 第2章 胡瑗教育改革思想產(chǎn)生的背景19-31
- 2.1 復(fù)雜的社會背景19-24
- 2.1.1 文教政策傾向性的推動作用19-20
- 2.1.2 重科舉、輕人才培養(yǎng)引發(fā)教育危機20-23
- 2.1.3 社會風氣不正導(dǎo)致學風不正23-24
- 2.2 豐富的個人經(jīng)歷24-31
- 第3章 胡瑗的教育改革思想31-39
- 3.1 對當時教育現(xiàn)狀的不滿31-32
- 3.2 教育要“明體達用”32-34
- 3.3 胡瑗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法34-39
- 3.3.1 分齋教學法34-36
- 3.3.2 因材施教法36-37
- 3.3.3 游歷考察法37-38
- 3.3.4 人格感化法38-39
- 第4章 胡瑗教育改革思想的歷史影響和啟示39-47
- 4.1 對中央官學產(chǎn)生的影響39-42
- 4.1.1 對范仲淹興學舉措的支持39-40
- 4.1.2 胡瑗管勾太學時期的變革40-41
- 4.1.3 對王安石熙寧興學的影響41-42
- 4.2 對地方官學及私學的影響42-43
- 4.3 胡瑗的杰出弟子及后人對胡瑗的評價43-45
- 4.4 胡瑗教育改革思想對當代教育改革的啟示45-47
- 結(jié)語47-49
- 參考文獻49-53
- 致謝53-55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主要科研成果5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刁維國;刁益虎;;北宋教育家胡瑗的務(wù)實革新思想述評[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年07期
2 金林祥;胡瑗與湖州州學[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3 余連祥,沈建民;胡瑗的“蘇湖教法”及其當下意義[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4 田杰;胡瑗的教育思想[J];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4期
5 姚成榮;胡瑗的教育改革實驗及其文化效應(yīng)[J];浙江師大學報;2001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陳泠;胡瑗和蘇湖教法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2 周振威;胡瑗的教育思想及其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3 馬蘭;從體用看胡瑗的學術(shù)和教育思想[D];河北大學;2013年
本文關(guān)鍵詞:胡瑗教育改革思想與實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29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129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