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國高校人本化教育教學的探討
發(fā)布時間:2020-10-18 05:40
當今,人本化教育已成為一種國際性的共識,它不僅是個體人文精神形成和發(fā)展的主導力量,還是我國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和貫徹全面發(fā)展教育方針的理念支撐,已成為我國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的教育內(nèi)容的基本組成部分。筆者從人本化教育教學的視域出發(fā),主要利用了文獻資料法、經(jīng)驗總結法等研究方法,通過查閱教育學、心理學、哲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管理學等方面的有關書籍、期刊、報刊等資料,科學的、理性的審視了我國高等教育教學的現(xiàn)狀,并通過對我國高校人本化教育教學的探討以及對教育和人之間關系的把握,論證了我國高等教育教學在社會轉(zhuǎn)型期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并分析探討了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的措施及對策。這為我國高等教育教學研究提供一個極富前景性的研究領域和視野,對加快我國高等教育自身發(fā)展的步伐,解決現(xiàn)代大學生的“精神危機”、“意義危機”、“信仰危機”以及“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取向等問題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思路,也為當今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反思的方向和切實的參考。 隨著我國生產(chǎn)力的高速發(fā)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對我國高等學校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急切的要求把大學生塵封已久的“人性”解放出來,每一項教育活動都應顧及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本文通過分析我國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積極倡導人本化的教育教學新理念,旨在指出在高等教育教學的實施過程中,除了重視對大學生知識掌握、技能提高等操作層面的提升外,更應該喚醒大學生的自我意識,使大學生達到精神充實、人格完善;使教育定位到“人”的發(fā)展上來和還原到本真的意義上去,改變教育中“見書不見人、人圍著書轉(zhuǎn)的局面”,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大學生掌握自身發(fā)展的主動權,成為自身發(fā)展的主人;使大學生能在民主、寬松的教育環(huán)境氛圍中得到全面、和諧、持續(xù)的發(fā)展,真正實現(xiàn)“人”的現(xiàn)代化層面上的提升。 本文主要有三大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首先對人本化教育教學的概念及研究對象做了界定,分析了我國高校在實施人本化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第二部分,通過對人本主義教育思潮在國內(nèi)、外興起的背景及其歷史演變的分析,
【學位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6
【中圖分類】:G642.4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人本化教育教學的內(nèi)涵
一、人本化教育教學的內(nèi)涵及其研究對象
(一) 人本化教育教學的內(nèi)涵
(二) 人本化教育教學的研究對象
二、我國高校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一) “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與人本化教育教學的關系
(二) 實施素質(zhì)教育與人本化教育教學的關系
(三) 正確把握人本化教育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和知識傳授
第二部分:我國高校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的必要性
一、人本化教育教學興起的背景
(一) 西方人本主義教育思想興起的背景
(二) 人本化教育教學在我國興起的背景及其發(fā)展
二、我國高校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的實質(zhì)底蘊和理論基礎
(一) 我國高校人本化教育教學的實質(zhì)底蘊
(二) 我國高校人本化教育教學的理論基礎
三、高校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是使高等教育走出困境的必然選擇
(一) 高等學校教育教學的政治傾向
(二) 高等學校教育教學的功利取向
(三) 高校的“應試教育”和“升學率”現(xiàn)象
(四) 高校教育教學中的知識“灌輸性”現(xiàn)象
(五) 高校教育中情感關懷的“淡漠性”現(xiàn)象
四、高校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zhì)要求
(一) 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是建設和諧社會的發(fā)展需要
(二) 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是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的具體體現(xiàn)
五、高校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是教育目的和解放“人性”的需要
第三部分:高校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的措施和對策
一、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應堅持的原則
二、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必須轉(zhuǎn)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
(一) 教師應更新舊的權威觀念,體現(xiàn)教育的終極關懷
(二) 教師應更新“全面發(fā)展”的觀念,體現(xiàn)因材施教的原則
三、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必須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教學途徑
(一) 對教師“教”的要求
(二) 對大學生“學”的要求
(三) 對教學活動過程中師生的互動要求
四、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必須完善課程目標、課程內(nèi)容及其評價體系
(一) 人本化教育的主體意識和民主意識對大學課程目標的定位提出了新要求
(二) 人本化教育強調(diào)的“人格多樣性”對大學課程內(nèi)容的安排提出了新要求
