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學生學習適應性對學業(yè)成績的調節(jié)作用:基于多水平分析的研究
本文選題:學習適應性 + 學業(yè)成績 ; 參考:《基礎教育》2015年04期
【摘要】:本研究對大連市23615名初一學生進行了學習適應性調查、基本能力測驗和學科期末測驗,然后采用逐步建立多層線性模型的方法,探索了學習適應性對不同學科學業(yè)成績的調節(jié)作用。研究結果顯示:學習適應性對學業(yè)成績具有直接影響和調節(jié)作用。在控制了學生性別等基本變量后,學習適應性對學業(yè)成績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并且,學習適應能夠調節(jié)性別與學業(yè)成績、基本能力與學業(yè)成績的關系,學習適應水平越高,不同性別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差異越小,基本能力對學業(yè)成績的預測作用相對減弱。
[Abstract]:In this study, 23615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Dalian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ir learning adaptability, basic ability test and final subject test. The adjustment effect of learning adaptability to different academic and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was explo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learning adaptability has direct influence and regulation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After controlling students' gender and other basic variables, learning adaptability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learning adaptation can regulate gender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sic abilit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learning adaptation. The smaller the difference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the weaker the predictive effect of basic ability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作者單位】: 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1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測量理論和統(tǒng)計分析模型在教育質量監(jiān)測中的應用研究”(項目批號:GFA111001)
【分類號】:G4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李慧莉,張慶林;初一新生學習適應過程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年01期
2 趙守盈,王洪禮;貴州省農村初中學生學習適應能力發(fā)展狀況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04期
3 孟四清;;當代中學生學習適應不良的現狀與教育對策[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6年05期
4 任春榮;;學生家庭社會經濟地位(SES)的測量技術[J];教育學報;2010年05期
5 聶衍剛,鄭雪,張衛(wèi);中學生學習適應性狀況的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4年01期
6 成子娟,侯杰泰,鐘財文;小學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與學業(yè)成績[J];心理科學;1997年06期
7 田瀾;我國中小學生學習適應性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2004年02期
8 白晉榮,劉桂文,郭雪梅;中學生學習適應性的研究[J];心理學動態(tài);1997年02期
9 歐朝暉;;小學四五年級學生學習適應問題調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年1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媛;流動兒童學習適應不良的成因分析與對策研究[D];廣州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葛明貴,余益兵;大學生學習適應性及其影響因素[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2 韓安莊;高中生學業(yè)成就心理因素的發(fā)展特點[J];濱州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3 雷燕;高淳海;郭成;;人格與學業(yè)成績關系研究述評[J];濱州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4 張進良;;大學生網絡學習適應性的調查研究[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0年21期
5 李慧莉,張慶林;初一新生學習適應過程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年01期
6 聶衍剛,蔡笑岳,張衛(wèi);初一學生人格特征、學習適應性與學習成績關系的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年02期
7 丁桂鳳;趙國祥;;中學生的適應特征及其影響因素[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8年02期
8 曾天德;潘小q.;周艷希;;學優(yōu)兒童學習適應性、學習習慣和應試技能及其關系[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8年04期
9 周艷;尹華站;;進城農民工子女學習適應性現狀與培養(yǎng)[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3期
10 李鋒盈;楊偉明;;城鄉(xiāng)結合部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適應性的狀況研究[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張美艷;佟月華;;大學生學習適應性特點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劉桂香;;新課程如何轉變學生的學習習慣[A];中國化學會第三屆關注中國西部地區(qū)中學化學教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王華容;譚頂良;田野;;大學生學習適應性現狀調查與分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郝懿;;學生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及其與數學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研究[A];中國教育學會基礎教育評價專業(yè)委員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選集[C];2012年
5 孟夢;;音樂對兒童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A];第三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劉電芝;小學兒童數學學習策略的發(fā)展與加工機制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王嵐;適應性學習系統(tǒng)中學習模型遷移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3 石雷山;初中生班級集體效能的結構、影響因素及其與學校適應發(fā)展趨勢的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4 李大維;學前教育經歷、家庭環(huán)境特點與小學生學校適應的關系[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5 張勁英;大學本科新生學業(yè)成就之影響因素分析[D];廈門大學;2013年
