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疫背景下中英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04 22:24
新冠疫情防治期間,高校針對青年學生的管理防控發(fā)揮重要作用。英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以學生事務管理為主,其基本工作理念在于為學生提供完備、優(yōu)質的校園服務,中國的學生管理工作承擔了比較重大的教育功能。由于在學生管理目標上的差異,中英兩國高校在疫情防控模式下的學生管理運行機制也不相同。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與科學統(tǒng)籌下,我國高校對于全社會疫情管治充分發(fā)揮支持作用,而英國高校在疫情防控方面比較被動,工作的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程度更高,但是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工作較為薄弱,學生管理的實際防治成效較為局限,校園防控對于社會整體的支持作用不足。
【文章來源】: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2020,36(06)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中國疫情防控模式進程
疫情出現(xiàn)及爆發(fā)初期,臨近國內春節(jié)寒假期間,高校學生大多已經返回家鄉(xiāng)與親人團聚,少量在校學生以特殊原因留校及國際學生為主,雖給高校加強學生管理造成了一定困難,但也給做好學生的居家隔離保持社交距離創(chuàng)造了便利的條件。在此情況下,國內高校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在校黨委領導下成立專項小組,提前謀劃加強各部門間聯(lián)動,果斷行動設計了適應國情校情的疫情防控學生工作的基本模式。學生工作職能涵蓋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為了便于對中英高校雙方進行比較,本文僅重點列出具備差異性的模塊,如圖2所示。疫情期間,中國高校普遍構建了完備的具針對性的學生工作管理模式。以貴州理工學院為例,貴州理工學院作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在校黨委統(tǒng)籌指導下,根據學生工作管理目標職能,二級部門及學院間相互聯(lián)動,依靠學院發(fā)揮學生與學校的基礎紐帶作用,力求做到生生覆蓋,防疫無死角。以班團集體為基本單位,輔導員、班主任、任課教師各司其職,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便利條件,通過互聯(lián)網的及時溝通掌握學生實際情況,督促學生認真接受學校資訊和信息,按要求做好居家隔離防護;應用大數(shù)據技術減少工作的重復性,提高統(tǒng)計數(shù)據的可靠性;借助現(xiàn)代教育技術,如QQ課堂、雨課堂等在線平臺,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完成針對學生的教學任務;通過新型媒體平臺,如易班、微信、抖音等全媒體渠道,做好宣傳教育,豐富校園文化活動,保障好疫情信息的真實性與實時性。
在疫情出現(xiàn)初期,英國就密切關注中國的疫情防治進展情況,針對性制定預案,英國政府依照疫情發(fā)展程度將其抗疫計劃分為四個模塊:隔離、延遲、減輕及研究,其中研究作為服務模塊貫穿其他三個階段,此模塊也是英國推進及執(zhí)行抗疫策略的基礎模塊,發(fā)揮著調節(jié)及糾偏作用,如圖3所示。由上可見,在計劃制定之初,英國就把抗疫視作為長期的持久戰(zhàn)并以此準備,在其各項策略制定上都充分考慮到社會穩(wěn)定、醫(yī)療充足、民眾情緒及科研進展等因素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一度提出“群體免疫”的概念。[9]整體而言,英國的防控模式設計基于科學、數(shù)據及模型,體現(xiàn)出其民族特性中的理性與一定的冒險精神。然而,從當前的防疫效果來看,截止9月6日,英國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數(shù)超四萬人,列歐洲第一,在世界范圍內僅次于美國、巴西及印度,成效并不理想。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戰(zhàn)“疫”:以制度優(yōu)勢回答“初心”命題[J]. 徐艷玲. 人民論壇. 2020(Z1)
[2]抗擊疫情,我們的信心從何處來[J]. 王傳利. 人民論壇. 2020(05)
博士論文
[1]中英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比較研究[D]. 于冠華.武漢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418448
【文章來源】: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2020,36(06)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中國疫情防控模式進程
疫情出現(xiàn)及爆發(fā)初期,臨近國內春節(jié)寒假期間,高校學生大多已經返回家鄉(xiāng)與親人團聚,少量在校學生以特殊原因留校及國際學生為主,雖給高校加強學生管理造成了一定困難,但也給做好學生的居家隔離保持社交距離創(chuàng)造了便利的條件。在此情況下,國內高校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在校黨委領導下成立專項小組,提前謀劃加強各部門間聯(lián)動,果斷行動設計了適應國情校情的疫情防控學生工作的基本模式。學生工作職能涵蓋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為了便于對中英高校雙方進行比較,本文僅重點列出具備差異性的模塊,如圖2所示。疫情期間,中國高校普遍構建了完備的具針對性的學生工作管理模式。以貴州理工學院為例,貴州理工學院作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在校黨委統(tǒng)籌指導下,根據學生工作管理目標職能,二級部門及學院間相互聯(lián)動,依靠學院發(fā)揮學生與學校的基礎紐帶作用,力求做到生生覆蓋,防疫無死角。以班團集體為基本單位,輔導員、班主任、任課教師各司其職,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便利條件,通過互聯(lián)網的及時溝通掌握學生實際情況,督促學生認真接受學校資訊和信息,按要求做好居家隔離防護;應用大數(shù)據技術減少工作的重復性,提高統(tǒng)計數(shù)據的可靠性;借助現(xiàn)代教育技術,如QQ課堂、雨課堂等在線平臺,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完成針對學生的教學任務;通過新型媒體平臺,如易班、微信、抖音等全媒體渠道,做好宣傳教育,豐富校園文化活動,保障好疫情信息的真實性與實時性。
在疫情出現(xiàn)初期,英國就密切關注中國的疫情防治進展情況,針對性制定預案,英國政府依照疫情發(fā)展程度將其抗疫計劃分為四個模塊:隔離、延遲、減輕及研究,其中研究作為服務模塊貫穿其他三個階段,此模塊也是英國推進及執(zhí)行抗疫策略的基礎模塊,發(fā)揮著調節(jié)及糾偏作用,如圖3所示。由上可見,在計劃制定之初,英國就把抗疫視作為長期的持久戰(zhàn)并以此準備,在其各項策略制定上都充分考慮到社會穩(wěn)定、醫(yī)療充足、民眾情緒及科研進展等因素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一度提出“群體免疫”的概念。[9]整體而言,英國的防控模式設計基于科學、數(shù)據及模型,體現(xiàn)出其民族特性中的理性與一定的冒險精神。然而,從當前的防疫效果來看,截止9月6日,英國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數(shù)超四萬人,列歐洲第一,在世界范圍內僅次于美國、巴西及印度,成效并不理想。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戰(zhàn)“疫”:以制度優(yōu)勢回答“初心”命題[J]. 徐艷玲. 人民論壇. 2020(Z1)
[2]抗擊疫情,我們的信心從何處來[J]. 王傳利. 人民論壇. 2020(05)
博士論文
[1]中英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比較研究[D]. 于冠華.武漢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4184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418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