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與港臺高校學生社團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7 13:21
本文關鍵詞:大陸與港臺高校學生社團比較研究
【摘要】:高校學生社團是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隨著社會生活多元化的發(fā)展,高校學生社團活動日趨復合化,,集教育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同時憑借其自身的多樣性、自主性、開放性,已成為高校校園文化的活動先鋒,成為大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重要陣地。 但是,由于社會多元文化的沖擊和網(wǎng)絡信息時代快節(jié)奏的影響,高校學生社團在迅速發(fā)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社團管理機制不全、社團干部綜合素質不高、社團后勤保障力度不足等,直接影響到社團功能的全面發(fā)揮和良性傳承,如何加強對社團組織的指導和管理已經成為高校管理部門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zhàn)。本課題運用公共管理學的領導生命周期理論,獲得對大陸高校學生社團管理啟示。大陸高校學生社團管理部門要善于根據(jù)學生社團和學生社團干部成熟度水平,權變地采取多種領導方式相結合,才有利于取得較好的指導效果。 本課題采用文獻法、比較研究法等多種研究方法,對比大陸與港臺高校學生社團發(fā)展歷史、特征、管理模式,同時結合領導生命周期理論,理清21世紀以來學生社團發(fā)展中存在的瓶頸問題,探索解決新時期社團發(fā)展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如何加強對學生社團管理及社團隊伍建設的宏觀領導,得出推進大陸高校學生社團發(fā)展啟示。一、高校學生社團的組織建設;二、高校學生社團的干部自身素質建設;三、高校學生社團的后勤保障機制;四、高校學生社團的創(chuàng)新管理。
【關鍵詞】:高校教育管理 學生社團 大陸與港臺
【學位授予單位】:華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645.5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緒論9-16
-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義10
- 1.2 研究文獻綜述10-13
- 1.2.1 國內文獻綜述10-12
- 1.2.2 國外文獻綜述12-13
-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13-15
- 1.3.1 研究思路13-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4 創(chuàng)新點15-16
- 第2章 高校學生社團概述16-25
- 2.1 高校學生社團概念的界定16-18
- 2.1.1 社團16-17
- 2.1.2 高校學生社團17-18
- 2.2 高校學生社團的基本特點18-19
- 2.3 研究的理論依據(jù)19-25
- 2.3.1 領導生命周期理論簡介19-22
- 2.3.2 領導生命周期理論對高校學生社團管理的啟示22-25
- 第3章 大陸與港臺高校學生社團比較與差異分析25-41
- 3.1 大陸與港臺高校學生社團發(fā)展歷史與現(xiàn)狀25-27
- 3.1.1 大陸高校學生社團發(fā)展歷史與現(xiàn)狀25-26
- 3.1.2 港臺高校學生社團發(fā)展歷史與現(xiàn)狀26-27
- 3.2 大陸與港臺高校學生社團類型比較27-30
- 3.2.1 大陸高校學生社團基本類型27-28
- 3.2.2 港臺高校學生社團基本類型28-30
- 3.3 大陸與港臺高校學生社團活動比較30-32
- 3.3.1 大陸高校學生社團活動30-31
- 3.3.2 港臺高校學生社團活動31-32
- 3.4 大陸與港臺高校學生社團產生、經費來源的比較32-36
- 3.4.1 大陸高校學生社團產生方式、經費來源32-34
- 3.4.2 港臺高校學生社團產生方式、經費來源34-36
- 3.5 大陸與港臺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機構比較36-38
- 3.5.1 大陸高校學生社團的管理機構36-37
- 3.5.2 港臺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機構37-38
- 3.6 大陸與港臺高校學生社團差異分析38-41
- 3.6.1 大陸與港臺學生社團共性分析39
- 3.6.2 大陸高校學生社團具有的優(yōu)勢及不足39-40
- 3.6.3 港臺高校學生社團具有的優(yōu)勢及不足40-41
- 第4章 大陸高校學生社團建設啟示41-49
- 4.1 高校學生社團的組織建設41-43
- 4.1.1 政府、高校要提高對學生社團發(fā)展重要性的認識41-42
- 4.1.2 高校應加快轉變學生社團管理理念42-43
- 4.2 高校學生社團的干部自身素質建設43-44
- 4.2.1 重視學生社團干部培訓43-44
- 4.2.2 引導學生社團干部以老帶新、新老傳承44
- 4.2.3 完善學生社團干部的考核和激勵機制44
- 4.3 高校學生社團的后勤保障機制44-45
- 4.3.1 加大社團活動經費投入,拓寬社團經費來源44-45
- 4.3.2 增加社團場地建設45
- 4.4 高校學生社團的創(chuàng)新管理45-49
- 4.4.1 加強學生社團的有效引導46
- 4.4.2 完善學生社團的規(guī)范管理46-47
- 4.4.3 建立學生社團的評價機制47
- 4.4.4 搭建學生社團的新媒聯(lián)絡渠道47-49
- 結論49-50
- 參考文獻50-52
- 致謝52-53
- 個人簡歷、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5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宋家榮;;高校學生社團功能定位[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2 胡鵬程;;淺議我國高校的學生社團建設[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5年04期
3 牙韓高;;領導生命周期理論在高校學生社團管理中的應用[J];學術論壇;2008年02期
4 朱仁寶;;香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啟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5 祝宗泰;香港高等教育的歷史和現(xiàn)狀[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1998年01期
本文編號:9880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88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