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芝加哥大學教育系百年變遷研究(1894-2001)
本文關鍵詞:美國芝加哥大學教育系百年變遷研究(1894-2001),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芝加哥大學教育系創(chuàng)立于芝大建校兩年后的1894年,這一學術組織的成立無不打上芝大的辦學理念和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教育改革的烙印。創(chuàng)建初期,由于杜威等眾大師的緣故,教育系實力日漸強大,直至成為美國20世紀上半葉最有聲望的教育研究中心之一。隨著美國教育改革的步伐和芝大校方的管理,教育系的命運發(fā)生轉折,在其一百多年的發(fā)展歷史后,迅速走向解體,2001年,教育系從芝大徹底消失。教育系在其百年變遷歷程中,經(jīng)歷了五次學術組織層級的變遷和改革,每一次的變遷都有著深刻的根源和歷史背景。 芝加哥大學教育系的百年變遷與發(fā)展可分為四個時期,分別是創(chuàng)建與早期發(fā)展時期、曲折發(fā)展時期、興盛時期及衰落與解體時期。每個時期教育系變遷的具體表現(xiàn)都蘊涵著深層的歷史原因,它們與同時期美國教育思潮和教育改革是緊密聯(lián)系的。 教育系的解體有著必然的客觀原因和深刻的內部根源。從外因來看,任何一個組織都有其生命周期,組織壽命的長短取決于它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芝大教育系因沒有表現(xiàn)出持續(xù)的適應性和變革性而最終走向解體,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一學術組織的消亡在所難免;另外,芝大教育系失去了長足的財力支撐而無法得以健康運作;此外,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社會出現(xiàn)的反教育思潮、批判教育學思潮在某種程度上都對教育系的解體產(chǎn)生客觀影響。從內因來看,,教育學科的實用性不斷受到質疑、教育系的專業(yè)設置沒能滿足市場需求、教育學的學術標準無法達到一流、教育研究的轉型等是芝大教育系最終解體的主要根源。 透過芝大教育系的百年變遷與曲折命途,當代教育學科的發(fā)展應與教育教學實踐和社會現(xiàn)實需求密切聯(lián)系起來,教育學研究范式的選取應游離于實踐導向和內在學理之間。我國教育院系建制應關注社會現(xiàn)實,院系組織的專業(yè)設置應與社會接軌。
【關鍵詞】:芝加哥大學教育系 學系變遷 教育學科 教育改革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649.71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緒論9-19
- 1.1 選題緣由與研究意義9-10
- 1.2 相關研究綜述10-16
- 1.2.1 關于芝加哥大學的教育理念10-11
- 1.2.2 芝加哥大學教育系創(chuàng)辦初期的學術背景11-13
- 1.2.3 關于芝加哥大學教育系的發(fā)展13-14
- 1.2.4 關于芝加哥大學教育系的解體14-16
-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16-17
- 1.3.1 研究思路16
- 1.3.2 研究方法16-17
- 1.4 相關概念界定17-19
- 1.4.1 芝加哥大學教育系17
- 1.4.2 學系變遷17-19
- 2 芝加哥大學教育系的創(chuàng)建與早期發(fā)展(1894—1929)19-29
- 2.1 芝大及其教育系建立的背景19-21
- 2.2 首任校長哈珀的教育理念及“哈珀計劃”21-25
- 2.2.1 三分制的大學組織機構21-22
- 2.2.2 四學期的學季制(Quarter System)22
- 2.2.3 科研至上的學術傳統(tǒng)22-23
- 2.2.4 關注社會現(xiàn)實的理念23-25
- 2.3 杜威與芝加哥大學教育系25-27
- 2.3.1 杜威的十年芝加哥歲月(1894-1904)25-27
- 2.3.2 杜威離開芝加哥大學的原因27
- 2.4 賈德等人與芝加哥大學教育系的發(fā)展27-29
- 3 芝加哥大學教育系的曲折發(fā)展(1930—1950)29-32
- 3.1 在動蕩中發(fā)展的表現(xiàn)及原因29-30
- 3.2 赫欽斯校長與教育系的改革30-32
- 4 芝加哥大學教育系的興盛(1951—1974)32-36
- 4.1 發(fā)展的背景與契機32-34
- 4.1.1 高等教育快速發(fā)展32-33
- 4.1.2 研究生教育迅猛發(fā)展33
- 4.1.3 教師教育亟待發(fā)展33-34
- 4.2 興盛的表現(xiàn)及其歷史原因解析34-36
- 5 芝加哥大學教育系的衰落與解體(1975—2001)36-46
- 5.1 衰落的跡象——芝大教育系面臨的挑戰(zhàn)與危機36-38
- 5.2 衰落中的發(fā)展及其原因38-39
- 5.3 解體的過程39-40
- 5.4 芝加哥大學教育系解體之謎40-46
- 5.4.1 教育系解體的客觀原因41-43
- 5.4.2 教育系解體的內在根源43-46
- 6 余論46-49
- 6.1 芝大教育學系的興衰對教育學科發(fā)展的啟示46-47
- 6.2 芝大教育系的解體對當前中國教育院系建制的啟示47-49
- 參考文獻49-54
- 致謝54-5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歐陽光華;開放與包容——對芝加哥大學理念的解讀[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2 沈文欽;;赫欽斯與芝加哥大學的通識教育改革[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3 李偉;;回歸實踐 回到理解——從芝加哥大學教育學院停辦看美國教育研究范式的轉換[J];比較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4 何珊云;;課程史研究的經(jīng)典范式與學術意義——試析《1893~1958年的美國課程斗爭》[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0年01期
5 周勇;;動蕩的學科與專業(yè)——哈佛教育研究生院的百年難題[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2年02期
6 周勇;;芝加哥大學教育系的悲劇命運[J];讀書;2010年03期
7 陳超;;中美研究型大學教育學科建設的比較研究[J];教師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8 李麗麗;王凌皓;;綜合性大學教育學專業(yè)發(fā)展路向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年01期
9 別敦榮;陶學文;;芝加哥大學的發(fā)展歷程、教育理念及其啟示[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10 劉堯;歷史與現(xiàn)實:大學為何為誰排名[J];教育與現(xiàn)代化;2004年01期
本文關鍵詞:美國芝加哥大學教育系百年變遷研究(1894-2001),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297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29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