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品質:教育強國的“軟實力”
本文關鍵詞:教育的品質:教育強國的“軟實力” 出處:《教育發(fā)展研究》2015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教育的品質 教育的軟實力 教育的硬實力 教育綜合實力
【摘要】:教育強國是世界強國的題中應有之義。"教育綜合實力"不只是"教育的硬實力",還有"教育的軟實力"。教育的軟實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育的品質",即教育的自由、平等、擔當、激活、區(qū)分的程度。
[Abstract]:The power of education is the right meaning of a world power.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education" is not only the hard power of education, but also the soft power of education. The soft power of education depends largely o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hat is, the degree of freedom, equality, responsibility, activation and distinction of education.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江蘇“2011”計劃:基礎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成果
【分類號】:G521
【正文快照】: (一)中國正在崛起,正在從一個世界大國向著世界強國崛起。這是當今國際社會普遍持有的一種觀點,也是為越來越多的國人所認定的一種態(tài)勢。事實上,對于許多國人而言,“成為世界強國”已經不只是一種愿望與決心,而且也成了一種信念與信心。然而,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思考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魯潔;;教育的原點:育人[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4期
2 易宏;;“綜合實力=硬實力~(軟實力)”——軟實力和硬實力及綜合實力關系的擬數(shù)學模型解讀[J];中國科技信息;2014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利濤;;軟力量概念再辨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4期
2 謝海均;文燕;田榮;;素質教育的概念厘清和內涵外延疏理[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3 林鐘高;于鑫;吳玉蓮;;全球會計治理框架下的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分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4 郭兵云;卓旭春;;當代中國四種國家身份的關系[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5 劉東杰;;新農村視野下農民政策敏感性培育問題探索[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12年03期
6 陳以定;;CEPA安排的新制度經濟學解釋[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7 曹琳;;我國和平崛起的戰(zhàn)略思想和舉措[J];濱州職業(yè)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8 張鶴;;大眾化背景下對高等教育價值選擇的思考[J];才智;2009年32期
9 徐能武;宋鏡明;;構建和諧社會:新制度主義的分析[J];長白學刊;2006年05期
10 婁偉;;論國際沖突的根源——一種理論的比較分析[J];長白學刊;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彬;;WTO對RTAs的“適度規(guī)制論”——有關GATT第24條討論的啟示[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經濟法卷)[C];2006年
2 宣興章;;國際關系理論的古希臘根源:行動者、結構論述模式的劇場假象[A];國際關系研究:合作理論及爭鳴——2008年博士論壇[C];2008年
3 趙廣成;;國際體系的中產階級化與沒有收益的非對稱沖突[A];國際關系研究:探索與創(chuàng)新——2009年博士論壇[C];2009年
4 林永亮;;國際關系研究中的“實然”與“應然”[A];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的建設:借鑒與創(chuàng)新——2011年博士論壇[C];2011年
5 袁偉華;;對外政策分析:家在何方?[A];國際關系研究:新發(fā)展與新問題——2012年博士論壇論文集[C];2012年
6 裴姝娟;;論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文化導入[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十三輯)[C];2013年
7 牟佳杰;何英;;政治制度與社會相互依賴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衡量國家政治制度化水平的新視角[A];國家治理:民主法治與公平正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年會文集(2012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12年
8 牛冬梅;;黨的先進軍事文化發(fā)展的基礎[A];新四軍研究(第五輯)[C];2013年
9 牟文富;ZHANG Yue;;美國在《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之外塑造海洋秩序的戰(zhàn)略[A];中國海洋法學評論(2014年卷第2期 總第20期)[C];2014年
10 趙長峰;趙積旭;;南部非洲發(fā)展共同體經濟一體化的成就與問題[A];非洲研究2013年第1卷(總第4卷)[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舒盛芳;大國競技體育崛起及其戰(zhàn)略價值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李衛(wèi)東;大學內部重點建設[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徐維余;外資并購安全審查法律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隋偉;東亞金融合作法律制度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張志輝;網絡條件下意識形態(tài)建設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張長海;企業(yè)影響力、會計穩(wěn)健性與資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學;2010年
