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級政府在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中的責任及履責成效
[Abstract]:It is the government's duty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central, provincial and grass-roots governments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hrough a variety of effective ways based on their own responsibility orientation and scope of responsibility. The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actively promote the balance of school funds, school conditions, teachers' allocation,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nd educational quality in China's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achieve remarkable results. However,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bala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regional, and inter-school still exists in varying degree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responsibilities,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should fully implement their responsibilities, construct a coordinated guarantee mechanism for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fulfilling their educational duties. To strengthen the system of recognition, reward and accountability for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作者單位】: 江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地區(qū)科學基金項目(編號:71463029) 江西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重點課題(編號:14ZD2L002) 江西省社科規(guī)劃一般項目(編號:14JY14)
【分類號】:G52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張?zhí)煅?李康;;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現(xiàn)狀、模式與展望[J];基礎教育參考;2012年15期
2 褚宏啟;高莉;;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評估指標與標準的制訂[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0年06期
3 馮建軍;;優(yōu)質均衡: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新目標[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1年06期
4 劉黎明;劉博宇;黃恒君;;義務教育發(fā)展不均衡程度的度量[J];教育學術月刊;2014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宜江;柳麗娜;;城鄉(xiāng)教師交流政策制定與執(zhí)行的若干問題[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2 王海英;;質量公平:當下教育公平研究與實踐的新追求[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3年06期
3 吳杰;王仁曾;;培訓與保險營銷員產(chǎn)能關系的實證研究[J];廣東科技;2014年Z1期
4 王海英;;系統(tǒng)思維與全局設計:成功教育改革的前提條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4年04期
5 盧艷;陳恩倫;;農村薄弱初中內涵式發(fā)展的困境及其成因探析[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1年04期
6 秦小平;;信息技術: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的助推器[J];江蘇教育研究;2012年13期
7 肖軍虎;;我國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指標體系的構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25期
8 劉明成;張洪亮;;區(qū)域教育均衡發(fā)展的社會制約因素及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35期
9 李宜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研究10年:回顧與展望[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年01期
10 馮建軍;;優(yōu)質均衡視域中的基礎教育模式的改革[J];教育科學研究;2012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凡勇昆;;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三個基本理論問題探討——基于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人類發(fā)展報告》的省思[A];“新城鎮(zhèn)化背景下義務教育改革與發(fā)展機制研究”2014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盧曉旭;基于空間視角的縣域義務教育發(fā)展均衡性測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楊令平;西北地區(qū)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進程中的政府行為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3 高琛;促進學生優(yōu)長發(fā)展教育模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4 王標;西南農村義務教育三級課程實施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5 楊江峰;特區(qū)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改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6 姚永強;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方式轉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7 夏茂林;我國義務教育資源配置差距的制度述源及變革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8 岳金輝;省域基礎教育資源優(yōu)化配置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曲樂;我國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2 周春林;教育均衡發(fā)展背景下城鄉(xiāng)中小學教師流動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許傳軍;縣域內義務教育階段教師資源均衡配置的制度保障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吳海潮;國家級貧困縣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宜江;縣域內城鄉(xiāng)教師交流政策的問題與對策[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6 師玉生;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莫詩瑤;縣域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8 朱晶晶;美國“密西西比州教師短缺法案”研究及其啟示[D];西南大學;2012年
9 蒲敏簪;西北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城鄉(xiāng)教師流動的調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年
10 李坤;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善邁;;教育公平的分析框架和評價指標[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2 秦玉友;;教育指標研制的學理問題省思[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3 翟博;教育均衡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新境界[J];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4 翟博;;樹立科學的教育均衡發(fā)展觀[J];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5 褚宏啟;楊海燕;;教育公平的原則及其政策含義[J];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6 辛濤;黃寧;;教育公平的終極目標:教育結果公平——對教育結果公平的重新定義[J];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7 沈海馴;李麗;;義務教育公平與民眾的教育選擇[J];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8 牛先鋒;;社會公平的多重內涵及其政策意義[J];理論探討;2006年05期
9 袁振國;建立教育發(fā)展均衡系數(shù) 切實推進教育均衡發(fā)展[J];人民教育;2003年06期
10 張?zhí)煅?;區(qū)域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實踐模式、路徑與政策理路[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0年Z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文U,
本文編號:21812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181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