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對當代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0-06-19 12:34
【摘要】: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近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德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實踐家。他在近30年的教育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了適合中國國情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思想。陶行知的道德教育方法,在陶行知的整個道德教育思想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對中國當代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工作也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 陶行知道德教育方法確立的導向是真、善、美,即求真是道德教育目標的核心,求善是道德教育目標的根本,求美是道德教育目標的重點。確立的基礎是實踐出真知。陶行知的道德教育方法體系主要由道德教育方法論、幼兒與家庭的道德教育方法、學生與學校的道德教育方法及成人與社會的道德教育方法四個方面構成。教學做合一是其道德教育的方法論,從小抓起、寬嚴相濟,協(xié)同教育、按照兒童的需要和能力進行道德教育、家庭最重要的教育是“給”的教育、教育孩子自助助人、自立立人是幼兒與家庭的主要道德教育方法。說服教育與遵守規(guī)范合一、知情意合一、師生共學、共事、共修養(yǎng)、自治與民主合一、美育感化構成其學生與學校的道德教育方法。營造良好的學術氣候和藝術氛圍及參加抗戰(zhàn)實踐是成人與社會的主要道德教育方法。陶行知的道德教育方法揭示了道德教育方法的整體性、凸現(xiàn)了道德教育方法的民主性、增強了道德教育方法的實效性。但也存在著如早期道德教育方法中重感性認識輕理性認識、學生自治的局限性及勞動教育的單一性這些消極因素。針對當前高校道德教育方法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如:重顯性,輕隱性、重說教,輕實踐等,如何揚棄陶行知道德教育方法中存在的消極因素,繼承和發(fā)揚其積極因素確實能為當代大學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一些有益啟示:道德教育需要通過校園生活、家庭環(huán)境、大眾傳媒和社會環(huán)境對大學生進行全面滲透,道德教育需要結合社會實踐來增強道德教育的實效性,道德教育需要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并發(fā)揮老師的以身示范作用,道德教育需要通過設立校內(nèi)心理咨詢機構、加強素質(zhì)教育和開設生命教育課程來培養(yǎng)大學生的健全人格。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G641
本文編號:2720800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G641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鄧黎莉;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論對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啟示[D];成都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208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2080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