8 姜星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能源安全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9 郭繼文;文化軟實力的歷史觀闡釋[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10 劉鳴箏;美國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安德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的協(xié)調機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紀瑩;大連市電子黨務發(fā)展對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李萍;春節(jié)晚會的意識形態(tài)幻象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4 李皓;論中國的和平發(fā)展與國家形象的優(yōu)化[D];湘潭大學;2010年
5 甘湘武;中國與尼日利亞雙邊投資關系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6 申健;巴以問題:困境與出路[D];湘潭大學;2010年
7 張業(yè)源;地緣政治視角下東北亞合作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8 羅滿秀;試論國際政治資源對金融危機的影響[D];湘潭大學;2010年
9 宋育軒;金融危機下山東省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10 倪志豐;中國文化軟實力對中國外交的影響[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汪丁丁;;教育的問題[J];讀書;2007年11期
2 閻光才;;迫不得已的荒謬?[J];讀書;2008年07期
3 楊大偉;;凱洛夫《教育學》:斯大林意識形態(tài)的教育代表作[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8期
4 朱光明;;透視教育現(xiàn)象學——論教育現(xiàn)象學研究中的三個基本問題[J];外國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仁業(yè);賀芳玲;房欲飛;;建設研究生教育強國的戰(zhàn)略研究[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5年01期
2 謝仁業(yè);賀芳玲;房欲飛;;引領中國和平發(fā)展 建設研究生教育強國——未來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宏觀背景與趨勢[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年04期
3 馬昌禮;;回應研究生教育強國的召喚[J];現(xiàn)代人才;2007年06期
4 謝和平;;建設教育強國與大學的使命[J];中國高等教育;2008年01期
5 張麗;;教育強國追趕期指標體系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0年03期
6 伊雷娜·馬克;埃迪特·舒爾茨;;德國宣言:十年后躋身世界五大教育強國[J];上海教育;2002年19期
7 查有梁;;邁向教育強國的發(fā)展戰(zhàn)略探索——評李化樹教授《教育強國:目標、方針與戰(zhàn)略》[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8 張麗;;教育指標的國際比較與教育強國政策框架的昭示[J];臨沂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9 范錚;曾淦寧;沈江南;阮慧敏;張國亮;;美國海洋教育對我國海洋教育強國的一些啟示[J];現(xiàn)代物業(yè)(中旬刊);2013年12期
10 ;創(chuàng)立 扎根 發(fā)展 騰飛 鶴山市第一中學剪影[J];廣東教育(高中版);2008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彭義軒;;“科教興村”是實施素質教育強國富民的戰(zhàn)略[A];學陶師陶 貴在實踐——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第二屆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選集[C];1996年
2 周軍;;創(chuàng)造幸福:教育者的使命和追求[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3 劉維民;;序[A];中國化學會第三屆關注中國西部地區(qū)中學化學教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國家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高書國;教育強國的理想與現(xiàn)實[N];中國教育報;2012年
2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 郭新立;為建設研究生教育強國奠定堅實基礎[N];中國教育報;2013年
3 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張麗;教育強國:追趕先進的有效途徑[N];中國教育報;2010年
4 朱元婷;教育強國需整體發(fā)展[N];團結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鄭晉鳴;教育強國不是夢[N];光明日報;2010年
6 全國人大代表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 朱之文;人才培養(yǎng)與教育強國[N];文匯報;2013年
7 記者 張爍;推動教育科學研究繁榮發(fā)展 為建設教育強國提供智力支持[N];人民日報;2011年
8 記者 孫韶華 陳偉;盛連喜:解決大學生就業(yè)難需要政府調節(jié)[N];經濟參考報;2010年
9 李振平;澳力闖教育強國之列[N];中國教育報;2002年
10 記者 孟維東;透視高校賣地潮[N];云南法制報;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畢重鈺;從中日兩國教育史看“教育強國”的重要性[D];天津師范大學;2014年
2 劉國勛;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13年
3 黃貝;基于國際競爭力比較的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3841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384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