6 周春燕;公正世界信念對不同社會階層的個體與社會功能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7 孟霞;留學女研究生社會適應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8 陳繼文;教師自主支持與初中生的學習:家庭社會階層與自主動機的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葛明貴,楊永平;小學生學習品質訓練的實驗研究[J];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
2 周佳;“自助安置”與農民工子女簡易學校的扶持[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3 石人炳;;美國關于流動兒童教育問題的研究與實踐[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4 汪柱旺;教育券、教育選擇與教育公平[J];當代財經;2004年12期
5 趙樹凱;邊緣化的基礎教育——北京外來人口子弟學校的初步調查[J];管理世界;2000年05期
6 楊團,葛道順;中國城市社區(qū)的社會保障新范式——大連與杭州社區(qū)個案研究與探索[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7 羅永祥,張yN;貴陽市城鎮(zhèn)中小學生學習態(tài)度調查研究[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8 郭叢斌;閔維方;;家庭經濟和文化資本對子女教育機會獲得的影響[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9 項繼權;農民工子女教育:政策選擇與制度保障——關于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的調查分析及政策建議[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10 楊文娟;讓每個孩子都接受良好的教育——淺談公辦學校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活動平等[J];基礎教育研究;2003年Z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瀾;小學生學習適應問題及其教育干預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李偉梁;流動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3 陳紅燕;流動兒童學校生存與發(fā)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4 楊素蘋;流動兒童教育問題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呂如敏;西北少數民族流動兒童在校同輩群體交往過程的實地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6 李曉東;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及建立資助體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陳懷川;進城農民工子女社會適應性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王培同;流動人口子女教育的城市化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9 趙向利;流動兒童社會化狀況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10 苗永生;對民辦學校教師高流動率現象的個案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白晉榮,劉桂文,趙笑梅,張杉杉;小學生學習適應性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年03期
2 田瀾,肖方明,陶文萍;關于中小學生學習適應性的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年01期
3 田瀾;國內關于中小學生學習適應性研究綜述[J];深圳教育學院學報(綜合版);2002年01期
4 任碧翔;提高小學生學習適應性的探討[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3年09期
5 郭楚如,吳澤敏,郭少玲,林勇強;不同年級和性別小學生學習適應性比較分析[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3年12期
6 耿向紅;;小學生學習適應性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7 隋光遠,李晶;初中優(yōu)生和差生學習適應性的比較研究[J];心理科學;2004年03期
8 聶衍剛,劉毅;小學生學習適應性狀況的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4年04期
9 李海華;馬先明;;國內學習適應性研究綜述[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10 王玲鳳;;中職生的學習適應性的調查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笑梅;;教學模式對小學生學習適應性影響的縱向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華容;譚頂良;田野;;大學生學習適應性現狀調查與分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丁小燕;陳洪巖;;流動兒童學習適應狀況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冷榮蘭;;中學生學習適應性調查報告[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張利;郭成;;中學生學習適應性及其銜接教育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胡琳麗;鄭全全;;師范院校大學生自我和諧與學習適應性的關系[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吳惠賢;;中學生學習適應性與學績的相關性研究——《提高中學生學習適應性的實驗研究》課題初期實驗報告[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8 金瑛;;朝鮮族留守兒童學習適應性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9 宋麗娟;張大均;;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適應性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張美艷;佟月華;;大學生學習適應性特點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本報記者 張貴勇;念好“學習經”[N];中國教育報;2005年
2 常州市武進區(qū)周家巷小學 錢國芬;讓兒童順利渡過“成長馬鞍期”[N];江蘇教育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朱慶、蘇雁;需求為本素質領先[N];光明日報;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季艷萍;民辦與公辦高校大學生學習適應性發(fā)展的比較性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2 嚴桂芬;城鄉(xiāng)結合部預初新生學習適應性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3 趙俊萍;專科大學生學習適應性的現狀調查及干預研究[D];山西大學;2010年
4 韓宏偉;大連市初中小學銜接階段學生學習適應性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5 王華容;大學生學習適應性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6 張進良;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學習適應性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王紅日;教師因素影響下的小學中年級學生學習適應性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8 羅麗霞;城市中高年級小學生學習適應性及其干預研究[D];廣州大學;2012年
9 李存蘭;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自我概念與學習適應性關系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10 柏亞瓊;昆明市小學流動兒童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學習適應性的關系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0031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003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