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大學生責任感培育路徑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2 08:18
本文關鍵詞:獨生子女大學生責任感培育路徑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我國現(xiàn)階段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和建設者,,更要勇于擔負起自己的責任與使命,為早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綻放青春的絢麗光彩。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把實行計劃生育確定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同年12月,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被寫進憲法。計劃生育政策實行三十多年來,隨著人口結(jié)構轉(zhuǎn)變和經(jīng)濟社會轉(zhuǎn)型,我國家庭結(jié)構也發(fā)生了深刻變化,獨生子女家庭比例逐年升高,獨生子女數(shù)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生的獨生子女,已然成為當代大學生的主體。 關于獨生子女大學生的教育問題,是我國高等教育普遍關注的一大課題,從不同的領域和角度展開了對獨生子女大學生教育的研究,其中,獨生子女大學生責任感培育方面的研究已成為重點之一!秶胰丝诎l(fā)展“十二五”規(guī)劃》的主要任務中提到:要加強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獨生子女社會行為教育;加強道德素質(zhì)和誠信教育,提高國民素養(yǎng)。所以,對獨生子女大學生的責任感培育意義重大,不僅直接關系到他們的成長成才,而且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后繼有人,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順利實現(xiàn)。 本文通過調(diào)查研究,歸納得出獨生子女大學生在責任感方面的總體現(xiàn)狀以及存在的不足,并結(jié)合獨生子女大學生的特殊心理特征進行分析,找出導致獨生子女大學生責任感存在問題的原因,提出加強獨生子女大學生責任感培育的指導原則與路徑,主要從五個方面實施:以學校教育為引領,完成學校責任感教育的使命;以家庭教育為基礎,實現(xiàn)家庭責任感教育的轉(zhuǎn)型;以自我教育為關鍵,提升大學生責任認知的層次;以實踐體驗為載體,增強大學生責任承擔的能力;以優(yōu)化環(huán)境為支撐,保障大學生責任教育的開展。這也為更好開地展獨生子女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探索與借鑒。
【關鍵詞】:獨生子女 獨生子女大學生 責任感 培育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工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641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第1章 緒論7-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7-8
- 1.1.1 研究背景7
- 1.1.2 研究意義7-8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8-13
- 1.2.1 國內(nèi)外對獨生子女的研究8-11
- 1.2.2 國內(nèi)外對大學生責任感的研究11-13
- 1.3 研究思路、方法與創(chuàng)新13-15
- 1.3.1 研究思路13
- 1.3.2 研究方法13
- 1.3.3 主要創(chuàng)新點13-15
- 第2章 獨生子女大學生責任感培育內(nèi)涵及意義15-21
- 2.1 責任及責任感的界定15-19
- 2.1.1 責任15-16
- 2.1.2 責任感16
- 2.1.3 獨生子女大學生責任感16-19
- 2.2 加強獨生子女大學生責任感培育的意義19-21
- 2.2.1 時代發(fā)展變化的大勢所趨19
- 2.2.2 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19-20
- 2.2.3 自身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內(nèi)容20-21
- 第3章 獨生子女大學生責任感現(xiàn)狀調(diào)查21-31
- 3.1 獨生子女大學生責任感總體現(xiàn)狀21-24
- 3.1.1 重慶部分院校獨生子女大學生責任感現(xiàn)狀調(diào)查21-23
- 3.1.2 其他部分院校獨生子女大學生責任感調(diào)查23-24
- 3.2 獨生子女大學生責任感部分缺失的表現(xiàn)24-31
- 3.2.1 比較放縱自我,責任認知偏頗24-26
- 3.2.2 公民意識不強,責任觀念淡薄26-28
- 3.2.3 功利色彩突出,責任行為缺乏28-31
- 第4章 部分獨生子女大學生缺乏責任感的原因31-41
- 4.1 獨生子女大學生自身因素31-34
- 4.1.1 獨立意識與依賴心理并存31-32
- 4.1.2 自信好強與耐挫力差同在32
- 4.1.3 戀群需要強與實際交往能力弱相矛盾32-33
- 4.1.4 自我期望值高與實際行動力低相矛盾33-34
- 4.2 家庭教育因素34-36
- 4.2.1 家庭結(jié)構的轉(zhuǎn)變34-35
- 4.2.2 教育模式的偏差35
- 4.2.3 父母行為的影響35-36
- 4.3 學校教育因素36-39
- 4.3.1 理論與實踐相脫節(jié)36-37
- 4.3.2 考核與監(jiān)督不完善37
- 4.3.3 示范性與配合性弱37-38
- 4.3.4 滲透性與感染性差38-39
- 4.4 社會環(huán)境因素39-41
- 4.4.1 社會多元化與市場經(jīng)濟的影響39
- 4.4.2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信息繁雜性的干擾39-40
- 4.4.3 西方不良社會思潮的沖擊滲透40-41
- 第5章 獨生子女大學生責任感培育的路徑探析41-55
- 5.1 獨生子女大學生責任感培育原則41-43
- 5.1.1 尊重主體,因材施教41
- 5.1.2 循序漸進,系統(tǒng)教育41-42
- 5.1.3 情境體驗,貼近現(xiàn)實42-43
- 5.1.4 注重實踐,加強鍛煉43
- 5.2 獨生子女大學生責任感培育的具體路徑43-55
- 5.2.1 以學校教育為引領,完成學校責任感教育的使命43-46
- 5.2.2 以家庭教育為基礎,實現(xiàn)家庭責任感教育的轉(zhuǎn)型46-48
- 5.2.3 以自我教育為關鍵,提升大學生責任認知的層次48-50
- 5.2.4 以實踐體驗為載體,增強大學生責任承擔的能力50-53
- 5.2.5 以優(yōu)化環(huán)境為支撐,保障大學生責任教育的開展53-55
- 結(jié)語55-56
- 參考文獻56-59
- 致謝59-60
- 附錄:大學生責任感現(xiàn)狀調(diào)查問卷60-64
- 在學期間發(fā)表論文及參加課題一覽表6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鸝;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個性特征無顯著差異[J];安徽大學學報;1994年03期
2 張宗海;西方主要國家的高校學生責任教育與啟示[J];高教探索;2002年03期
3 林安紅;“非典”考驗下的獨生子女——對獨生子女的重新審視[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4 風笑天;走進“圍城”的獨生子女:概念、規(guī)模與質(zhì)疑[J];江蘇社會科學;2005年03期
5 風笑天;中國獨生子女研究:回顧與前瞻[J];江海學刊;2002年05期
6 堵惠娟;;國內(nèi)獨生子女研究的述評[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綜合版);1989年03期
7 宋亞偉;淺談全球化時代大學生的責任意識[J];洛陽工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8 郝玉章;;已婚獨生子女父母角色的實證研究[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7年06期
9 許克毅,宋寶萍;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大學生人格比較研究[J];當代青年研究;1996年04期
10 李志;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大學生職業(yè)價值觀的比較研究[J];青年研究;1997年03期
本文關鍵詞:獨生子女大學生責任感培育路徑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011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0110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