(三) 人本化教育的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對大學課程的實施提出了新要求
(四) 人本化教育的開放性和過程性對大學課程的評價提出了新要求
五、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必須加強主體性道德教育實效性的研究
(一) 對主體性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的探討
(二) 對主體性道德教育目標和內(nèi)容的探討
六、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必須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和育人機制
(一) 努力創(chuàng)設融洽、和諧、民主、友愛的育人環(huán)境
(二) 探索一種有序而自由、緊張而寬松的育人機制
結束語
注釋
參考文獻
后記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引證文獻】
本文編號:2845880
【學位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6
【中圖分類】:G642.4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人本化教育教學的內(nèi)涵
一、人本化教育教學的內(nèi)涵及其研究對象
(一) 人本化教育教學的內(nèi)涵
(二) 人本化教育教學的研究對象
二、我國高校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一) “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與人本化教育教學的關系
(二) 實施素質(zhì)教育與人本化教育教學的關系
(三) 正確把握人本化教育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和知識傳授
第二部分:我國高校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的必要性
一、人本化教育教學興起的背景
(一) 西方人本主義教育思想興起的背景
(二) 人本化教育教學在我國興起的背景及其發(fā)展
二、我國高校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的實質(zhì)底蘊和理論基礎
(一) 我國高校人本化教育教學的實質(zhì)底蘊
(二) 我國高校人本化教育教學的理論基礎
三、高校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是使高等教育走出困境的必然選擇
(一) 高等學校教育教學的政治傾向
(二) 高等學校教育教學的功利取向
(三) 高校的“應試教育”和“升學率”現(xiàn)象
(四) 高校教育教學中的知識“灌輸性”現(xiàn)象
(五) 高校教育中情感關懷的“淡漠性”現(xiàn)象
四、高校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zhì)要求
(一) 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是建設和諧社會的發(fā)展需要
(二) 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是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的具體體現(xiàn)
五、高校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是教育目的和解放“人性”的需要
第三部分:高校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的措施和對策
一、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應堅持的原則
二、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必須轉(zhuǎn)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
(一) 教師應更新舊的權威觀念,體現(xiàn)教育的終極關懷
(二) 教師應更新“全面發(fā)展”的觀念,體現(xiàn)因材施教的原則
三、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必須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教學途徑
(一) 對教師“教”的要求
(二) 對大學生“學”的要求
(三) 對教學活動過程中師生的互動要求
四、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必須完善課程目標、課程內(nèi)容及其評價體系
(一) 人本化教育的主體意識和民主意識對大學課程目標的定位提出了新要求
(二) 人本化教育強調(diào)的“人格多樣性”對大學課程內(nèi)容的安排提出了新要求
(三) 人本化教育的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對大學課程的實施提出了新要求
(四) 人本化教育的開放性和過程性對大學課程的評價提出了新要求
五、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必須加強主體性道德教育實效性的研究
(一) 對主體性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的探討
(二) 對主體性道德教育目標和內(nèi)容的探討
六、實行人本化教育教學,必須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和育人機制
(一) 努力創(chuàng)設融洽、和諧、民主、友愛的育人環(huán)境
(二) 探索一種有序而自由、緊張而寬松的育人機制
結束語
注釋
參考文獻
后記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引證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雨連;;《歌舞青春》:在歌與舞中追逐夢想[J];電影文學;2012年08期
2 歐陽麗君;;人本化教學在高職會計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三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3 黃凰;;論“以人為本”的舞蹈教育理念[J];音樂時空;2013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宋軍麗;人性化高等教育的德育價值發(fā)掘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1年
2 宋雪梅;高中歷史人性化課堂教學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鄭巖;綜合類大學舞蹈專業(yè)教育中人本化教育理念的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昝峰麗;“三單”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8458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458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