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學校實踐性德育課程體系構(gòu)建
本文選題:學校實踐性德育 + 德育課程體系 ; 參考:《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年07期
【摘要】:學校德育課程建設(shè)是德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針對道德教育在時效性、有效性和針對性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實踐性的德育活動教育成為必然選擇。學校實踐性德育課程體系建設(shè)不僅需要落實國家對青少年的道德要求,更應(yīng)將其內(nèi)化為學生的固有品質(zhì),同時外顯為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在此過程中,學校應(yīng)有完整的德育體系予以支持,"先破后立",在積極的德育目標指引下,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校道德生活,豐富學校道德教育活動,密切與實際相聯(lián)系,實現(xiàn)德育課程生活化與實踐化的追求。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moral education. In view of the drawbacks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aspects of timeliness, effectiveness and pertinence, practical mor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in schools not only needs to fulfill the moral requirements of the state to teenagers, but also should be internalized as the inherent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be shown as good moral behavior of students.In this process, the school should have a complete moral education system to support, "break first, then st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positive moral education goal, create a good school moral life, enrich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ctual situation.Realize the pursuit of life and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
【基金】: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南大學基礎(chǔ)教育研究中心重點項目《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城鄉(xiāng)一體化教育運行機制研究》(項目批準號:14SKBO28)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G4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詹萬生;整體構(gòu)建學校德育體系研究報告[J];教育研究;2001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偉;王寧西;;試論道德教育的行為規(guī)范養(yǎng)成法[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2 何沖;;論構(gòu)建多樣化德育內(nèi)容體系[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8年09期
3 顧宏松;芻議大學生良好社會公德行為的養(yǎng)成[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4 李勇蕾;;高職院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問題分析[J];包頭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5 張琳;;中職英語教學與德育教育結(jié)合的思考[J];巴音郭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6 王夫營;;大學德育中課程設(shè)置人本化的彰顯[J];才智;2008年14期
7 王琳賀;;如何做好學員的表率[J];才智;2009年07期
8 韓菊芳;;淺議語文學科中的德育滲透[J];才智;2010年04期
9 張煦春;;儒家傳統(tǒng)思想下文化德育模式的探析[J];才智;2011年34期
10 張澍軍;試論德育功能的意識形態(tài)性和非意識形態(tài)性[J];長白學刊;2005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劉丹;;寫真話 抒真情 做真人——從生活中學會作文,在作文中鑄煉做人[A];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寫作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廖國義;;求新務(wù)實 潤物無聲——獨具特色的隆回二中“三色教育”[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興海;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阮登方;佛教戒定慧教育理念與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周濤;網(wǎng)絡(luò)輿論環(huán)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4 高亞杰;戰(zhàn)后日本道德教學理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唐愛民;道德教育范疇論審理[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曹影;德育職能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蔡麗華;網(wǎng)絡(luò)德育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8 竭長光;論德育理論研究的思維方式轉(zhuǎn)換[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王智慧;人的存在與思想政治教育[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韋冬雪;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矛盾和規(guī)律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孝忠;基于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2 崔雅男;和諧社會視域下的高校德育目標構(gòu)建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道德教育價值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陸正芳;“研訓教一體化”中小學德育管理者培訓模式的探索[D];蘇州大學;2010年
5 高峰;高校全方位德育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黃恒學;高校德育人性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姜瑞云;大學生活動性德育課程的研究及應(yīng)用[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楊宓;高校危機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陳穎;轉(zhuǎn)型期中國學校德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D];河南大學;2011年
10 胡麗;職業(yè)學校學生德育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才明;高校德育中的活動性德育[J];滁州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2 翟惠根;;“創(chuàng)新性德育”芻議[J];教育與職業(yè);2006年14期
3 李書華;;區(qū)域性德育網(wǎng)站和校園網(wǎng)德育平臺建設(shè)的效能思考[J];中國德育;2007年03期
4 姚春雷;侯蔚;;試析發(fā)展性德育的理性歸因[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007年08期
5 劉必豪;;開展研究性德育的實踐與感悟[J];中小學管理;2008年05期
6 包鵬遠;;以發(fā)展性德育研究 促學生全面發(fā)展——談萬泉小學的發(fā)展性德育實踐研究[J];中國德育;2008年11期
7 李大健;;生活化:高校人本性德育的真諦[J];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8 張巖;;高校中顯性德育與隱性德育的關(guān)系[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9 敬楓蓉;祖霞;;志愿服務(wù):高校實踐性德育的有力載體[J];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10 李靜;;知性德育的辯白——對知性德育的重新認識[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顏鳳嶺;;主體——發(fā)展性德育的實踐與探討[A];“面向新世紀的青年與青年工作”征文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河北區(qū)昆緯路第一小學 楊景香;以實踐性德育為載體 探索學生自主管理新模式[N];天津教育報;2013年
2 汲安慶;“立!辟F在“立人”[N];廈門日報;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麗平;當前學校發(fā)展性德育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黃秋明;發(fā)展性德育教學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王國華;高校發(fā)展性德育模式的構(gòu)建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呂娜;論知性德育與生活的割裂[D];吉林大學;2008年
5 沈正東;新課程背景下中學活動性德育課程的實踐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王素鳳;自主性德育建構(gòu)的理論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7 徐建平;主體間性德育理論與實踐探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卓秀堅;滲透性德育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9 龐偉芳;中小學活動性德育課程:實踐與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10 喬紅麗;中師潛在性德育實踐活動途徑體系之構(gòu)建[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7358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735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