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虔信教育
本文關鍵詞: 虔信 虔信教育 道德教育 自我教育 出處:《教育現(xiàn)代化》2015年1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虔信是指類似信奉宗教的那種純凈、堅定的信仰之情。虔信教育即為了形成學生對教育的虔信之情所開展的各種課內外活動。虔信教育具有隱蔽性、神圣性、超越性等特征,是道德教育、自我教育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從社會,學校、教師、學生等多方面著手開展虔信教育。
[Abstract]:Godliness is a kind of pure and firm belief similar to that of religion. Godliness education is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carried out in and out of class to form students' godly faith in education. Godly faith educ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cealment, sanctity, transcendence, etc. It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moral education and self-education. We should carry out godly faith education from society, school, teacher, student and so on.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哈爾濱師范大學;
【分類號】:G4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龔兵;;近代大學課程世俗化及其影響[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2 莫志華;;試論語文課堂學習方法的優(yōu)化——獨立學院藝術生學習方法探討[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3期
3 艾兵有;伍家旺;;云南邊境民族地區(qū)大學生宗教信仰問題研究——基于云南佤族大學生信仰的調查[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4 線穎瑩;;高師聲樂教學之“主體間性”理論探微[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5 朱觀明;從陶行知的師生觀看新時期的師生關系[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6 沈立;中國佛教《華嚴經》的終生學習觀[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7 張翼星;;試論當今大學的通識教育[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年03期
8 劉鐵芳;;從蘇格拉底到杜威:教育的生活轉向與現(xiàn)代教育的完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0年02期
9 郝彩玲;;淺析夸美紐斯“泛智”教育思想[J];才智;2010年25期
10 楊正強;胡守敏;;論夸美紐斯的學習思想[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揭章武;;基于公平教育視角解讀“培優(yōu)輔差”的教學策略[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階段性成果集(華南卷)[C];2012年
2 舒志定;;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質探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陳家斌;;論夸美紐斯的“教育適應自然”原則及其現(xiàn)實意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吳曉玲;劉中猛;;論教學的徹底性:一種再建構的歷史視角[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穎;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價值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2 王天平;追尋完整的人[D];西南大學;2011年
3 皮軍功;幼兒生活教學論[D];西南大學;2011年
4 杜芳芳;從行政控制到專業(yè)引領[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洪明;從“管理”到“輔導”:班級變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俏華;論我國榜樣教育中的道德問題[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高蘭香;大學物理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姚林群;課堂中的價值觀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周貴禮;論當代教師思維方式變革[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方新文;對話德育論[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5229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522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