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31 05:25
本文關鍵詞:當代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問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信仰是人類精神世界的一種現象,它伴隨著人類的出現而出現,并伴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而發(fā)展。信仰表現為人們對于特定的包括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等觀念體系的信服和履行。信仰在為人們提供一定的價值觀念的同時,更是引領著信仰主體的現實實踐活動,從而影響著整個人類社會的實踐活動。政治信仰作為信仰體系中極其重要的一種形式,它從精神層面支撐著人類的政治生活,指引著人們的政治行為。一個人如果沒有了政治信仰,那么他將因為缺失明確的目標而無法選擇前行的道路,而真正信奉它的人,則獲得了確切的人生目的和清晰的社會模式。 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政治信仰教育,既是促進當代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更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本文從該選題的研究意義著手,在分析并區(qū)分了信仰及政治信仰的相關概念的基礎上,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分析,描述了當代大學生的政治信仰現狀:當代大學生政治信仰的主流是良好的。他們認同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tài)領域中的核心地位;熱愛社會主義,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信不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充滿信心;充分信賴中國共產黨,對中國共產黨懷有深厚的感情,支持黨和政府做出的各項方針、政策、路線;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抱有極大的熱情。但是,也有部分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政治信仰迷茫的情況,突出表現為:信仰的非理性化、信仰的多元化和信仰的功利化。針對部分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問題,本文進行了多維度的原因探索。 本文主要從國際環(huán)境、社會轉型、高校政治信仰教育環(huán)境這三個視角探索了引起部分大學生政治信仰問題的原因。國際環(huán)境方面主要包括: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遇重大挫折、西方敵對勢力推行“和平演變”戰(zhàn)略以及多元文化激蕩中的幾種重大社會思潮的影響。除了國際社會大環(huán)境從總體上推動對當代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影響之外,社會環(huán)境對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國社會的急劇轉型,更是深深地影響了當代大學生的信仰選擇。經濟轉型及市場化、政治轉型及腐敗現象的滋生、社會結構的轉型以及文化轉型后文化取向的多元化這幾大因素給當代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沖擊。高校作為政治信仰傳播的主渠道,更是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政治價值判斷和選擇、政治態(tài)度和政治觀。目前,高校信仰教育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視、部分教育者教育教學方法不盡完善、部分大學生自身認識模糊,這幾大因素都在某種程度上弱化了當代大學生對我國主導政治信仰的認同。 本文的最后一部分,試圖對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政治信仰教育的原則及路徑進行探索。在加強當代大學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過程中,應堅持方向性原則、民主性原則、主體性原則和層次性原則。在現實實踐中,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的政治信仰教育:第一,加強主流政治信仰的理論創(chuàng)新;第二,改進政治信仰教育的宣傳方式;第三,整合政治信仰教育的輿論陣地;第四,優(yōu)化政治信仰教育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環(huán)境。
【關鍵詞】:大學生 政治信仰 路徑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64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錄8-11
- 緒論11-17
- 一、 研究意義11-12
- 二、 研究現狀綜述12-15
- (一) 國內研究現狀12-13
- (二) 國外研究狀況13-15
- 三、 研究的主要內容、方法、創(chuàng)新點與不足之處15-17
- (一) 研究的主要內容15
- (二) 研究的方法15
- (三) 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15
- (四) 研究的不足之處15-17
- 第一章 信仰與政治信仰概述17-25
- 一、 信仰概述17-20
- (一) 信仰的內涵17-18
- (二) 信仰的特性18
- (三) 信仰的功能18-20
- 二、 政治信仰的基本理論20-25
- (一) 政治信仰的內涵20-21
- (二) 政治信仰的構成21-22
- (三) 政治信仰與大學生成長成才22-25
- 第二章 當代大學生政治信仰的現狀25-29
- 一、 當代大學生政治信仰的主流25-26
- (一) 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情況25
- (二) 對社會主義的信仰情況25
- (三) 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的信心情況25
- (四) 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情況25-26
- (五) 對高校開展政治信仰教育的態(tài)度26
- 二、 部分大學生政治信仰出現偏差的表現26-29
- (一) 信仰的非理性化26-27
- (二) 信仰的多元化27
- (三) 信仰的功利化27-29
- 第三章 部分大學生政治信仰出現偏差的原因分析29-43
- 一、 國際環(huán)境的影響29-35
- (一)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遇重大挫折29-30
- (二) 西方敵對勢力推行“和平演變”戰(zhàn)略30-32
- (三) 多元文化激蕩中社會思潮的影響32-35
- 二、 社會轉型對大學生政治信仰的影響35-41
- (一) 經濟轉型及市場化的挑戰(zhàn)35-37
- (二) 政治轉型及腐敗現象的沖擊37-38
- (三) 社會結構轉型的沖擊38-40
- (四) 文化轉型的消解作用40-41
- 三、 高校政治信仰教育沒有取得應有的實效41-43
- (一) 政治信仰教育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視41
- (二) 部分教師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有待完善41-42
- (三) 部分大學生自身認識模糊42-43
- 第四章 加強當代大學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路徑探索43-51
- 一、 加強當代大學生政治信仰教育應堅持的基本原則43-46
- (一) 方向性原則43
- (二) 民主性原則43-44
- (三) 主體性原則44-45
- (四) 層次性原則45-46
- 二、 加強當代大學生政治信仰教育建設的路徑探索46-51
- (一) 加強主流政治信仰的理論創(chuàng)新46-47
- (二) 改進政治信仰教育的宣傳方式47-48
- (三) 整合政治信仰教育的輿論陣地48-49
- (四) 優(yōu)化政治信仰的教育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49-51
- 結論51-53
- 參考文獻53-57
- 致謝57-59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59-6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沈遠新;政治社會化與政治信仰重建[J];重慶社會科學;2000年06期
2 胡欽太;加強新時期大學生信仰堅定性的對策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4年11期
3 龍海平;;論大學生政治信仰的形成機制與教育對策[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S2期
4 范志毅;;“90后”大學生政治信仰教育實證研究——基于山東省十所高校的調查[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5 商光美;施生旭;;福建省大學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基于福建省八所高校的調查[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12期
6 張小川;;新時期國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7年11期
7 余慶;;當代大學生政治信仰現狀與對策探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8 葛晨光;當代大學生政治信仰狀況的調查與思考[J];河南社會科學;2003年06期
9 楊飛;劉海華;田景文;姚英華;;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現狀調查報告[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10 張其飛;;堅定政治信仰是黨員教育的當務之急[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本文關鍵詞:當代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問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90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9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