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評教的文化解析
發(fā)布時間:2021-07-22 19:46
學生評教是近年教育評價理論與實踐中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以某師范?茖W校的學生評教為研究對象,以質的研究為方法,對學生評教進行了實踐考察。結果發(fā)現(xiàn):目前正在被各高校普遍使用的、在學期快結束時進行的、以對教師的教學水平作鑒別和分等為目標的、并且其成績被看作獎懲教師重要依據(jù)的學生評教不僅不為大多數(shù)的教師所接受;即便學生面對它,態(tài)度也是被動、敷衍的,他們也認為這樣的評教只是形式主義罷了;甚至,管理者面對它也是只能被動且無奈地接受。本文從四個層次上對學生評教進行分析。首先是描述可觀察到的學生評教實踐形態(tài),包括學生評教的步驟、技術、方法及評教結果的處理等;其次是表述學生、教師、管理者流露在其中的價值觀,即他們對現(xiàn)行學生評教的價值理解;第三是分析現(xiàn)象后的文化及彼此間的矛盾沖突;最后是闡述研究者嘗試提出的學生評教新體系構想。本研究的主要發(fā)現(xiàn)在于:1、現(xiàn)有的學生評教是被動的、低效的、甚至是背離評教目標的。2、在這社會變遷之時、教育變遷之際,要想取得學生評教的實效,我們必須實現(xiàn)從表層的教育技術、中層的教育制度到深層的教育觀念的全面轉型,最終確立并實踐發(fā)展性的教師評價理念。3、嘗試提出:更完善的學生評教新體...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的緣起
(一) 教育現(xiàn)象引發(fā)的思考
(二) 學術界觀點紛爭帶來的困惑
(三) 教育評價理論發(fā)展的需要
(四) 研究文獻綜述
二、研究的方法
(一) 研究對象
(二) 研究工具
(三) 研究程序
(四) 相關概念的界定
三、學生評教的實踐形態(tài)
(一) 學生評教的步驟、技術和方法
(二) 學生評教結果的處理
四、各方價值訴求
(一) 學生代表及其觀點
(二) 教師代表及其觀點
(三) 管理者代表及其觀點
五、現(xiàn)象后的文化及彼此間的矛盾沖突
(一) 現(xiàn)象后的文化
(二) 內(nèi)在邏輯及彼此間的矛盾沖突
六、學生評教新體系構想
(一) 確立新的培養(yǎng)目標
(二) 教師角色身份的重新定位
(三) 探尋管理本質,確立新的高校教學質量管理觀
(四) 重構評價體系,確立發(fā)展性教師評價理念
(五) 更新觀念,重構學生評教制度
(六) 期望的學生評教新邏輯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育怎能“學生說了算”——從學生評教看師生關系的合理定位[J]. 潘藝林. 江蘇高教. 2006(01)
[2]學生評教工作的人文化管理探索與實踐[J]. 劉潔,段遠源.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05(06)
[3]高等學校中的“生評教”制度研究[J]. 李丹青,錢存陽.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05(20)
[4]教育研究思想方法的后現(xiàn)代轉向[J]. 蔣關軍. 大學教育科學. 2005(03)
[5]臺、港、澳私立高校評估與質量保障調研報告[J]. 史秋衡,劉文華. 大學教育科學. 2005(03)
[6]大學生參與教師教學評價的調查研究[J]. 蔡敏,張麗. 高等教育研究. 2005(03)
[7]現(xiàn)代教育評價的發(fā)展歷史與觀念嬗變[J]. 劉堯. 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 2005(01)
[8]高校教師授課滿意度“以學生評價第一”理念的辯證思考[J]. 劉鴻亮,李清俊. 大學教育科學. 2004(03)
[9]科學思維方式對教育評價的影響[J]. 葉信治. 教育評論. 2004(02)
[10]論課程創(chuàng)新與教學創(chuàng)造力的解放[J]. 潘涌. 教師教育研究. 2004(01)
碩士論文
[1]高校學生評教有效性研究[D]. 鄧菊香.湖南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297782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的緣起
(一) 教育現(xiàn)象引發(fā)的思考
(二) 學術界觀點紛爭帶來的困惑
(三) 教育評價理論發(fā)展的需要
(四) 研究文獻綜述
二、研究的方法
(一) 研究對象
(二) 研究工具
(三) 研究程序
(四) 相關概念的界定
三、學生評教的實踐形態(tài)
(一) 學生評教的步驟、技術和方法
(二) 學生評教結果的處理
四、各方價值訴求
(一) 學生代表及其觀點
(二) 教師代表及其觀點
(三) 管理者代表及其觀點
五、現(xiàn)象后的文化及彼此間的矛盾沖突
(一) 現(xiàn)象后的文化
(二) 內(nèi)在邏輯及彼此間的矛盾沖突
六、學生評教新體系構想
(一) 確立新的培養(yǎng)目標
(二) 教師角色身份的重新定位
(三) 探尋管理本質,確立新的高校教學質量管理觀
(四) 重構評價體系,確立發(fā)展性教師評價理念
(五) 更新觀念,重構學生評教制度
(六) 期望的學生評教新邏輯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育怎能“學生說了算”——從學生評教看師生關系的合理定位[J]. 潘藝林. 江蘇高教. 2006(01)
[2]學生評教工作的人文化管理探索與實踐[J]. 劉潔,段遠源.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05(06)
[3]高等學校中的“生評教”制度研究[J]. 李丹青,錢存陽.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05(20)
[4]教育研究思想方法的后現(xiàn)代轉向[J]. 蔣關軍. 大學教育科學. 2005(03)
[5]臺、港、澳私立高校評估與質量保障調研報告[J]. 史秋衡,劉文華. 大學教育科學. 2005(03)
[6]大學生參與教師教學評價的調查研究[J]. 蔡敏,張麗. 高等教育研究. 2005(03)
[7]現(xiàn)代教育評價的發(fā)展歷史與觀念嬗變[J]. 劉堯. 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 2005(01)
[8]高校教師授課滿意度“以學生評價第一”理念的辯證思考[J]. 劉鴻亮,李清俊. 大學教育科學. 2004(03)
[9]科學思維方式對教育評價的影響[J]. 葉信治. 教育評論. 2004(02)
[10]論課程創(chuàng)新與教學創(chuàng)造力的解放[J]. 潘涌. 教師教育研究. 2004(01)
碩士論文
[1]高校學生評教有效性研究[D]. 鄧菊香.湖南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2977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29778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