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課”教學與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G64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素紅;;“兩課”教學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J];云夢學刊;2006年02期
2 陳素紅;;論“兩課”教育在大學生全面發(fā)展中的作用[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3 張靖宇;;新時期“兩課”教師的素質(zhì)面臨的挑戰(zhàn)和對策[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4 汪一江;實施探究性學習 凸顯“兩課”特色[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5 項東;對高!皟烧n”教學工作的幾點思考[J];六安師專學報;1997年03期
6 王遠蓮;堅持德育為主 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J];廣西教育;1997年09期
7 鄭衛(wèi)紅;強化政治課德育功能,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14期
8 宋連利;充分發(fā)揮“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教學的德育功能[J];理論與現(xiàn)代化;2001年05期
9 曹利華;胡曉萍;;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與高校德育績效測評研究[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3年05期
10 譚學峰;增強“兩課”實效性的十大難題(上)[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飛;;青少年德育工作淺談[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下)[C];2007年
2 楊天祥;;德育工作在小學各科中的滲透[A];中國當代教育文集(十二卷)[C];2003年
3 康馨;;溫潤童心插柳成蔭——小學德育工作淺議[A];教育理論研究(第十輯)[C];2019年
4 王偉;;加強改進德育工作 提高學生道德水準[A];基礎(chǔ)教育理論研究論文精選(下)[C];2005年
5 楊偉崗;;弘揚延安革命精神 促進學校德育工作[A];弘揚延安精神 推進德育建設(shè)——云南省第八次用延安精神辦學育人工作經(jīng)驗交流會材料匯編[C];2012年
6 吳存生;;德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靈魂[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7 朱燕剛;;關(guān)于高職院校德育工作創(chuàng)新的淺探[A];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教育——德育論叢(第二輯)[C];2012年
8 鄧清梅;范建華;;青少年創(chuàng)新德育形式的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卷)[C];2017年
9 邱偉光;;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設(shè)的文化理念與價值定位[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設(sh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歐國輝;;弘揚延安革命精神 促進學校德育工作[A];弘揚延安精神 推進德育建設(shè)——云南省第八次用延安精神辦學育人工作經(jīng)驗交流會材料匯編[C];201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湖北省保康縣教育局黨組書記 局長 孫代文;改革,從課堂拓展到教育[N];中國教師報;2019年
2 本報記者 馬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全面提升[N];深圳特區(qū)報;2009年
3 青海民族學院 郭華;加強德育 培養(yǎng)新人[N];青海日報;2001年
4 徐佳敏;德育凝聚力量[N];寧夏日報;2008年
5 記者 周詠南 翁浩浩 嵇哲 余勤;青少年德育重“四風”[N];浙江日報;2012年
6 葛新穎;正確認識德育的重要作用[N];安徽日報;2000年
7 馮玉卿 邵執(zhí)政;把德育放在首位[N];解放軍報;2001年
8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詹萬生;素質(zhì)教育呼喚和諧德育[N];中國教育報;2009年
9 左代瓊;試論高校德育工作的現(xiàn)狀及對策[N];貴州政協(xié)報;2014年
10 通渭縣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 王旭澤;如何構(gòu)建中職學校德育的有效模式[N];甘肅日報;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玉海;論服務(wù)德育[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2 張衛(wèi)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3 顏桂花;高校德育人本化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4 李紹偉;社會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5 崔昆;人本德育的唯物史觀向度[D];蘇州大學;2013年
6 趙祖地;高校德育評估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7 蔣懷柳;論高校德育校本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14年
8 何珊;德育時機論[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趙貴臣;我國大學生資助體系的德育功能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馬千;基于生態(tài)位理論的高校德育績效評價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素紅;“兩課”教學與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2 李君;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牡丹江師范學院;2014年
3 趙偉;青少年“網(wǎng)絡(luò)德育”及其實施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4 李迎果;論新時期高校德育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及思考[D];云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何莎;初中班主任德育功能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6 劉曉莉;高校校園文化德育功能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楊琳;以人為本對高校德育的啟示[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6年
8 蘭寶;大學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4年
9 岳瀅;德育社會生態(tài)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5年
10 張廷義;新時期加強和改進高校德育工作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6610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61046.html