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學科教育論文 >

初中生逆商現(xiàn)狀及干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21 17:00

  本文關鍵詞:初中生逆商現(xiàn)狀及干預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初中生 逆商 團體心理輔導


【摘要】:所謂逆商,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個體的成長道路并非僅有坦途,更有坎坷。只有直面坎坷、戰(zhàn)勝坎坷才能獲得健康成長。而逆商的高低直接影響人們面對坎坷的處理態(tài)度。本研究試圖了解初中生的逆商狀況,并嘗試用團體心理輔導的方式,提升初中生的逆商水平。本研究綜合運用文獻分析、問卷調查和實驗等研究方法,首先,采用符合心理測量學規(guī)范的中學生逆商量表對初中生進行調查,揭示初中生逆商的現(xiàn)狀;其次,針對低逆商初中生群體進行團體輔導干預研究,探索幫助低逆商初中生提高逆商水平的有效干預方案。綜合本研究結果,得出如下結論:(1)初中生的逆商狀況總體處于中上水平。(2)初中生逆商總分及歸因、延伸、忍耐維度在性別變量上差異不顯著,但在控制維度存在顯著性差異;(3)初中生逆商的總分與歸因和忍耐維度上在年級變量上差異顯著,而控制、延伸維度在年級變量上的差異不顯著;(4)初中生逆商總分及各個維度在獨生子女變量上差異不顯著,但歸因維度達到邊緣顯著;(5)初中生逆商總分與控制、忍耐維度在人際關系變量上存在顯著性差異;(6)初中生逆商的總分在父母關系變量上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控制維度在父母關系變量上存在極其顯著性差異,忍耐維度在父母關系變量上存在顯著性差異;(7)初中生逆商的控制維度在家庭教養(yǎng)方式變量上存在顯著性差異。(8)團體心理輔導能夠改善低逆商初中生的逆商水平。
【關鍵詞】:初中生 逆商 團體心理輔導
【學位授予單位】:揚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844.2
【目錄】:
  • 摘要2-3
  • Abstract3-8
  • 1 問題提出及研究意義8-10
  • 1.1 問題提出8-9
  • 1.2 研究意義9-10
  • 1.2.1 理論意義9
  • 1.2.2 實踐意義9-10
  • 2 研究綜述10-21
  • 2.1 逆商的研究綜述10-16
  • 2.1.1 逆商及其相關概念的界定10-12
  • 2.1.2 逆商的結構12-13
  • 2.1.3 逆商的測量13-14
  • 2.1.4 逆商的影響因素研究14-16
  • 2.1.5 逆商的干預研究16
  • 2.2 團體心理輔導的研究綜述16-20
  • 2.2.1 團體心理輔導的概念16-17
  • 2.2.2 團體心理輔導的研究現(xiàn)狀17-20
  • 2.3 現(xiàn)有研究的述評20-21
  • 3 研究的總體設計21-23
  • 3.1 研究目的21
  • 3.2 研究假設21
  • 3.3 研究對象21
  • 3.4 研究方法21-22
  • 3.5 研究程序22-23
  • 4 研究一:初中生逆商的現(xiàn)狀調查23-33
  • 4.1 研究目的23
  • 4.2 研究對象23-24
  • 4.3 研究工具24
  • 4.4 數(shù)據(jù)收集24
  • 4.5 研究結果分析24-28
  • 4.5.1 初中生逆商現(xiàn)狀的描述性統(tǒng)計24-25
  • 4.5.2 初中生逆商的性別差異檢驗25
  • 4.5.3 初中生逆商的年級差異檢驗25-26
  • 4.5.4 初中生逆商的獨生子女差異檢驗26
  • 4.5.5 初中生逆商在人際關系上的差異比較26-27
  • 4.5.6 初中生逆商在與父母關系上的差異比較27
  • 4.5.7 初中生逆商在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上的差異比較27-28
  • 4.6 討論28-32
  • 4.6.1 初中生逆商水平現(xiàn)狀分析28
  • 4.6.2 初中生逆商的性別差異分析28-29
  • 4.6.3 初中生逆商的年級差異分析29-30
  • 4.6.4 初中生逆商的獨生子女差異分析30
  • 4.6.5 初中生逆商的人際關系差異分析30-31
  • 4.6.6 初中生逆商與父母關系上的差異比較31
  • 4.6.7 初中生逆商與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上的差異比較31-32
  • 4.7 結論32-33
  • 5 研究二:團體心理輔導對低逆商初中生的干預研究33-48
  • 5.1 研究目的33
  • 5.2 研究對象33
  • 5.3 測量工具33
  • 5.4 研究過程33-34
  • 5.5 研究設計34-40
  • 5.5.1 設計理念34-35
  • 5.5.2 課程結構35-36
  • 5.5.3 課程階段36-38
  • 5.5.4 課程實例38-40
  • 5.6 方案實施情況40-42
  • 5.6.1 第一階段:增進認識,促進團體合作(Unit1-Unit2)40
  • 5.6.2 第二階段:發(fā)現(xiàn)自我,培養(yǎng)情緒,積極應對(Unit3-Unit5)40-41
  • 5.6.3 第三階段:積極理性歸因,激發(fā)自我效能(Unit6-Unit7)41
  • 5.6.4 第四階段:制定合理目標,找準人生定位(Unit8)41-42
  • 5.7 數(shù)據(jù)處理42
  • 5.8 研究結果與分析42-44
  • 5.8.1 實驗組和對照組團體輔導前測數(shù)據(jù)的差異性比較42
  • 5.8.2 實驗組團體輔導前測、后測數(shù)據(jù)的差異性比較42-43
  • 5.8.3 對照組團體輔導前測、后測數(shù)據(jù)的差異性比較43
  • 5.8.4 實驗組和對照組團體輔導后測數(shù)據(jù)的差異性比較43-44
  • 5.8.5 團體評估反饋表及半結構問題訪談結果44
  • 5.9 討論44-46
  • 5.9.1 對干預方案的討論44-45
  • 5.9.2 對干預結果的討論45-46
  • 5.9.3 對團體成員反饋表及訪談的討論46
  • 5.10 團體心理輔導的不足46-47
  • 5.11 結論47-48
  • 6 結論與建議48-52
  • 6.1 教育建議48-50
  • 6.2 研究存在的局限50
  • 6.3 研究結論50-52
  • 參考文獻52-57
  • 附錄57-81
  • 致謝81-82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82-8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冬梅;關于職業(yè)學校團體心理輔導的幾點思考[J];職教通訊;2004年12期

