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素質教育論文 >

關于我國高校自主招生問題的研究和思考

發(fā)布時間:2020-06-20 08:44
【摘要】: 高考是我國選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又是連接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紐帶,對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提高全民素質、普及高等教育的要求下,我國現行的高考制度存在著許多缺陷,很難照顧不同地區(qū)、不同高校的特殊要求,也很難選拔出有特殊才能的偏才、怪才。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多樣化的招生制度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高校自主招生就是順應這一要求而產生的,并成為我國高考改革中的新亮點。 自主招生雖然實行只有幾年,但因其特色顯著,很快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從民國時期的高校招生制度變遷談起,積極圍繞我國高考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多元化發(fā)展,對我國高校自主招生的現狀進行了闡述,并對與我國招生制度相象的日本及臺灣地區(qū)大學招生制度做了具體的歷史考察和理論分析,試圖找出我國高校自主招生值得借鑒的方面,同時為完善我國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思考。 全文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緒論,主要說明本文的選題理由及研究意義,對一些特定的名詞加以界定和釋義。并對本論題的研究現狀進行了敘述,最后對論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進行了介紹。 第二部分主要闡述了我國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歷史演變。民國時期是我國高等教育制度的完善時期。從民國初期的高校單獨招生,到高校計劃招生與統一招生,在民國中后期,隨著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與社會、政治的變遷,相應的大學入學考試制度和政策也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和完善。從單獨招考逐漸向政府計劃與統一招生考試過渡,高校招生多元化統一招生與聯合招生并舉。探討這一階段高校招考制度的演變軌跡,有助于我們全面認識近代以來我國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的演化規(guī)律。建國以來,我國高校統一招生制度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特別是恢復高考后,我國的招生制度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統一招生逐步走向多種招生制度并舉之路,目前,我國高校自主招生已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一個熱點。 第三部分論述了國外高校自主招生的模式以及國外及臺灣地區(qū)的高校招生現狀。國外自主招生的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完全自主型,美國高校招生就屬于完全自主型;二是半自主型,以日本為代表;三是統招前提下的自主型。美國高校招生制度是自由招生,各個高校有足夠的自由和權利按照自己的意愿來篩選未來的人才,在自主招生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國借鑒的地方。日本的大學入學考試制度可以說是統一性和靈活多樣性并存的考試制度。日本既有全國統一的學歷考試制度,又有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考試制度(簡稱中心考試),還有招生考試比較靈活的各大學的個別考試制度以及特別選拔制度。臺灣地區(qū)的多元入學新方案,采用多管道的招生方法,其中的甄選入學方式與大陸的自主招生非常相似,因此兩者可以互相借鑒,取長補短。 第四部分對我國高校自主招生的現狀進行了闡述。首先明確了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必要性,然后就其政策性可能帶來的負面和消極影響以及在高校推行自主招生時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從自主招生的實際運作看,由于生源質量不高,多數大學都沒有招滿名額。造成這種結果的根本原因在于有些中學和考生缺乏誠信,弄虛作假的現象屢見不鮮,自主招生應該本著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下進行。分析這些問題可為今后高校的自主招生提供借鑒。 最后,本文就健全我國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作了一些思考,并就如何完善自主招生制度,以便讓自主招生順利進行下去提了一些個人的建議。高校自主招生絕不是自由招生,因此高校必須積極探索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適合高校自身特點的科學的選拔人才的管理模式,根據創(chuàng)新人才選拔和專業(yè)培養(yǎng)需要,積極探索以統一考試為主、多樣化考試評價和多樣化選拔錄取相結合,學校自主選拔錄取、自我約束、政府宏觀指導,社會有效監(jiān)督的選拔優(yōu)秀創(chuàng)新人才的新機制,以成就擇優(yōu)選拔人才的目標。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G647.3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全愈:明天我們將如何高考[J];基礎教育;2006年10期

