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師的成長基因
本文關(guān)鍵詞:好老師的成長基因 出處:《基礎(chǔ)教育論壇》2015年3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霍姆林斯基 農(nóng)村學(xué)校 羅森塔爾效應(yīng) 斯霞 教育教學(xué)思想 口不能言 一所 朱先生 我愛 天賦條件
【摘要】:正一位值得孩子終生懷念的老師就是好老師在講述"什么樣的老師是好老師"時,蘇霍姆林斯基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剛從大學(xué)畢業(yè)的年輕英語教師來到一所農(nóng)村學(xué)校。她心里有點忐忑不安:"我們沒學(xué)多少教學(xué)法,我可怎么工作呀?"可是沒過多久,她的外語課就成了學(xué)生們最喜愛的科目。過去,學(xué)校里總有不少孩子討厭外語,而現(xiàn)在,孩子們在課堂上被點燃的求知火花燃燒到了課外,孩子們不需要完成指令性作業(yè),而是成群結(jié)隊去找這位老
[Abstract]:A good teacher is a good teacher who deserves to be remembered all his life when he tells "what kind of teacher is a good teacher". Suhomlinski once told the story of a young English teacher who had just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nd came to a rural school. She was a little worried. "We haven't learned much pedagogy," she said. "how can I work?" "but it wasn't long before her foreign language class became a favorite subject for her students. In the past, many children in school hated foreign languages, but now the sparks of knowledge ignited in the classroom are burning out of the classroom. The children did not need to finish their mandatory homework, but flocked to the old man
【分類號】:G451
【正文快照】: 一位值得孩子終生懷念的老師就是好老師在講述“什么樣的老師是好老師”時,蘇霍姆林斯基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剛從大學(xué)畢業(yè)的年輕英語教師來到一所農(nóng)村學(xué)校。她心里有點忐忑不安:“我們沒學(xué)多少教學(xué)法,我可怎么工作呀?”可是沒過多久,她的外語課就成了學(xué)生們最喜愛的科目。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曉靜;論蘇霍姆林斯基“知識的教育性”思想[J];濮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05年04期
2 李鎮(zhèn)西;;歷史證明了蘇霍姆林斯基的不朽[J];新課程研究(教育管理);2007年01期
3 徐洪;;讀書,教師永恒的追求——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J];教育科研論壇;2008年01期
4 許慶亞;;再談蘇霍姆林斯基的課外閱讀思想及其啟示[J];現(xiàn)代教育科學(xué);2008年02期
5 李文霞;;蘇霍姆林斯基最優(yōu)化教育系統(tǒng)工程及啟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年02期
6 呂占廣;成麗;;教師:播撒陽光的人——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有感[J];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2011年04期
7 吳盤生;;沿著蘇霍姆林斯基的足跡與時代同行——烏克蘭名校長德爾卡契和哈依魯蓮娜訪談錄[J];江蘇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8 楊再淮;;蘇霍姆林斯基給新教師的建議及啟示[J];學(xué)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年08期
9 汪明帥;;論教師同情心的養(yǎng)成——以蘇霍姆林斯基的言行為分析對象[J];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03期
10 李曉萌;;烏、俄蘇霍姆林斯基研究現(xiàn)狀[J];江蘇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雷彥興;;蘇霍姆林斯基論聽課[A];紀(jì)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玉生;;蘇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的機制新探[A];紀(jì)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戴方躍;;約談家長的“一二三四”[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語文建設(shè)卷2)[C];2013年
4 孔繁華;王海波;;如何讓學(xué)生成為課堂提問的主人[A];吉林省第二屆中小學(xué)教師優(yōu)秀科研成果評選獲獎?wù)撐膮R編(特等獎)[C];2011年
5 余青璐;;我在課題中成長——《教師的服務(wù)意識與行為的研究》階段研究感想[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西卷)[C];2010年
6 梁湘東;;英語教師專業(yè)成長新途徑[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7 王慧;;一個起點就是一種成功[A];2013河北省班主任論壇論文集[C];2013年
8 俱愛軍;;讓思想之花在語文中綻放——學(xué)習(xí)《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有感[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年
9 蔡春蓮;;我與科研一起成長[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10 曹春燕;;快樂課堂——談互動式教學(xué)模式的實施[A];吉林省第二屆中小學(xué)教師優(yōu)秀科研成果評選獲獎?wù)撐膮R編(特等獎)[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鮑東明 蘇令;蘇霍姆林斯基情結(jié)聯(lián)結(jié)兩位女校長[N];中國教育報;2004年
2 安徽省六安市輕工中學(xué) 張克昌;夜讀蘇霍姆林斯基[N];中國教育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王占偉;馬新功:做蘇霍姆林斯基式的校長[N];中國教師報;2013年
4 范金豹;蘇霍姆林斯基的三個“書籍世界”[N];中國教育報;2004年
5 陶繼新 馬新功;打造東方帕夫雷什[N];中國教育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高靚;愛孩子是永恒的教育話題[N];中國教育報;2009年
7 李鎮(zhèn)西;做一個孩子不怕的校長[N];江蘇教育報;2013年
8 ;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影響了中國幾代教育者[N];中國教育報;2006年
9 江蘇省江陰市華士實驗學(xué)校國際部 陸啟威;用教育智慧譜寫育人華章[N];中國教育報;2004年
10 阿倉;教科社 引進蘇霍姆林斯基素質(zhì)教育[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冬杰;詩意的智慧: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科研思想[D];浙江師范大學(xué);2013年
2 郭肖;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倫理思想新探[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11年
3 宋艷平;蘇霍姆林斯基的教師觀及其當(dāng)代價值[D];曲阜師范大學(xué);2013年
4 何洋洋;蘇霍姆林斯基論公民道德養(yǎng)成的勞動路徑研究[D];魯東大學(xué);2015年
5 倪壽英;蘇霍姆林斯基的教師成長觀及其現(xiàn)代啟示[D];蘇州大學(xué);2008年
6 呂雯慧;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研究理論思想與實踐經(jīng)驗探析[D];廣西師范大學(xué);2004年
7 董婷婷;蘇霍姆林斯基教師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14年
8 劉穎;蘇霍姆林斯基心理教育思想研究[D];揚州大學(xué);2006年
9 寧團紅;論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倫理思想[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03年
10 葉玫;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倫理思想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8年
,本文編號:14413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441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