2 童三紅;團體心理輔導的分享技術[J];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5期

3 王瑋;李春暉;王欣;;團體心理輔導對大三學生職業(yè)生涯決策的影響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年06期

4 丁正員;;考前焦慮團體心理輔導實踐及探討[J];時代文學(雙月版);2007年03期

5 袁小娜;;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團體心理輔導方案設計[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6 于曉溪;;試談大學生進行團體心理輔導的必要性[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年08期

7 劉娜;;團體心理輔導在貧困大學生“心理脫貧”中的運用[J];職業(yè)時空;2012年06期

8 孫羽楓;;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效能探析[J];學習月刊;2012年14期

9 吳芳;陳營;谷建松;;我國高校團體心理輔導的研究綜述[J];科技風;2012年13期

10 趙瓊;陳倩;馬敏娜;;淺談高校朋輩團體心理輔導[J];社會心理科學;201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瓊;;小學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探索與實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2 朱育紅;;團體心理輔導課程終極目標的挑戰(zhàn)[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化研究——第八屆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3 謝鋼;沈雪妹;周杏林;劉水華;李曉波;;淺析團體心理輔導中指導者角色功能的發(fā)揮[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化研究——第八屆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4 鄧麗芳;;高校團體心理輔導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5 倪偉;;團體心理輔導課程中的活動藝術[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6 張麗霞;;積極心理治療與故事療法在貧困生團體心理輔導中的應用[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7 唐育新;;上好團體心理輔導課的幾點妙法[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8 肖一帆;;以節(jié)日為契機因勢利導——記一次初中團體心理輔導活動[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9 張會平;史卉;;團體心理輔導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實效研究[A];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張潮;姜海;張蓉;王博韜;;團體心理輔導的過程分析[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文俊 鄧衛(wèi)國;團體心理輔導走進適存校園[N];郴州日報;2005年

2 本報見習記者 陳立惠;團體心理輔導走進校園[N];廣西日報;2004年

3 記者 楊建偉邋通訊員 王燕青 許巖;“團體心理輔導”讓他們重揚心帆[N];檢察日報;2008年

4 ;拓寬矯治載體 提高教育質量[N];法制日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楊沫;開學第一課:玩游戲[N];太原日報;2010年

6 特約記者 楊秀勇;湖南總隊——構筑官兵心理服務體系[N];人民武警;2009年

7 記者 戚海燕;心理健康課太少了[N];北京日報;2000年

8 本報記者 潘玉嬌;豐縣:構建心理教育平臺 關注學生健康成長[N];江蘇教育報;2012年

9 記者 顧威;遼河油田用科學方法培育員工健康心態(tài)[N];工人日報;2012年

10 李德全邋本報記者 王晶;“治”心情 心晴工作室來幫忙[N];成都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愛寧;觀影療心[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舒敏熠;高中生團體心理輔導方法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2 陳少佳;大學生自我對話現(xiàn)狀及團體心理輔導的干預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3 張月;團體心理輔導對小學兒童害羞心理的干預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3年

4 井瀟瀟;妊娠特有焦慮的狀況及干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5 鄧宇;流動兒童身份認同現(xiàn)狀及干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6 王友良;《初三學生考試心理正能量團體心理輔導手冊》的編制和應用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7 李春生;大學生手機依賴與孤獨感及感覺尋求的關系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8 王曉婷;團體心理輔導對小學生學業(yè)拖延現(xiàn)象的干預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4年

9 郭蒙;小學生孤獨感調查分析及團體心理輔導干預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10 湯靜;高中生領導力團體心理輔導的探索與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

本文編號:107438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07438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a26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