2 袁新文;;高考改革面臨時代課題[J];報林;2011年06期

3 王志武;;試論構建我國高考新模式[J];湖北招生考試;2011年24期

4 任東輝;藍欣;;我國高職自主招生改革研究綜述[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1年18期

5 詹國樞;;南科大能建成港科大嗎[J];中國經濟周刊;2011年26期

6 張丹鳳;;2012年招生快訊早知道[J];考試(高考理科版);2011年09期

7 張丹鳳;;2012年招生快訊早知道[J];考試(高考文科版);2011年09期

8 田學和;;新課程高考的選擇性[J];中國考試;2011年07期

9 楊婷婷;;2010年高校自主招生新政[J];黃金時代(學生族);2010年01期

10 李雄鷹;;大學自主招生改革的成效與反思[J];湖北招生考試;2011年2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海峰;;高考改革:公平為首還是效率優(yōu)先?[A];北京論壇(2010)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責任與行動:“變革時代的教育改革與教育研究:責任與未來”教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張亞男;;中國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改革之路[A];第三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馬世曄;馮伯麟;;高考改革社會調查[A];全國教育與心理統計測量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4 程芳;;對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思考[A];第三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公開、公信、公平——從信息公開出發(fā)探討自主招生領域廉政風險防范管理的理論基礎[A];教育系統廉政探索(第四卷)[C];2012年

6 朱杭軍;;高校自主招生的利弊分析[A];招生考試科研論文集[C];2005年

7 錢鐘;;實踐是高考改革的試金石[A];招生考試科研論文集[C];2005年

8 王極盛;;高考成功規(guī)律的探討——論心理素質在高考中的作用[A];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會刊[C];2007年

9 喬麗娟;張景華;余永玲;古光啟;;關于普通高校依法自主招生幾個問題的思考[A];招生考試科研論文集[C];2005年

10 宋愛軍;;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研究——以美、英、德、韓為例[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學術文庫》(中)[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21世紀教育發(fā)展研究院副院長 熊丙奇;確保公正是高考改革的關鍵[N];東方早報;2009年

2 向泓;“校長推薦制”并非高考改革前奏[N];團結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彭德倩;高考改革,如何給教育更大天空?[N];解放日報;2010年

4 記者 張曉晶 仇逸 程義峰 趙仁偉;自主招生何去何從 高考改革走向何方[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5 本報記者 嚴鴻珍;自主招生:高考改革的重要嘗試[N];新華日報;2001年

6 本報記者 豐捷;民間方案探路高考改革[N];光明日報;2009年

7 ;高考改革勿忘“國情約束”[N];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

8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熊丙奇;自主招生可為高考戶籍政策改革試水[N];東方早報;2011年

9 早報評論專欄作者 21世紀教育發(fā)展研究院副院長 熊丙奇;用改革思維推進高考改革實踐[N];東方早報;2009年

10 ;高考改革目標:不再一考定終身[N];遼寧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廖元錫;新課程高考方案及考試大綱對高中科學領域模塊課程實施的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樊本富;中國高校自主招生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3 王海龍;我國高考招生錄取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4 張耀萍;高考形式與內容改革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5 吳根洲;高考效度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6 宋潔絢;基于國家主義的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7 李鳳;高考志愿填報與錄取機制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8 鄭若玲;考試與社會之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9 王后雄;我國高考政策的公平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10 劉清華;高考與學校教育的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蔣秀梅;關于我國高校自主招生問題的研究和思考[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2 趙新亮;利益相關者視角下高考加分政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若松;《中國教育報》高考報道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4 孫香偉;新課程背景下高考地理試題的比較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紅兵;試論我國高考改革的歷史、現狀和發(fā)展前景[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6 李曄;山東省高考改革下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方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孫力;新課標高考地理試題的價值追求及教學啟示[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萍;論普通高招“選拔信息多樣化”[D];河南大學;2006年

9 莊芙蓉;大眾化背景下高考改革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10 董國海;新課程地理高考自選模塊考試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2216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2216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600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